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2H指数:1
- 供职机构: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误诊为伤寒的病例分析
- 1999年
- 1 病例患者女,25岁,因畏寒,发热20多天疑诊伤寒收住我科。自述20多天前因受凉后出现咽痛及全身酸痛,最初在厂医务室诊断为“上感”给口服感冒药及肌注青霉素后,发热依然不退,测体温达39—40℃,每日均以午后发热较明显,并伴乏力。恶心,轻咳,无咯血及胸痛无腹痛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病以来感乏力,食欲减退。一直在医务室肌注青霉素治疗,因持续发热不退,症状无缓解而来我科门诊就诊,疑诊“伤寒”收住院。入院时查体温39.
- 王新华周安婵吴亚丽罗亚文罗庆芳
- 关键词:白血病误诊伤寒
- 重症肝炎血浆交换的护理
- 1999年
- 罗庆芳周安婵杨福秀王新华
- 关键词:肝炎血浆交换护理
- 甘利欣注射液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42例疗效分析
- 1998年
- 李佳龙骏王新华吴亚丽
- 关键词:慢性肝炎转氨酶甘利欣
- 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几个重要环节的护理
- 1998年
- 王新华吴亚丽周安婵罗庆芳杨福秀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护理
- 病毒性肝炎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临床意义
- 1999年
- 目的:探讨各型病毒性肝炎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仪器选用美国Coulter-JT型全血细胞计数仪;结果:RDW在急性肝炎组为13.8±2.8,慢性轻型肝炎组为14.2±3.0,慢性中型肝炎组为17.0±5.7,慢性重型肝炎组为24.8±3.4,肝硬化组为20.3±3.6,分别与对照组13.9±2.7相比,除急性肝炎组、慢性轻型肝炎组P>0.05外,其它各组P值均<0.01,RDW与血清白蛋白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0.966)。重型肝炎存活病例RDW平均值为19.2±3.4。重型肝炎死亡病例RDW平均值为24.8±4.6,两组相比较P<0.01。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RDW的改变可以反映肝病病情及肝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
- 邱隆敏杨福秀龙骏王新华
- 关键词:病毒性肝炎红细胞体积
- 疗尔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0例疗效观察
- 2000年
- 目的 探讨疗尔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 统计分析 12 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例 ,设立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其疗效进行x2 检验。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 91 6 6 % ,显著高于对照组 35 % (P <0 0 5 ) ,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易出现反跳现象 ,高达 48 33% ,而观察组无 1例出现。 (P <0 0 0 1)且观察组与对照组ALT平均复常时间分别为11 4± 3.5 6d ,2 1.2 0± 2 .1d ,ALT复常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疗尔健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高、疗程短、无反跳现象。
- 肖寒但家立龙骏王新华
- 关键词:疗尔健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药物疗法
- 亚急性重症肝炎主要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探讨
- 2001年
- 吴亚丽罗庆芳王新华邱廷凤
- 关键词:亚急性重症肝炎护理护理措施焦虑食欲不振皮肤瘙痒
- PTA测定、B超检查在肝炎及肝硬化中临床意义被引量:1
- 1998年
- 目的:为进一步搞清肝炎,肝硬化在治疗过程中某些变化规律。方法:对72例急性,慢性及重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病人进行“B”超检查,测定脾、门静脉主干内径,同时对这72例病人做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的测定。结果:在各型肝炎症状明显期门静脉(PV)主干内径增宽,恢复期缩小,其变化规律与谷丙转氨酶(ALT)波动基本一致,而脾静脉(SV)内径改变仅在肝硬化患者为明显。PTA在重症肝炎者明显异常、对预后有提示作用。PTA变化程度与总胆红素(TB)上升呈正相关。结论:PV内径缩小及ALT下降,表明肝炎有所恢复。PTA下降程度反映肝炎严重程度,PTA<0.40者。
- 苏毅龙骏胡平王新华
- 关键词:B超检查肝硬化病毒性肝炎凝血酶原活动度
- 重症肝炎血浆交换的护理被引量:1
- 1999年
- 目前,临床上对重症肝炎尚无根治方法,死亡率较高。我科自1997年引进血浆交换技术,在保肝、降酶、退黄、促进肝细胞生长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3例重肝病人(1例亚重肝,2例慢重肝)采用血浆交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康复效果。1临床资料1997年~1998年我科...
- 罗庆芳周安婵杨福秀王新华
- 关键词:重症肝炎血浆交换护理措施肝细胞凝血机制
- 钼靶软X线摄片74例乳腺癌的诊断报道
- 1998年
- 黄继林王新华彭汝模
- 关键词:乳腺癌钼靶软X线X线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