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本坚
- 作品数:19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市市立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EPIA法在治疗浓度监测中的应用
- 1998年
- 石杰王本坚张新惠
- 关键词:给药方案治疗药物监测苯妥英钠谷浓度茶碱
- 三七总皂苷对CYP450的影响及药物相互作用预测被引量:13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三七总皂苷(血塞通)对肝微粒体CYP450酶不同亚型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其在肝脏的代谢特点并据此对该药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安全性进行预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检测肝药酶CYP1A2和CYP3A4的专属探针药物咖啡因、氨苯砜的原型浓度,采用原型药物减少初始速率测定法考察其体外代谢变化情况,从而评价三七总皂苷对CYP1A2、CYP3A4的诱导或抑制作用。结果:三七总皂苷对肝药酶CYP1A2有诱导作用,而对CYP3A4无影响。结论:三七总皂苷对CYP450。不同亚型酶的影响不同。在临床应用时,尤其是与CYP1A2代谢有关的药物合用时,应充分考虑到这种影响,以避免潜在的毒性或不良反应。
- 石杰陈安进张芳王本坚
- 关键词:三七总皂苷CYP1A2CYP3A4咖啡因氨苯砜
- 谷维素的临床新用途被引量:9
- 2004年
- 王本坚王保林姜新道
- 关键词:谷维素心律失常糖尿病高血脂消化性溃疡药物新用
-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分析
- 2003年
- 目的 了解肺炎克雷伯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将临床标本分离的238株肺炎克雷伯菌,采用BioMerieuxATB全自动鉴定及药敏测试仪、K-B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结果 药敏试验表明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现象严重,特别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株更加严重。结论 临床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需根据细菌的药敏试验结果。
- 冯学华赵吉光王本坚姜新道
- 关键词: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Β-内酰胺酶
- 溶血对FPIA法血药浓度测定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王本坚石杰于宝东
- 关键词:血药浓度FPIA法荧光偏振荧光分子血药浓度监测
- 28例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首诊误诊分析
- 2004年
- 王宝林王本坚
- 关键词:老年人蛛网膜下腔出血误诊SAH神经科急症
- 浅谈双向核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双向核对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时,均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的基础上实施双向核对。将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患者进行各项操作时,均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比较两组因身份识别错误导致差错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因身份识别错误导致差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双向核对,可保证临床护理工作的准确执行,有效避免护理差错的发生,保障了护理质量的安全。
- 于秀芹王波范天利王本坚
- 关键词:护理工作护理质量安全管理
- 母婴保健药盒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母婴保健药盒,包括一具有内腔的盒体及与盒体配合的盒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盒盖的顶部设置标签粘贴区,在盒体的顶部,围绕盒口的外表面上设有阻挡台阶,所述阻挡台阶与盒盖的底部扣合连接。设置的阻挡台阶增强了药盒...
- 李志平王本坚王黎
- 文献传递
- 血塞通及川芎嗪对细胞色素P450不同亚型代谢酶影响的研究被引量:20
- 2008年
- 目的研究血塞通和川芎秦对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统不同亚型的影响,预测它们之间及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研究CYP450亚型CYP1A2、CYP3A4的专属探针药物咖啡因、氨苯砜的体外代谢变化,评价血塞通和川芎秦对这两个酶的诱导或抑制作用。结果对照组、血塞通组和川芎嗪组中咖啡因和氨苯砜的浓度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塞通组探针药物咖啡因体外半衰期明显短于对照组〔(19.24±2.37)min比(25.15±2.02)min,P<0.01〕,川芎嗪组咖啡因体外半衰期〔(27.67±4.64)min〕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说明血塞通对肝药酶CYP1A2有诱导作用,而对CYP3A4无影响;血塞通组和川芎嗪组探针药物氨苯砜体外半衰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6.29±2.94)min、(15.16±1.67)min比(16.16±1.51)min,P均>0.05〕,说明川芎嗪对肝药酶CYP1A2和CYP3A4均无影响。结论药物对CYP450各亚型酶的影响不同。血塞通在同CYP1A2代谢相关的药物合用时,应充分考虑其对CYP1A2的影响,以避免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或不良反应。
- 石杰陈安进张芳王本坚
- 关键词:细胞色素P450肝微粒体血塞通川芎嗪氨苯砜
- D-聚甘酯抗凝活性与凝血因子Ⅹ/Ⅱ灭活度比值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通过探索D-聚甘酯抗凝活性与Ⅹ/Ⅱ因子灭活度比值的相关性,推断其可能的抗凝抗栓机制,为临床更加合理应用该药提供参考。方法设4个不同D.聚甘酯剂量组以及空白、肝素钠2个对照组,每组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以及Ⅱ因子、Ⅹ因子的活性,并计算Ⅹ/Ⅱ的灭活度比值。结果在50-150μg·mL-1内,随着D-聚甘酯浓度的增加,其抗凝活性增强,Ⅹ/Ⅱ因子灭活度比值升高。结论D-聚甘酯在发挥抗凝活性时,可能的机制是以灭活凝血酶活性为主,而不是以抑制凝血酶原产生为主。
- 石杰陈安进姜新道张新惠王本坚
- 关键词:D-聚甘酯抗凝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