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华

作品数:86 被引量:508H指数:11
供职机构:江苏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9篇经济管理
  • 2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9篇制造业
  • 19篇长三角
  • 13篇同构
  • 10篇制造业同构
  • 9篇衔接
  • 7篇本科
  • 7篇长三角制造业
  • 6篇民营
  • 6篇教育
  • 5篇职业教育
  • 5篇中职
  • 5篇绩效
  • 4篇应用型本科
  • 4篇结构趋同
  • 4篇劳动力
  • 3篇大学生
  • 3篇代职
  • 3篇低碳
  • 3篇职教
  • 3篇实证

机构

  • 44篇江苏理工学院
  • 24篇江苏技术师范...
  • 22篇南京航空航天...
  • 2篇江苏科技大学
  • 2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包头职业技术...
  • 1篇江苏大学
  • 1篇江苏省教育科...
  • 1篇上海大学
  • 1篇广西外国语学...
  • 1篇石家庄市供电...
  • 1篇常州幼儿师范...
  • 1篇常州市高级职...

作者

  • 82篇王志华
  • 20篇陈圻
  • 9篇陆玉梅
  • 8篇谢忠秋
  • 7篇陈晓雪
  • 6篇刘彬
  • 5篇刘东皇
  • 5篇高杰
  • 4篇董存田
  • 4篇李夏玲
  • 4篇焦海霞
  • 4篇雷卫宁
  • 4篇葛宏伟
  • 3篇贝绍轶
  • 3篇王建华
  • 3篇郑宝华
  • 2篇田真平
  • 2篇高鹏
  • 2篇袁奋强
  • 2篇叶霞

传媒

  • 6篇工业技术经济
  • 6篇江苏技术师范...
  • 4篇统计与决策
  • 4篇职业教育研究
  • 3篇经济问题
  • 3篇生态经济
  • 3篇产业经济研究
  • 2篇商业时代
  • 2篇现代经济探讨
  • 2篇职业技术教育
  • 2篇企业经济
  • 2篇技术与创新管...
  • 2篇当代经济管理
  • 2篇江苏教育(职...
  • 2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科技论坛
  • 1篇教育与职业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中国职业技术...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年份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7
  • 10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10篇2006
  • 3篇2005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工业低碳化发展的情景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本文在简单回顾江苏低碳经济研究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江苏工业低碳化发展的3个阶段;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的相关方法,估算了1986~2009年江苏工业的碳排放量和排放强度。结果表明,江苏工业碳排放量呈指数形式增长,而碳排放强度呈对数形式下降;基于对各种可能的工业增长速度和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的设定,对江苏工业低碳化的情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到2020年,江苏应当选择工业增长保持在12%左右,碳排放强度下降速度保持在7%左右的工业低碳化发展路径。为保证这一排放情景的实现,就必须推进能源效率提高、加快工业结构升级和加强重点行业管理。
王志华陈晓雪陆玉梅
关键词:低碳情景分析
苏、锡、常、通民营企业竞争力比较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在合理选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苏州、无锡、常州和南通民营企业的竞争力进行评价。依据评价结果,提出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陈晓雪谢忠秋王志华
关键词:民营企业竞争力
苏南民营优势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研究——基于常州五大优势产业经验数据的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构建了苏南民营五大优势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选择了评价方法,以常州经验数据为例,评价了苏南民营五大优势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水平,旨在为苏南及其他地区民营优势产业实现持续发展和高效运行提供借鉴。
陈晓雪王志华
关键词:循环经济
卓越职教师资“六·三”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以江苏理工学院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职教师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推进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江苏理工学院构建了卓越职教师资"六·三"培养体系,即"三特"逐层递进的办学理念、"三性"和谐统一的培养原则、"三能"兼具的卓越职教师资、"三证书"缺一不可的毕业制度、校企校"三元"协同育人的培养路径、"三基地"有力支撑的环境条件。"六·三"培养体系实施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形成一批优质的职教师资教学资源与成果。
葛宏伟王志华
关键词:师范教育现代职教
长三角制造业结构高级化与同构的关系分析被引量:18
2006年
依据制造业结构高级化的三种基本表现形式,本文对长三角制造业进行了分类。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分别计算了不同分类条件下制造业的同构度。同时,测度了长三角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对同构与高级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制造业结构上的趋同与该地区制造业结构高级化有一定的正向关系。
王志华陈圻
关键词:长三角制造业高级化同构
南京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行业选择被引量:4
2005年
本文界定了先进制造业的概念,构建了发展先进制造业行业选择的指标体系,并利用客观赋权的多目标决策方法,选择出了南京发展先进制造业的行业。
王志华陈圻
关键词:先进制造业多目标
长江三角洲地区IT产业集群内比较优势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刘彬陈圻王志华
关键词:区域竞争力制造业转移新型工业化长三角经济学家
产业结构升级对全要素生产率变动的贡献研究——以苏、粤、闽1978~2013年的面板数据为例被引量:6
2016年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如果经济增长主要由劳动力和资本增长推动,经济增长率就难以维持,只有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才能突破资本深化的限制,维持人均产出增长,本文试图从新的视角选取合适的指标研究产业结构升级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基于数据的可得性以及选择样本的代表性,本文以苏、闽、粤为样本分析产业结构变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产业升级能够解释一部分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而第二产业比重的变化对全要素生产率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第一、第三产业比重变化的影响是不显著的。总体来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解释力是比较弱的,只能解释13.22%。
朱旭强王志华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产业结构资本存量面板数据
长三角制造业高技术化与高技术产业同构的关系探析被引量:6
2006年
以1995~2002年的统计数据为基础,测度了长三角制造业高技术化水平,同时利用结构重合度指数计算了长三角高技术产业的同构度。经过单位根检验后,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同归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制造业的高技术化,长三角内高技术产业的同构度在下降,表现出了结构上的趋异。
王志华陈圻
关键词:制造业高技术产业高技术化同构
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与竞争绩效被引量:52
2005年
Under the condition of subdivision of area and industry,manufacturing structural convergence in Delta Area of ChangJiang River was measured.Competitive performance of manufacturing in this Area was examined.Causes of occurrence of high convergence and high increase of manufacturing were analysed.The scientific attitude to structural convergence was pointed.
王志华陈圻
关键词:制造业竞争绩效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