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宏

作品数:61 被引量:866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艺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4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农业科学
  • 11篇生物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天文地球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植被
  • 11篇NDVI
  • 7篇气候
  • 6篇草原
  • 5篇生态
  • 5篇土地利用
  • 4篇典型草原
  • 4篇遥感
  • 4篇生态安全
  • 4篇土壤
  • 4篇草地
  • 3篇电子设备
  • 3篇端元
  • 3篇遥感影像
  • 3篇植被盖度
  • 3篇图像
  • 3篇人工草地
  • 3篇作物
  • 3篇物候期
  • 3篇皇甫川流域

机构

  • 50篇北京师范大学
  • 5篇国土资源部信...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土地勘测...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宁夏农业综合...
  • 1篇中国美术家协...
  • 1篇北京清华城市...

作者

  • 50篇王宏
  • 36篇李晓兵
  • 7篇喻锋
  • 5篇李霞
  • 5篇龙慧灵
  • 4篇余弘婧
  • 4篇刘红海
  • 4篇许凯凯
  • 3篇邓飞
  • 3篇李瑞华
  • 3篇陈云浩
  • 2篇徐卫华
  • 2篇符蓉
  • 2篇莺歌
  • 2篇张蒙
  • 2篇盖永芹
  • 2篇张丽君
  • 2篇李晓波
  • 2篇杨华
  • 2篇魏丹丹

传媒

  • 8篇生态学报
  • 5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草业科学
  • 2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调研世界
  • 1篇北京教育(普...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草原与草坪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 1篇地球环境学报
  • 1篇文化月刊(下...

年份

  • 5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创业企业经理人风险整体解决方案的探讨
王宏
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评价被引量:40
2006年
基于“3S”技术,揭示了皇甫川流域近十多年来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并采用通用土壤侵蚀方程(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USLE)定量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的土壤侵蚀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近十几年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其总体趋势是城镇用地、林地、耕地和灌丛的面积逐渐增加(速率依次减小),水体、草地、沙地和裸砒砂岩面积逐渐减小(其中水体缩减的幅度最大),土地利用格局持续承受着来自当地快速城市化进程及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两方面相互矛盾的巨大压力;与此同时,流域土壤侵蚀模数由1987年的16160.72t/km2减少到2000年的13943.32t/km2,其中6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同一年份内土壤侵蚀模数的大小顺序为裸砒砂岩>沙地>耕地>草地>林地>灌丛,表明林、灌措施是流域植被恢复和减少土壤侵蚀的首选,草地限制土壤侵蚀的效果也较为明显,而沙地尤其是分布面积较广的裸砒砂岩则是土壤侵蚀综合治理的难题和关键;虽然十几年来水土流式综合治理效果显著,但由于裸砒砂岩和沙地的面积仍在整个流域占有相当的比例以及耕地剧增等因素,土壤侵蚀模数仍明显高于流域土壤允许侵蚀的临界值,流域生态环境仍然处于不安全状态,有必要对未来土地利用格局进行优化以确保生态安全。最后,在讨论中阐明了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调整和优化的方向。
喻锋李晓兵陈云浩王宏杨明川
关键词:皇甫川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基于改进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线性光谱混合模型的植被覆盖度估算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研究区域内的图像数据;对获取的图像数据进行几何粗校正以及辐射校正预处理;对进行预处理得到的图像,采用纯净像元指数法提取端元,构建可变端元线性...
王宏李颖李晓兵
文献传递
基于机器学习的农作物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本发明提供基于机器学习的农作物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内农作物的物候期遥感影像,以合成相应的时间序列图像;对所述时间序列图像进行多尺度分割,以获得影像对象;选取多个弱分类器,并按所述影像...
王宏汤曾伟李晓兵
一种人工草地生长适宜区提取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人工草地生长适宜区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分析区域的气候和土壤数据;利用所述环境和土壤数据建立气候土壤适宜度评价模型;获取分析区域的地形数据;利用所述地形数据建立地形适宜度评价模型;根据所述气候土壤适宜...
王宏许凯凯李晓兵刘红海
一种小麦种植区域识别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发明公开一种小麦种植区域识别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作物种植区域识别领域,首先对获取的待识别区域的高分2号卫星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小麦种植区域识别模型确定所述待识别区域的小麦种植区域。其中,小麦种植区域...
王宏刘嘉豪
基于GF-1 WFV影像的丰宁县植被地上碳储量估算被引量:6
2016年
陆地植被碳储量的定量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研究有助于了解区域碳平衡,为增汇减排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河北省丰宁县为研究区,结合新型国产高分遥感影像GF-1 WFV和2015年同步野外实测数据,分别建立基于植被指数的森林、灌丛和草地植被地上生物量一元曲线回归模型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选择最优反演模型计算地上生物量,进一步估算植被地上碳密度和碳储量,并结合GIS技术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所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对森林和草地植被生物量有较好的反演精度,R^2分别为0.528和0.777,基于RVI的指数方程是估算灌丛生物量最佳模型,R^2为0.620;(2)研究区2015年8月森林、灌丛和草地地上植被碳密度估算值分别为55.406tC/hm^2、3.304tC/hm^2和0.533tC/hm^2,碳储量分别为15.714TgC、1.016TgC和0.080TgC,除农田植被外,植被地上碳储量总量为16.810TgC,森林植被为主要碳库;(3)丰宁县植被碳密度呈现随海拔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植被地上碳库主要集中在海拔700~1500m之间。
孔凡婕李晓兵白云晓李响王宏
关键词:碳密度
一种水体识别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体识别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水体识别技术领域。方法包括:获取待测区域的遥感影像;将待测区域的遥感影像输入到水体识别模型中,确定待测区域的遥感影像中的水体部分;水体识别模型是利用不同区域的多张遥感影像...
王宏赵烯利
内蒙古温带典型草原物候期的变化研究被引量:9
2016年
将不同函数方法拟合后的植被指数时间序列数据比较,选出最佳拟合方法拟合了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1990--2008年中14a的物候期和生长季长度,研究它们的时空变异规律.结果表明:1)返青期和枯黄期在空间上大体呈现从锡林郭勒盟东北到西南地区逐渐推后的趋势,在时间上,不同年份草原物候期变化程度不同;2)拟合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原14a的平均物候期和生长季长度,发现返青期、枯黄期、生长季长度分别集中在110-150、300-320、190-200d,分别为提前、提前、缩短的趋势占优势;3)7年返青期观测值与拟合值差值平均值约为~4d,总体拟合效果较好.
刘红海王宏李晓兵迟登凯喻峰
关键词:典型草原
1982~1999年我国北方植被生长季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本研究利用1982~1999年的NOAA/AVHRRNDVI和MSAVI指数监测了中国北方的典型植被生长季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生长季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利用阈值法和滑动平均法逐年估测了每种植被类型的生长季的开始、结束日期...
王宏
关键词:植被指数植被生长气候变化气候因子
文献传递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