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煤层气
  • 3篇煤田
  • 1篇等温吸附
  • 1篇断块
  • 1篇断块运动
  • 1篇压汞
  • 1篇岩浆
  • 1篇岩浆活动
  • 1篇岩系
  • 1篇样式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永城矿区
  • 1篇主控因素
  • 1篇主控因素分析
  • 1篇褶皱
  • 1篇吸附性
  • 1篇煤层
  • 1篇煤层赋存
  • 1篇煤层赋存特征
  • 1篇煤岩

机构

  • 6篇河南省地质矿...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6篇王昆
  • 4篇许亚坤
  • 2篇冯斌
  • 2篇赵明珍
  • 2篇李文前
  • 2篇郭新体
  • 2篇张鹏
  • 1篇苗书雷
  • 1篇黄婷
  • 1篇方忆刚
  • 1篇于涛

传媒

  • 1篇中国煤炭
  • 1篇煤炭技术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中国矿业
  • 1篇煤炭科学技术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的煤层气含量预测被引量:9
2016年
含气量是煤层气选区评价、储量计算和影响井产能的重要参数。基于沁水盆地郑庄区块10口煤层气井含气量的测试结果,应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结合主要影响因素,探讨各因素对含气量的影响关系,建立了含气量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
张鹏王昆于涛赵明珍
关键词:煤层气
永夏煤田断块运动与构造特征的形成被引量:3
2015年
从聚煤期构造的活动特点出发,结合河南省东部永夏煤田的主要构造特征,初步探讨了区内的断块运动,指出研究区是基底断块控制盖层构造形态的典型例子,区内普遍存在"反相"褶皱是由于地史时期永夏煤田各断块的相对升降运动在发生着反复变化。由于基底断裂及石炭二叠纪沉积期同沉积断裂的存在,再加上燕山运动及其以后的构造应力场,共同导致了永夏煤田现今构造形迹的形成。
王昆许亚坤方忆刚
关键词:断块运动
豫东地区上古生界含煤岩系构造-岩浆控煤作用样式被引量:4
2014年
豫东地区广泛发育上古生界含煤岩系。利用钻井、测井和地震剖面资料,区域研究和局部典型解剖相结合,通过豫东地区褶皱、断裂和岩浆活动对煤层赋存状态的影响研究,建立了构造-岩浆控煤作用模式。豫东地区发育4大类13亚类构造-岩浆控煤样式。大型褶皱隆起和坳陷边界断裂控制了富煤带的发育,坳陷内部褶皱和断裂控制了煤层的赋存状态。同沉积背斜造成煤系地层向轴部抬升变浅和厚度减薄,同沉积向斜轴部煤层埋深增大,反相褶皱对煤层埋深、厚度有较大影响。后期活动断裂未对煤层厚度和形态造成影响,仅造成下降盘煤层埋深增大,反转构造影响到煤层埋深变化或抬升剥蚀。岩浆活动是造成煤层吞噬和变质程度增高的主要原因。
李文前郭新体王昆黄婷许亚坤赵明珍
关键词:构造-岩浆活动含煤岩系
永城矿区煤层气主控因素分析及含气量预测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为了定量研究煤层含气量,以永城矿区马桥北马庄详查区二2煤层为研究对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该区煤层气的控气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优选出了4个影响煤层含气量的因素作为指标体系,基于灰色多变量静态模型GM(1,4)建立了符合该矿区煤层气含量预测模型,并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际值的绝对误差为-1.06~1.62 m L/g,同时利用构建的数学模型对区内另外3个钻孔的煤层含气量进行了预测,绝对误差为-1.29~0.97 m L/g,其误差较小,且明显优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预测模型的准确性,为该区深部以及未知区域的煤层气含气量预测奠定了基础。
许亚坤王昆张鹏
关键词:煤层气含气量
河南胡襄煤田煤层赋存特征及控气因素被引量:5
2014年
以河南胡襄煤田为研究区,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探讨了煤层厚度、煤层埋深、上覆基岩厚度、地质构造、顶底板岩性以及变质程度等因素对煤层气富集的控制作用.通过数理统计方法,得出了煤层厚度、埋深、上覆基岩厚度与煤层含气量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层厚度的增加,含气量有着增大的趋势,两者之间具有线性正相关关系;随着埋深和上覆基岩厚度的增加,含气量都有着先快速增大而后缓慢增大的趋势,且具有对数正相关关系;煤变质程度是二1煤层和二2煤层含气量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且含气量随Ro,max的增加而增大;次级褶曲向斜翼部和背斜轴部富气,且向抬升区域运移;断层或煤层露头线附近,含气量较小;断层的上升盘含气量明显小于下降盘;断层尖灭端附近,含气量大;煤层顶底板岩性对含气量有一定的影响.
李文前王昆许亚坤冯斌
关键词:煤层气赋存特征
河南省胡襄煤田煤的吸附性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胡襄煤田煤对CH_4吸附性及影响因素,对所采集煤样进行了等温吸附实验和压汞实验,研究了煤的吸附性及温度、压力、水分和灰分等因素对煤的吸附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胡襄煤田煤的吸附量开始随压力(0~1.5 MPa)的增加呈线性增大,之后(1.5~2.63 MPa)增大趋势减缓,增至2.63 MPa时,达到饱和吸附量的一半左右,在10 MPa左右时,吸附量趋于饱和;煤的吸附量较大,Langmuir体积VL为18.30~29.96 cm^3/g;煤样以过渡孔最发育,其次为微孔和大孔,中孔相对最不发育,因此胡襄煤田煤的吸附量较大;水分对煤的吸附性影响较弱,而灰分的影响相对显著。
冯斌郭新体王昆苗书雷
关键词:吸附性压汞等温吸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