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帅

作品数:10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韧带
  • 2篇肿物
  • 2篇肌腱
  • 1篇断肢
  • 1篇压痛
  • 1篇亚群
  • 1篇异位性
  • 1篇远端
  • 1篇再植
  • 1篇肢体
  • 1篇脂溢性
  • 1篇脂溢性角化
  • 1篇脂溢性角化病
  • 1篇指畸形
  • 1篇人类白细胞
  • 1篇人类白细胞抗...
  • 1篇人类白细胞抗...
  • 1篇韧带骨化
  • 1篇入院
  • 1篇入院后

机构

  • 8篇济宁市第一人...
  • 1篇济南大学

作者

  • 8篇王帅
  • 4篇郭洪敏
  • 3篇王洪宾
  • 3篇刘淑永
  • 3篇曾文超
  • 3篇梁文勇
  • 2篇颜景坤
  • 2篇纪林善
  • 2篇王亭
  • 1篇徐仲阳
  • 1篇梁志强
  • 1篇王倩
  • 1篇邢宝华
  • 1篇李咸周
  • 1篇聂志奎

传媒

  • 3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 1篇中华骨与关节...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外踝良性间叶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1岁,主因“右外踝肿物10年,反复破溃、渗液2个月”入院。主诉于10年前发现右外踝一肿物,大小约鸽子蛋大小,无压痛,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肿物切除治疗,未行病理检查。术后1个月,于原部位发现肿物复发,且随着年龄增长,渐行性增大,无红肿及压痛,未予重视,
曾文超郭洪敏王洪宾刘淑永梁文勇纪林善颜景坤王帅
关键词:良性间叶瘤外踝病例资料病理检查肿物压痛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的初期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采用LCP内固定治疗27例(内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外固定组)。通过术后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尺偏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Gartland-Werley评分(4.12±1.41)分显著低于外固定组评分(5.06±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Gartland-We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100%)高于外固定组优良率(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与外固定支架效果相当,但其对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更有优势。
刘淑永王帅
关键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C型骨折
不同术式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中期效果对比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PLL)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颈椎OPLL患者93例,其中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27例(A组),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椎板成形术+前路椎管减压术的患者34例(B组),行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的患者32例(C组)。比较三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术后1个月三组患者轴性症状发生率、颈椎总活动度(ROM)百分比及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优4例(14.8%)、良7例(25.9%)、可12例(44.4%)、差4例(14.8%),B组患者优6例(17.6%)、良12例(35.2%)、可11例(32.4%)、差5例(14.7%),C组患者优7例(21.9%)、良10例(31.3%)、可11例(34.4oA)、差4例(12.5%),三组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相当,C组水平略高。三组患者JOA评分比较发现:B组与c组水平相当,A组处于较低水平,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轴性症状发生率、ROM百分比以及VAS评分比较发现,C组轴性症状发生率较低、ROM百分比较高、VAS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OPLL患者宜采用颈后路手术,其中全椎板减压+侧块螺钉内固定术能够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率,降低患者疼痛程度,临床可推广使用。
王帅李成周郭洪敏王亭
关键词:骨化后纵韧带骨化纵韧带
复杂肢体离断再植的临床治疗体会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笔者对收治的复杂性肢体离断再植手术治疗进行分析,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性意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4年4月共收治12例患者进行肢体离断再植手术,骨骼一般短缩3~5 cm,2例患者因血管缺损进行血管桥接,重要肌肉功能一期予以修复,不能修复者二期行功能重建手术。对于皮肤及软组织缺损面积较大,骨质及肌腱外露者,一期可使用封闭式负压吸引闭合伤口,二期行皮瓣修复手术。结果 12例肢体再植全部成活,1例术后出现静脉危象,行血管探查术后成活。后期随访,外观及功能较为满意。结论对于临床上的复杂性肢体离断再植手术,在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的同时,应同样重视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治疗。
曾文超郭洪敏王洪宾刘淑永梁文勇纪林善颜景坤王帅
关键词:断肢再植
手掌脂溢性角化病一例被引量:2
2015年
患者女,66岁,左手掌肿物50年,显著增大2年。肿物起初黄豆粒大小,颜色淡红,无明显疼痛不适(图1)。近2年来增大加快,摩擦触碰易出血,按压有疼痛不适,手指手掌活动、感觉无明显异常。入院后临床检查:左手掌肿物,突出于体表,形状呈不规则菜花样,颜色为淡红色、紫色参杂,无明显破溃及渗出,蒂部宽约4mm,活动度小,按压不变色,有疼痛。未发现周围淋巴结肿大。
梁文勇王帅曾文超王洪宾
关键词:左手掌脂溢性角化病周围淋巴结肿大疼痛不适肿物入院后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人类白细胞抗原-B27变化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uman leukocyte antigen-B27,HLA-B27)变化,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08例AS患者纳入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9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受试者入组次日外周血T细胞亚群,使用磁珠酶联免疫法测定HLA-B27蛋白表达情况,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HLA-B27蛋白表达量与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Th2、CD3^+、CD4^+、CD19^+水平及CD4^+/CD8^+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c1和CD8^+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HLA-B27蛋白表达量(0.61±0.19)显著高于对照组(0.08±0.03)(t=5.807,P<0.05)。观察组患者外周血HLA-B27阳性表达率(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0.00%)(χ~2=11.735,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BASDAI评分为(4.89±1.33)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S患者外周血HLA-B27蛋白表达量与BASDAI评分呈正相关(r=0.571,P<0.05)。结论 AS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紊乱,HLA-B27蛋白表达为阳性,其量与患者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据此了解患者疾病状态并探索其发病机制,有望为AS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王亭梁志强王帅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T细胞亚群
克氏针固定并双侧骨道缝合法治疗锤状指畸形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单枚克氏针固定并双侧骨道缝合方法治疗锤状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6月至2014年10月,对23例锤状指患者应用单枚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双侧骨道缝合法重建伸指肌腱止点。术后6周拔除克氏针进行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术后随访4~11个月,平均6个月,其中20例获得随访,3例失访,将患指与健指的远侧指间关节的活动度进行对比,按照TAM系统评定方法进行评定,优12例,良5例,差3例,优良率85.00%。结论应用单枚克氏针固定并行双侧骨道缝合方法治疗锤状指畸形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经济实用,获得了良好的活动度,是治疗锤状指的有效方法。
王帅郭洪敏聂志奎
关键词:肌腱损伤锤状指
构建韧带组织工程脱细胞支架的可行性研究
2017年
背景:十二烷基磺酸钠脱细胞在脱细胞的同时对支架结构存在一定的损伤,降低了支架的生物学性能;胰酶等脱细胞方法较为温和,虽最大程度保留支架结构与生物学性能,但脱细胞效果并不彻底。目的:制备并分析脱细胞牛肌腱作为组织工程韧带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取新鲜小牛跟腱,通过物理法去除肌腱表面腱膜、滑膜及软组织,制备50个跟腱,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冻干处理。实验组以Triton X-100行脱细胞处理,对照组不予脱细胞处理。两组均以PBS冲洗后室温干燥备用。行组织学、DNA含量、细胞增殖、生物力学(最大应力、弹性模量以及刚度)检测,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DNA残留量分别为(0.34±0.15)μg/mg和(0.7±0.03)μg/mg,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支架DNA含量对比显示,支架脱细胞效果彻底,无显著的免疫原性。两组在组织形态结构上无明显差异。细胞增殖显示脱细胞支架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实验组的最大应力小于对照组,弹性模量无统计学差异,刚度试验显示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脱细胞支架在保留天然支架生物学性能的基础上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选择。
王倩王帅徐仲阳李咸周邢宝华
关键词:组织工程韧带免疫原性组织相容性脱细胞肌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