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德水

作品数:20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309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心肌
  • 11篇心肌梗死
  • 11篇梗死
  • 10篇急性心肌梗死
  • 6篇心肌梗死患者
  • 5篇预后
  • 5篇急性心肌梗死...
  • 4篇动脉
  • 4篇衰竭
  • 4篇近期预后
  • 3篇心脉
  • 3篇心脉隆注射液
  • 3篇缺血
  • 3篇缺血后
  • 3篇缺血后处理
  • 3篇注射液
  • 3篇脑钠肽
  • 3篇充血性
  • 2篇蛋白
  • 2篇蛋白水平

机构

  • 14篇解放军第30...
  • 7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军区总医...
  • 1篇宁夏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作者

  • 20篇王德水
  • 10篇王洪叶
  • 10篇肖军
  • 9篇唐发宽
  • 6篇布伦
  • 5篇赵玉生
  • 5篇华宁
  • 4篇季春燕
  • 4篇杨爽
  • 3篇唐雪正
  • 3篇陈小刚
  • 3篇张伟
  • 3篇李晓英
  • 3篇张闯
  • 2篇郭惠
  • 2篇王佳兴
  • 2篇裴志勇
  • 2篇郭奉洁
  • 2篇陆宏
  • 2篇杨庭树

传媒

  • 3篇中华老年多器...
  • 2篇中华保健医学...
  • 2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心血管康复医...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世界中西医结...
  • 1篇第17届全军...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8
  • 2篇2007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现状调查及近期预后多因素分析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伴随疾病、首发症状、生命体征、实验室指标、治疗、并发症及30天病死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30天心性死亡的相关因素等,了解各年龄段急性心肌梗死住院...
王德水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预后因素
文献传递
贝那普利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联合环磷腺苷葡胺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243例CHF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常规治疗)、治疗1组(8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贝那普利)、治疗2组(82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贝那普利和环磷腺苷葡胺)。疗程为14d。分别于用药前及给药14 d后测定血浆B型利钠肽(BNP)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及心脏指数(C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LVEF、FS、CI显著改善(P均<0.05),血浆BNP浓度显著降低(P<0.05),治疗2组与治疗1组相比血浆BNP浓度进一步降低(P<0.05),心功能无进一步改善。结论:贝那普利可改善CHF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浓度,联合环磷腺苷葡胺能进一步降低血浆BNP浓度,治疗CHF疗效显著。
张闯唐雪正唐发宽华宁张同欣王德水齐帜
关键词:贝那普利葡甲胺利钠肽心力衰竭充血性
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BNP)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11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59例,对照组53例。两组均按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进行处置,对照组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抗凝、降脂、降压、扩张冠状动脉等方面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脉隆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使用5d。将两组患者的血BNP浓度及预后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即刻血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5天试验组血BN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2%)明显低于对照组(28%)(P<0.05),试验组心力衰竭4例(7%)、梗死后心绞痛2例(3%),与对照组分项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心脉隆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的浓度,有效减少住院期间心脏事件的发生。
肖军唐发宽王洪叶布伦王德水郭惠
关键词:心脉隆注射液急性心肌梗死脑钠肽
早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在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价值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评价早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在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抢救中的价值。方法根据是否早期应用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将112例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分为早期机械通气组(36例)和常规机械通气组(76例),比较2组患者血脑钠尿肽值、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病死率。结果与常规机械通气组比较,早期机械通气组症状缓解时间快[(4.3±1.1)h vs(7.3±2.1)h,P<0.01)],机械通气时间短[(66.4±12.4)h vs(78.3±15.6)h,P<0.01)],入院7d血脑钠尿肽浓度低[(452±112)ng/L vs(634±232)ng/L,P<0.01)],住院时间短[(15.3±5.1)d vs(21.1±7.1)d,P<0.01)],住院期间病死率低(8.3%vs 27.6%,P<0.05)。结论早期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能较快缓解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机械通气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期间病死率。
肖军王洪叶王德水张伟陶耀兵杨爽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机械通气气管插管
血红蛋白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研究进展
2007年
急性冠脉综合征在老年人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低血红蛋白被认为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独立和强有力的危险因子。低血红蛋白可以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的加重,通过降低缺血心肌血液的氧含量,提高心肌耗氧量等途径。目前针对其治疗主要集中在输血治疗方面,而在药物治疗方面尚无明确研究资料。
王德水赵玉生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红蛋白预后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变化趋势与IABP球囊导管撤除时机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脑钠肽(BNP)变化趋势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辅助治疗球囊导管撤除时机的关系。方法纳入89例急性心肌梗死并行IABP辅助治疗的患者,根据IABP球囊导管撤除时患者所处的血BNP变化趋势,将患者分为BNP上升段组(n=35)及BNP下降段组(n=54),比较两组患者病情好转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与BNP上升段组比较,BNP下降段组病情好转率高(92.6%vs.57.1%,P<0.01)、病死率低(3.7%vs.20%,P<0.01)、住院时间缩短[(14.5±5.7)dvs.(20.7±7.5)d,P<0.01]。结论 IABP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在血BNP处于下降阶段时撤除球囊导管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更明显。
肖军王洪叶许红玲王德水季春燕郭惠张伟杨庭树
关键词:脑钠肽心肌梗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与30d心性死亡和并发症之间的关系。方法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的6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依据血红蛋白水平将其分为A(<100g/L)、B(100~119g/L)、C(120~139g/L)、D(140~159g/L)、E(≥160g/L)5组。分析不同血红蛋白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30d病死率及并发症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因素。结果30d病死率分别为25.0%,20.4%,10.6%,4.3%和8.5%(P<0.001);心力衰竭为36.1%,25.5%,20.9%,8.6%和5.1%(P<0.001);肺炎为33.3%,23.5%,8.5%,2.2%和5.1%(P<0.001);消化道出血为19.4%,5.1%,0.9%,0.9%和1.7%(P<0.001);但是,心源性休克和室速/室颤的发生率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偏相关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与患者年龄呈负相关(P<0.001);与血浆白蛋白和载脂蛋白A1正相关(P<0.001和P=0.001)。结论依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其近期死亡和(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呈J型曲线,血红蛋白水平越低,近期死亡和(或)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越大;较多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非老年患者。
赵玉生王德水马晶高伟吴海云李佳月王士雯
关键词:血红蛋白类心肌梗死预后死亡率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相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移植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相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近交系Lewis大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左心做功模型,受体大鼠存活2d后,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组:结扎移植心脏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后再灌注3h、6h、12h、24h、2d、4d及7d,每个时相点8只受体鼠;缺血后处理组:移植心脏缺血30 min,在再灌注前1 min给予再通10秒,阻断10秒,连续3个循环。每个时相点8只受体鼠;假手术组:穿线做套环,但不收紧结扎线。分别比较再灌注结束后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值、移植心脏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梗死范围。结果在再灌注时间3h、6h、12h、24h、2d、4d 6个时相点,缺血再灌注组与缺血后处理组血清CK-MB均值对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CK-MB值(P均<0.05)。再灌注6h时,缺血后处理组CKMB峰值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降低[(34.73±8.83)U/L vs.(52.58±10.05)U/L,P<0.01]。在再灌注时间3h、6h、12h、24h、2d、4d、7d 7个时相点,缺血后处理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及心肌梗死范围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均高于假手术组(P均<0.05)。结论缺血后处理在大鼠移植心脏心肌缺血再灌注3h^7d内能降低血清CK-MB峰值,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梗死范围。
肖军黎立姜振宇史迎昌郭奉洁杨爽王洪叶王德水张伟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移植
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氧自由基的影响及意义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急诊经皮介入治疗术(PCI)是否设置心肌梗死后处理方式,将101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缺血后处理组(46例)和常规PCI组(55例),比较两组术后4 h、8 h、12 h、16 h、20 h、24 h、36 h和48 h血清SOD及MDA动态变化,比较两组PCI后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TIMI心肌灌注分级(TMPG)、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酶峰,术后10 d核素心肌显像计分以及30 d内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常规PCI组比较,术后缺血后处理组血清SOD值明显升高(P<0.01),MDA值明显降低(P<0.001);SOD谷值明显增高(P<0.01),MDA峰值显著降低(P<0.001);TIMI血流3级和TMPG 3级患者均增多(P<0.05);血清CK-MB峰值明显降低(P<0.01);心肌显像计分降低(P<0.05)。术后30 d内缺血后处理组心脏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PCI组(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救治中,缺血后处理能升高PCI术后血清SOD浓度,减少MDA产生,改善心肌灌注,减小梗死面积,改善患者预后。
肖军王洪叶陈小刚郭奉洁王德水许洪玲杨爽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后处理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5-HT1B受体的分布和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内5-HT1B受体的分布和表达变化,探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机制。方法: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低氧3周组(2w)、低氧4周组(4w)和低氧5周组(5w)。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大鼠分别在低氧环境中饲养3周、4周和5周。测定各组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室肥厚度[RV/(LV+S)%]。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肺组织中5-HT1B受体的分布和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大鼠肺组织中5-HT1B受体的蛋白含量。结果:和正常组相比,低氧3周组大鼠的mPAP、RVSP和右心室肥厚度均显著升高(P均<0.05),并且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升高(P均<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5-HT1B受体主要分布在正常大鼠肺动脉的内膜层,而平滑肌层中仅有少量表达;和正常组相比,低氧3周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层中5-HT1B受体的表达显著增多;随着低氧时间的延长,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层中5-HT1B受体表达持续增多。Westernblot结果表明,大鼠肺组织中5-HT1B受体的蛋白含量变化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相一致。结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中5-HT1B受体呈过度表达,这可能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的分子机制之一。
王佳兴唐发宽肖军华宁布伦王德水王洪叶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5-羟色胺5-羟色胺受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