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曾礼

作品数:182 被引量:1,256H指数:1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2篇细胞
  • 52篇哮喘
  • 30篇支气管
  • 29篇气道
  • 26篇气管
  • 21篇支气管哮喘
  • 19篇炎症
  • 17篇肿瘤
  • 17篇慢性
  • 16篇蛋白
  • 16篇受体
  • 14篇道炎症
  • 14篇气道炎症
  • 14篇阻塞性
  • 14篇肺疾病
  • 13篇慢性阻塞性
  • 13篇肺癌
  • 12篇凋亡
  • 12篇外周
  • 12篇外周血

机构

  • 76篇四川大学华西...
  • 62篇华西医科大学...
  • 31篇华西医科大学
  • 10篇四川省人民医...
  • 9篇军事医学科学...
  • 8篇北京协和医院
  • 8篇华西医科大学...
  • 6篇泸州医学院附...
  • 5篇昆明医学院第...
  • 5篇北京肿瘤医院
  • 4篇南京大学医学...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北京大学肿瘤...
  • 3篇四川省医学科...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四川省肿瘤医...
  • 2篇成都市第一人...

作者

  • 181篇王曾礼
  • 39篇刘春涛
  • 17篇罗凤鸣
  • 12篇谢敏
  • 12篇王刚
  • 11篇董碧蓉
  • 11篇刘小菁
  • 10篇朱元珏
  • 10篇袁益明
  • 9篇刘元林
  • 9篇张毅
  • 8篇王文志
  • 8篇龙怀聪
  • 8篇周贤梅
  • 8篇王洁
  • 7篇刘叙仪
  • 7篇蒋薇
  • 6篇章晓红
  • 6篇范贤明
  • 6篇肖邦榕

传媒

  • 36篇中华结核和呼...
  • 16篇中华内科杂志
  • 13篇华西医讯
  • 13篇中国呼吸与危...
  • 11篇华西医学
  • 10篇国外医学(呼...
  • 10篇国外医学(内...
  • 10篇华西医科大学...
  • 6篇四川医学
  • 6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处方药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新医学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昆明医学院学...
  • 2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江苏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4篇2007
  • 4篇2006
  • 14篇2005
  • 16篇2004
  • 16篇2003
  • 24篇2002
  • 14篇2001
  • 12篇2000
  • 12篇1999
  • 8篇1998
  • 10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4篇1993
  • 4篇1992
18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肿瘤坏死因子在危重病中的作用
1991年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一种多肽,目前认为能参与多种生理与免疫过程。远在19世纪即已观察到肿瘤有自发性坏死与退化现象,尤当细菌感染时,体内肿瘤可自然消退,推测细菌或其产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并认为此种作用可能是通过细菌或其产物刺激体内某些细胞因子所致。迄至1962年首次证实,经内毒素处理的鼠血清中含有一种能促使肿瘤坏死的成份。
王曾礼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危重病内毒素休克单核巨噬细胞凝血活性
哮喘患者诱导痰CC16mRNA的表达及意义
章晓红罗凤鸣王文志董芸王曾礼王建东刘春涛陈友岱周平胡卫建
“哮喘患者诱导痰CC16mRNA的表达及意义”是四川省卫生厅2001年课题,编号:010081。该项目旨在寻找特异而敏感的反应哮喘气道炎症的临床生物学指标。该项目认为诱导痰CC16mRNA具有气道上皮(clara)细胞特...
关键词:
关键词:哮喘患者
肺癌患者的血浆、胸水纤溶活性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研究纤溶活性在肺癌扩散中的影响。方法 检测 2 9例肺癌患者、2 1例良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浆、胸液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 ( t- PA)、纤溶酶原活化抑制因子 ( PAI- 1)的活性。结果 肺癌组血浆、胸液中 t- PA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 P<0 .0 5 ) ,而 PAI- 1活性则与对照组相似 ( P>0 .0 5 )。结论 肺癌患者的纤溶失衡与其远处转移可能有一定关系。
谢敏李少娅任敏王曾礼
关键词:肺肿瘤胸水血浆
心脏病患者的性生活问题
2002年
性交活动相当于轻至中等度的日常活动。在冠心病患者 ,性交可能成为心肌梗死的诱发因素。多种心血管病治疗药物可引起性功能障碍 ,且较为常见。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如西地那非可使全身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 ,其体内清除时间又可因服用其它心血管病药物而延迟 ,在服用心血管病药物的患者 ,应减少西地那非的剂量。医生应关注冠心病患者的性生活问题并给予指导。
姚素波高月娥王曾礼
关键词:冠心病心肌缺血性生活西地那非性功能障碍
肺癌组织及支气管冲洗液中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探讨端粒酶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银染 - TRAP法检测经纤支镜活检的30例肺组织及其相应支气管冲洗液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30例疑诊为肺癌患者的活检肺组织 ,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肺癌的有 2 3例 ,经支气管冲洗液细胞学检查证实为肺癌有 5例 ,其中 2例病理学与细胞学检查均为阳性。在确诊为肺癌的 2 6例患者中 ,有 2 2例活检肺癌组织的端粒酶表达阳性 ,有 12例支气管冲洗液的端粒酶表达阳性。疑诊为肺癌患者活检肺组织经检测端粒酶活性诊断肺癌的敏感性 (84.6 2 % )与病理学检查 (88.46 % )相似 (P>0 .0 5 ) ;支气管冲洗液经检测端粒酶活性诊断肺癌的敏感性 (4 6 .15 % )高于细胞学检查 (19.2 3% ) (P<0 .0 5 )。经病理与细胞学检查排除肺癌的 4例患者活检肺组织及支气管冲洗液中 ,除 1例活检肺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外 ,余均为阴性。
毛辉罗凤鸣刘春涛王曾礼李佳琦
关键词:肺癌支气管冲洗液端粒酶活性
β_2肾上腺素受体多肽16位基因型与夜间哮喘表现型的关系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探讨 β2 肾上腺素受体 (β2 AR) 16、2 7位基因多态性与夜间哮喘表现型的关系。方法 以最大呼气流速 (PEFR)为标准 ,将 4 9例哮喘患者分为夜间哮喘组 (2 5例 )和非夜间哮喘组 (2 4例 )。用 PCR产物直接测序确定 β2 AR16、2 7位基因型分布 ,以及分析两个位点各种基因型与两组病例 PEFR、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FEV1 )以及用药情况之间的关系。结果 以 PEFR为标准 ,夜间哮喘组 PEFR在夜间平均下降 33.6 % ,非夜间哮喘组下降 7.0 % ,二者差异显著 (P<0 .0 0 1)。夜间哮喘组和非夜间哮喘组 (白天 )基础 FEV1 分别为 73.7%和 85 .8% ,也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1)。 Gly16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夜间哮喘组 5 6 .0 %明显较非夜间哮喘组 2 2 .9%高 (P<0 .0 5 ) ,Gly16集中分布于夜间哮喘组。 2 7位点的多态性在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β2 AR Gly16基因型与夜间哮喘可能有关系。
戴路明王曾礼张亚平刘凌方利州张剑青
关键词:夜间哮喘基因型表现型
哮喘大鼠模型肺组织平滑肌肌动蛋白-αmRNA的表达被引量:7
2003年
目的 探讨平滑肌肌动蛋白 (SMA) -α m RNA的表达 ,以了解其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以卵蛋白雾化复制哮喘模型 ,在激发后 3d、1周及 2周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肺部α- SMA m RNA表达 ,同时用图象分析法测量大鼠气道形态学参数。结果 大鼠哮喘激发后 2周开始出现气道平滑肌肌层增厚 ,而α-SMA m RNA在哮喘激发 1周表达升高 ,2周后更加明显 ,α- SMA m RNA表达与气道平滑肌肌层增厚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哮喘气道重构中既有气道平滑肌的增生肥大 。
吴昭萍罗凤鸣王曾礼刘小菁刘春涛王文志章小红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肺泡巨噬细胞的抗肿瘤功能被引量:1
1991年
肺泡巨噬细胞(PAM)是肺部重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多种生物反应调变物,如细菌脂多糖、BCG、C-反应蛋白、胞壁酰双肽等均能刺激PAM 表现抗肿瘤活性.活化的PAM 具有细胞毒功能,可分泌抗肿瘤介质如氧毒性产物、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以及介导ADCC 活性.PAM 对NK 细胞、LAK 细胞的活性亦有调节作用。
刘春涛王曾礼
关键词:肺泡巨噬细胞细胞毒肿瘤免疫
抗胆碱药——COPD的一线用药被引量:1
2004年
每到冬春季节,医院呼吸科都会住满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患者,他们在“急性发作期”来了,治疗缓解后又出院,下一次发作又急急地住了进来。一次又一次、年复一年、周而复始,他们从单纯型慢支发展到合并肺气肿,再到肺心病、呼衰、心衰、肺性脑病……专家说:在疾病最初阶段,COPD像是一个“沉默的杀手”,不易被诊断,每每是发展至中度或重度时才被临床识别。疾病早期因症状不被重视而漏诊现象在发达国家也相当普遍,人们担心目前COPD的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被低估了。据WHO估计,目前COPD在常见的病死原因中排第6位,到2020年将可能跃居第3位。由COPD漫长病程及致残所引起社会经济负担日益加重的现象尤令人关注。目前COPD已成为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想着COPD患者费劲儿地呼——吸,慢慢地开始有了喘息,而后有了紫绀,呼吸越来越弱……想着我们在每一个清晨打开窗呼吸的欣快感,我们不禁寄望:让所有人都能打开呼吸那扇窗!
王曾礼
关键词:抗胆碱药COPD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气肿气流阻塞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胶原成份改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7
1995年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III型前胶原肽(PIIIP)、透明质酸(HA)及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水平。结果表明,COPD患者血清PIIIP、HA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浆Fn则显著降低,提示PIIIP、HA及Fn在COPD患者的致肺纤维化中具有一定作用,是反映COPD肺纤维化倾向的一种敏感指标,对判断预后具有临床意义。
董碧蓉周静王曾礼
关键词:阻塞性肺疾病前胶原肽透明质酸胶原
共1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