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永康

作品数:39 被引量:80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9篇肿瘤
  • 7篇蛋白
  • 7篇食管
  • 7篇病理
  • 5篇食管鳞癌
  • 5篇鳞癌
  • 5篇病毒
  • 5篇病理学
  • 4篇神经系
  • 4篇神经系统
  • 4篇中枢神经
  • 4篇中枢神经系统
  • 4篇细胞癌
  • 4篇淋巴
  • 4篇免疫
  • 4篇基因
  • 4篇肝细胞
  • 4篇白血
  • 4篇白血病

机构

  • 38篇山东省立医院
  • 11篇山东医科大学
  • 3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大学第二...
  • 2篇山东医学高等...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济南铁路中心...
  • 1篇山东省医学科...
  • 1篇山东省医药生...

作者

  • 39篇王永康
  • 9篇陈景寒
  • 8篇姚苹
  • 8篇杜德利
  • 8篇孟龙
  • 6篇刘静
  • 3篇王金荣
  • 3篇刘莹
  • 2篇赵斌
  • 2篇刘莹
  • 2篇韩秀珍
  • 2篇宋艳艳
  • 2篇常宏
  • 2篇王桂亭
  • 2篇陈立华
  • 2篇靖昌庆
  • 2篇李玉亮
  • 2篇许洪芝
  • 2篇吴泰璜
  • 2篇庄建新

传媒

  • 5篇山东医药
  • 2篇肿瘤防治杂志
  • 2篇中华病理学杂...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2篇国外医学(神...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临床眼科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肿瘤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22
  • 7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 3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2
  • 1篇1988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腺癌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蛋白表达
2006年
[目的]探讨胃腺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histidinetriad,FHIT)基因蛋白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9例胃腺癌组织中FHIT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109例胃腺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阴性表达率为55.96%(61/109),而18例正常胃黏膜组织全部阳性表达。FHIT蛋白低表达率与胃腺癌组织学类型及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而与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器官转移以及患者年龄、性别均无相关性。[结论]FHIT蛋白缺失是胃腺癌中的频发事件,FHIT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可以成为监测胃腺癌的一个新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孙宝泉许洪伟秦成勇薛淑芳王永康刘莹
关键词: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胃肿瘤免疫组织化学
外阴阴道宫颈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学诊断—附10例检查分析被引量:2
1988年
恶性黑色素瘤是妇科罕见的肿瘤。我院自1979年1月至1986年12月,细胞学病理证实为原发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共10例(外阴部2例,阴道6例,宫颈1例,外阴、阴道、宫颈多发1例),占同期检出恶性肿瘤患者的1.585(10/630)。恶性黑色素瘤通过淋巴管或血行转移,局部活检可促进癌瘤扩散,用细胞学行初步筛选可避免局部侵袭所造成的癌瘤扩散,对临床颇有参考价值,本文将细胞学特点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自1979年1月至1986年12月在妇科门诊就诊、临床疑为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常规涂片或印片行细胞学检查,涂片阳性经病理证实为恶性黑色素瘤共10例,患者最小年龄38岁,最大60岁,平均52岁。二、涂片方法及染色:在可疑部位用竹制宫颈刮板轻刮肿瘤隆起表面,将取材均匀涂抹载玻片上,或在破溃处用载玻片直接印片。自然干燥后行本科改良的巴氏染色法。三、细胞学分级:按papanicolaou 5级分类法分级。Ⅰ级正常,Ⅱ级炎症,Ⅲ级可疑恶性,Ⅳ级高度可疑恶性,Ⅴ级典型癌细胞。本文Ⅲ级1例,Ⅳ级3例,Ⅴ级6例。
姜玉菲王永康
关键词: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宫颈阴道恶性黑色素瘤女生殖器外阴细胞浆
影响食管癌病人术后生存期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陈景寒孟龙王永康刘静刘莹张林
关键词:食管癌生存期影响因素
食管鳞癌p53和nm23蛋白联合表达的预后价值被引量:4
1999年
王永康陈景寒杜德利孟龙刘静
关键词:食管鳞癌P53蛋白NM23蛋白预后
电视纵隔镜联合CD_4/CD_8对纵隔结核和结节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联合检测 CD_4/CD_8在纵隔结核病和结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至2005年9月我院单纯纵隔病灶诊断不明行电视纵隔镜检查患者9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对病理证实为结节病、结核病或不典型肉芽肿的患者57例检测 CD_4/CD_8的表达情况。结果纵隔病灶活检确诊为结节病37例,结核病14例,淋巴瘤15例,原因不明的纵隔转移癌18例,无干酪性坏死又无典型结节细胞的肉芽肿6例,疾病确诊率为93.3%(84/90);结节病病灶中CD_4为(65±13)%,CD_8为(9.4±2.6)%,CD_4/CD_8为7.3±1.8;结核病病灶中 CD_4为(41±11)%,CD_8为(11.8±3.4)%,CD_4/CD_8为3.6±1.1,结节病病灶中的 CD_4/CD_8明显高于结核病病灶。如果将 CD_4/CD_8>5作为诊断结节病的标准,则诊断结节病的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0.2%、85.7%和91.9%。本组病例未发生手术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电视纵隔镜检查对诊断纵隔疑难病灶的准确率高,部分病例结合 CD_4/CD_8比值对诊断结核病和结节病有一定价值。
彭忠民刘奇王永康孟龙王磊陈景寒
关键词:纵隔镜检查结核结节病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食管鳞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探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对食管鳞癌术后辅助化疗的影响。方法 :97例食管鳞癌患者根治术后随机分为辅助化疗组 (顺铂加 5-氟脲嘧啶 )和单纯手术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 ,分析肿瘤淋巴细胞浸润与辅助化疗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辅助化疗组 2年、5年生存率 ( 74 0 3%、2 6 9% )低于单纯手术组 ( 82 0 2 %、4 9 6% ,P <0 0 5)。辅助化疗组生存期与肿瘤的生长方式、炎细胞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率和TNM分期有关 (P <0 .0 5)。特别是肿瘤 <3cm、分化程度Ⅰ级、膨胀型生长、无淋巴结转移或Ⅰ +ⅡA期时 ,肿瘤间质常伴有明显炎细胞浸润 ,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患者生存率降低更为明显 (P <0 .0 5)。反之 ,淋巴结转移率 >50 %和Ⅳ期患者肿瘤间质缺乏炎细胞浸润 ,辅助化疗组 2年生存率与单纯手术组比较分别提高于 2 2 2 2 %和 37 50 % (P <0 0 5)。两组其他参数相比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是影响辅助化疗和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
王永康陈景寒刘静孟龙刘吉勇刘莹
关键词:淋巴细胞肿瘤浸润辅助化疗食管肿瘤
肺炎克雷伯杆菌性肺炎致内源性眼内炎1例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女性,70岁。因左眼视力丧失1周,发热2 d,于2020年11月18日于山东省立医院眼科就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出现左眼视力丧失,不伴眼痛,眼痒等症状。2 d前出现体温升高,咳脓血性痰。现眼部出现疼痛。既往Ⅱ型糖尿病病史10余年,现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血糖20 mmol/L左右,药物控制不佳。全身体检:体温39.6℃,心率12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40/70 mmHg,神志清,精神较差。
马玉婷李焕真奚悦马萍邵春红王永康赵苗青姚志刚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杆菌餐后血糖眼痛
狼毒大戟治疗白血病时的毒性作用研究被引量:10
2002年
于勇卢佃华姚苹刘萍王永康崔唏
关键词:狼毒大戟白血病毒性动物模型
p53和nm23联合表达对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探讨p53 和nm23 表达作为食管鳞癌转移标志物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5 例原发性食管鳞癌中p53 和nm23 蛋白表达。结果:63-53 % (54/85) 肿瘤呈p53 阳性表达,p53 阳性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TNM 分期有关(P值均为0-001)。40 %(34/85) 肿瘤为nm23 低表达。nm23 低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有关( P值分别为0-032、0-001、0-001) 。单因素分析显示:p53 和nm23 表达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因素( OR值分别为6-984 和0-087,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nm23 表达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一个独立因素(珘b= - 0-8481 , OR= 0-181, P= 0-0001) 。p53阳性肿瘤具有高度淋巴结转移的倾向(珘b= 0-3150, OR=2-284,P= 0-0565),其它临床病理学参数与淋巴结转移之间未见明显关系(P> 0-05) 。p53 和nm23 异常表达之间呈负相关(rs= - 0-3849 ,P= 0-0003),在促进肿瘤的进展和转移过程中起联合作用。结论:p53 和nm23 联合表达对判断食管鳞癌患者?
王永康陈景寒孟龙杜德利刘静
关键词: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P53基因NM23基因
亚急性或慢性海绵样脑病的基因及免疫学诊断被引量:3
1998年
亚急性或慢性海绵样脑病的基因及免疫学诊断王永康姚苹作者单位:250021济南,山东省立医院病理科(王永康);山东医科大学病毒学研究室(姚苹)亚急性或慢性海绵样脑病(subacuteorchronicspongiformencephalopathies...
王永康姚苹
关键词:基因诊断免疫学诊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