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宪成

作品数:137 被引量:644H指数:14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科研计划项目军内科研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13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4篇机械工程
  • 8篇兵器科学与技...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6篇柴油机
  • 78篇柴油
  • 21篇发动机
  • 20篇燃烧
  • 15篇缸套
  • 13篇活塞
  • 12篇活塞环
  • 11篇车辆
  • 9篇燃机
  • 9篇磨损
  • 9篇内燃
  • 9篇内燃机
  • 9篇高原环境
  • 8篇机油
  • 8篇缸内
  • 8篇车用
  • 7篇排气微粒
  • 7篇燃油
  • 7篇柴油机微粒
  • 6篇排气

机构

  • 125篇装甲兵工程学...
  • 19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北京理工大学
  • 4篇装备指挥技术...
  • 3篇清华大学
  • 2篇北方交通大学
  • 2篇中国北方发动...
  • 2篇武警北京指挥...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防化研究院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唐山师范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北京特种车辆...

作者

  • 137篇王宪成
  • 34篇和穆
  • 29篇孙志新
  • 22篇何星
  • 19篇张晶
  • 15篇郭猛超
  • 13篇高希彦
  • 12篇赵文柱
  • 11篇李奇
  • 11篇张更云
  • 9篇张志远
  • 9篇胡俊彪
  • 8篇姜力
  • 7篇付礼程
  • 7篇李若亭
  • 6篇蔡志海
  • 6篇许晓光
  • 5篇马宁
  • 5篇底月兰
  • 5篇刘建敏

传媒

  • 31篇装甲兵工程学...
  • 9篇兵工学报
  • 8篇车用发动机
  • 7篇内燃机工程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内燃机学报
  • 4篇柴油机
  • 4篇润滑与密封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2篇内燃机
  • 2篇中国表面工程
  • 2篇四川兵工学报
  • 2篇农业装备与车...
  • 2篇中国工程机械...
  • 2篇中国内燃机学...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汽车技术
  • 1篇机械工程师

年份

  • 1篇2023
  • 11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15篇2014
  • 15篇2013
  • 14篇2012
  • 11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7篇2007
  • 7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1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第二相对7A52铝合金应力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慢应变速率拉伸试验,结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7A52铝合金在空气中和3.5%NaCl溶液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进行了研究,用面积收缩率损失系数表征了合金的SCC敏感性。结果表明:合金的SCC敏感性在应变速率为1×10-6 s-1时最高,在1×10-5 s-1时最低。不同第二相对合金应力腐蚀裂纹形核和扩展的影响是不同的:AlMn0.75Fe2.25造成了应力集中,其被折断或与界面脱离形成最初开裂的微孔,微孔逐渐长大、聚合,在拉应力作用下沿垂直拉应力方向扩张,形成细微裂纹;而Mg2Si被腐蚀留下的点蚀坑只会引发细微裂纹。可见,合金的第二相在应力腐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蔡志海李奇王宪成底月兰
关键词:7A52铝合金应力腐蚀应力腐蚀开裂敏感性
丝网过滤器压降解析模型研究被引量:9
2001年
根据壁流式不锈钢丝网过滤器一维结构模型 ,建立了过滤体内一维气体流动模型 ,并推导出解析解 .根据解析解建立了过滤器过滤初期压降模型及过滤后期压降增长率模型 .压降模型反映了丝网结构参数、过滤体结构参数、微粒大小及废气性质对过滤体压降的影响 .此压降模型简单有效 ,是丝网过滤器优化设计中不可缺少的理论工具 .
王宪成高希彦张豫南宁智
关键词:压降过滤器丝网柴油机
特种车辆柴油机在不同海拔高度的性能预测与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以Hiroyasu喷雾和燃烧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适应不同海拔环境的特种车辆增压柴油机模型,并利用平原台架试验和海拔3 700 m实车试验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计算了该柴油机在0~5 000 m海拔实际运行时的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预测了不同环境下柴油机热负荷、机械负荷主要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当海拔高度为5 000 m时,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比平原恶化10%以上;柴油机缸内燃烧温度峰值上升235℃以上,涡前排气温度最多增加150℃左右;最大压升率比平原升高15%以上,NOx排放减少,碳烟排放剧增。
郭猛超王宪成孙志新
关键词:海拔高度
基于PC机的内燃机试验台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的开发被引量:8
2002年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PC机的内燃机试验台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 ,本系统采用基于PCI总线的高速A/D卡配以光电编码器进行数据采集 ,采样分辨率为 0 2°CA ,提高了系统的测量精度、分析精度 ;采用自行开发的软件 ,运用DMA技术 ,实现了高速数据采集和处理 ;建立了放热率的数学模型 ,并对 1135柴油机进行了数据采集和计算分析 ,给出了计算结果。
郭晓光高希彦王宪成
关键词:内燃机数据采集模拟计算放热率试验台
船艇机舱空气流场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某船艇机舱温度过高,影响到乘员的健康与动力装置的动力性能。因此,对舱内空气流场研究十分必要。建立了机舱几何模型以及舱内空气流动的数学模型,采用k-ε方程湍流模型对舱内的湍流流动进行描述,对机舱内空气的速度场和温度场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与分析,并对温度场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值与测试值最大相对误差为9·2%,其精度能够满足工程需要,该数值模拟方法可用于机舱内空气流动的分析研究。
索文超王宪成
关键词:柴油机机舱数值模拟
重型车用柴油机燃烧与排放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某重型车用柴油机的燃烧特性与污染物排放特点,通过台架试验方法测试了不同转速和不同负荷下重型车用柴油机的燃烧特性、主要污染物PM与NO_x排放。结果表明:对该重型车用柴油机,在外特性高转速工况下,滞燃期增长,缸内燃烧过程中扩散燃烧所占比重增加;在柴油机常用转速1 400 r/min情况下,随着柴油机负荷增加,滞燃期逐渐缩短,燃烧持续期呈先缩短后增加的趋势,扩散燃烧所占比重增加。在外特性低转速工况,柴油机缸内的滞燃期较长,燃烧温度高,碳烟和NO_x排放均较高;在高负荷工况,由于供油量加大,燃烧持续期变长、燃烧温度高,碳烟和NO_x排放也比较高。
李若亭王宪成孙志新赵文柱胡俊彪
关键词:重型柴油机台架试验燃烧
高原环境大功率柴油机性能综合改进技术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以某在用车辆动力舱空间为约束,提出增压中冷一体化技术,增加了高原(海拔大于3000m)柴油机进气密度:采用对流换热强化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设计一种高效紧凑型环形中冷器,将其安装在改进后的压气机涡壳内部,从水散热器后取水冷却气体,实现增压系统上集成一体化中冷系统。对喷油器结构参数进行改进,从优化高原柴油机缸内喷雾与燃烧过程的角度改进性能。中冷器换热试验和高原环境发动机性能模拟台架试验表明:海拔3700m,标定工况点,一体化技术可以使发动机压气机后气体温度降低35.1℃;2000r/min、117.2kg/h工况时,单独应用一体化技术,柴油机功率恢复4.6%,燃油消耗率降低4.1%,涡前排气温度降低39℃,最大压升率降低4.7%;同时,应用优化的喷油器,功率比原机在高原提升11.1%,燃油消耗率下降7.2%,涡前排气温度降低49℃,最大压升率降低10.3%。
王宪成郭猛超和穆谷操程江华
关键词:内燃机大功率柴油机一体化热负荷
海拔高度对重型柴油机缸内机油消耗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计算缸内工作过程、缸套壁面温度和缸内机油消耗,建立了缸内机油消耗数值仿真模型,并通过高原模拟台架性能试验和柴油机机油消耗试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最大误差不大于7%。计算分析了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缸内机油消耗,计算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缸内机油消耗量增加,在标定工况下,缸内机电消耗量在海拔4500m时比海拔100m时增加20.9%。
王宪成胡俊彪和穆付礼程杨莹
关键词:内燃机海拔柴油机
机油品质异常监测被引量:4
2012年
对某重型柴油机机油在使用过程中异常进入柴油、冷却液、被氧化和被污染的情况进行模拟实验。分别取不同体积百分比的柴油、冷却液、乙酸均匀混入纯净的机油中,使用油品传感器对混合后的机油测量其粘度、密度、介电常数和温度。测试结果表明:柴油稀释机油使得机油的粘度、闪电降低;冷却液稀释机油使得机油的介电常数、粘度增大,密度基本不变;机油被氧化使得机油的粘度增大,介电常数减小,密度基本不变。通过机油品质可监测柴油机润滑系统的技术状况,为实车机油的在线监测提供参考和按质换油提供手段。
张更云付礼程王宪成和穆
关键词:机油介电常数粘度温度
基于DSP的柴油机缸内压力动态采集系统被引量:3
2008年
进行了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柴油机缸内压力动态采集的研究。提出了缸内压力动态采集、数据处理、数据通讯方法。设计了缸内压力动态采集系统的硬件、软件,进行了动态采集系统的采集性能和稳定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基于DSP的缸内压力动态采集系统能满足柴油机工作要求。
王军张幽彤王宪成杨霞
关键词:柴油机缸内压力数字信号处理器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