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牛义

作品数:97 被引量:412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6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6篇魔芋
  • 9篇栽培
  • 8篇花魔芋
  • 8篇白魔芋
  • 7篇细胞
  • 7篇甘蓝
  • 6篇生长发育
  • 5篇植物
  • 5篇生姜
  • 5篇茄子
  • 5篇种芋
  • 5篇种质
  • 5篇种质资源
  • 5篇自交不亲和
  • 5篇倍体
  • 4篇对花
  • 4篇多倍体
  • 4篇信号
  • 4篇性状
  • 4篇蔬菜

机构

  • 85篇西南大学
  • 9篇西南农业大学
  • 7篇重庆市农业科...
  • 5篇教育部
  • 1篇华侨大学

作者

  • 96篇牛义
  • 62篇张盛林
  • 47篇刘海利
  • 32篇王志敏
  • 31篇宋明
  • 22篇汤青林
  • 22篇王启军
  • 18篇蒋学宽
  • 12篇王小佳
  • 8篇刘红艳
  • 7篇王永清
  • 6篇刘佩瑛
  • 6篇田时炳
  • 5篇朱利泉
  • 5篇高启国
  • 4篇张风洁
  • 4篇钟耕
  • 4篇张大学
  • 3篇丁泽琴
  • 3篇李川

传媒

  • 14篇西南大学学报...
  • 10篇中国园艺学会...
  • 8篇中国蔬菜
  • 5篇长江蔬菜
  • 5篇中国农学通报
  • 5篇南方农业
  • 3篇西南园艺
  • 3篇园艺学报
  • 3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作物学报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上海农业科技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5篇2012
  • 14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11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甘蓝自交不亲和细胞信号转导的功能基因研究进展
2006年
自交不亲和性是开花植物防止近亲繁殖而广泛存在的一种遗传屏障,在育种工作中意义重大,它在遗传上受一个带有复等位基因的多态性S基因座所控制。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甘蓝自交不亲和信号转导途径中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SRK基因和SP11/SCR基因是控制甘蓝自交不亲和性的两个关键因子。SRK基因是雌蕊柱头中自交不亲和反应的专一决定因子,编码SP11/SCR基因的蛋白在花药壁和花粉中特异表达。编码SLG基因的蛋白在自交不亲和反应中起增强SRK活性的作用。另外也对信号传导途径中下游蛋白质的作用模式作了展望。
牛义王志敏汤青林宋明朱利泉王小佳
关键词:甘蓝自交不亲和性信号转导功能基因
甘蓝自交不亲和决定因子的体外表达和相互作用的检测被引量:9
2009年
S位点受体激酶(SRK)和S位点富含半胱氨酸蛋白/S位点蛋白11(SCR/SP11)分别为甘蓝自交不亲和(self-incom patibility,SI)信号传导的雌雄决定因子。为了深入研究两者的作用机理和进行人工调控,本研究以结球甘蓝ZQ为材料,利用pET.NusA融合蛋白表达系统,将包含SRK胞外域和跨膜域的mSRK蛋白和SCR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融合表达,经SDS-PAGE电泳检测表达出融合蛋白大小分别约为116kD和74kD。进一步将两融合蛋白进行体外相互作用的检测,结果表明mSRK与SCR蛋白能够相互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体,这为下一步实现SRK-SCR复合体聚合与解离的人为调控提供了技术平台。
杨洋高启国宋明牛义汤青林朱利泉王小佳
关键词:结球甘蓝自交不亲和
植物生长物质处理对花魔芋产生多叶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用不同浓度和组合配比的IAA、GA3、6-BA浸泡处理不同年生的花魔芋球茎,研究对花魔芋产生多叶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单一植物生长物质处理时,IAA诱导花魔芋根状茎、一年生及二年生多叶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0mg/L、5~7mg/L、1.5mg/L,多叶率最高可达67.85%;6-BA诱导不同芋龄花魔芋发生多叶的最适浓度均为30mg/L,多叶率分别达25.32%,52.34%,6.81%;而以60mg/L的GA3诱导不同芋龄花魔芋的最高多叶发生率为67%.单一植物生长物质处理材料以一年生魔芋效果最好.以40mg/L的GA3+30mg/L的6-BA和5mg/L的IAA+10mg/L的6-BA的组合为诱导花魔芋多叶发生最好组合,多叶率为57%左右.适当的植物生长物质处理能有效促进魔芋多叶的发生,增大光合作用面积,为魔芋提高产量奠定基础.
刘海利牛义石新龙蒋学宽王启军张盛林
关键词:花魔芋植物生长物质
生姜二倍体与四倍体基因组DNA的RAPD和ISSR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利用RAPD和ISSR标记对生姜二倍体和四倍体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1个RAPD引物和14个ISSR引物对生姜二倍体和四倍体都扩增出了条带,其中有25个RAPD引物和7个ISSR引物在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扩增出了差异带,并且86%的ISSR引物序列为(GA)或(AG)的简单重复序列.表明在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诱导生姜体细胞染色体加倍过程中,会引起基因组DNA的核苷酸碱基序列的改变,并以腺嘌呤和鸟嘌呤组合的简单序列重复区间易形成新的结合位点.
王志敏牛义汤青林宋明
关键词:生姜四倍体RAPDISSR
魔芋无硫干燥方法
一种魔芋干脱水烘烤中的无硫干燥方法,通过将鲜魔芋洗净、去皮、切条后,放入L-半胱氨酸溶液或L-半胱氨酸与柠檬酸等体积的混合溶液中浸泡,捞出后放入鼓风干燥箱中烘烤,即得无褐变干魔芋条。该方法脱水烘烤过程中不使用二氧化硫,没...
张盛林钟耕郑连姬牛义刘佩瑛
文献传递
对4种魔芋花器的观察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对4种魔芋的开花习性和性状进行了系统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花魔芋开花最早、花期短,滇魔芋与白魔芋次之,西盟魔芋开花最晚、花期最长.通过对魔芋花器的形态性状的比较分析,佛焰苞形状、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附属器形状、有无中性器官、附属器散发的气味及成熟期果实颜色等几个形态性状种间的差异大;魔芋花器性状种内表现较为稳定,仅花序柄的颜色和斑纹以及附属器颜色有一定差异.
宣慢刘海利蒋学宽张盛林牛义王启军
关键词:魔芋花器开花习性性状
基于浅层液体培养的花魔芋多倍体诱导研究
本试验在浅层液态培养体系基础上利用浓度分别为0.005%、0.01%、0.05%、0.1%的秋水仙素溶液(含二甲基亚砜2%),在15℃时采用浸泡法进行花魔芋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随着秋水仙素浓度和浸泡时间的提高,试材愈伤...
胡楠牛义刘海利王启军蒋学宽张盛林
关键词:花魔芋多倍体诱导秋水仙素
文献传递
甘蓝中硫氧还蛋白编码基因THL1的分子特性及表达研究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PCR和RT-PCR技术,以‘E1’甘蓝基因组DNA和柱头cDNA为模板对THL1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得到的片段长度分别为732bp和455bp。序列分析表明,克隆的DNA和cDNA序列与甘蓝‘西园四号’THL1的DNA和cDNA同源性分别为97.9%和98.3%,两条序列内含子的大小不同;同时,前者第2内含子不符合典型的GT-AG规则:即第2个内含子3′端碱基为AT。将THL1基因cDNA序列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43.1a(+),构建融合表达质粒pET43.1a(+)-THL1,在大肠杆菌BL21中表达出分子量为74kD的融合蛋白,经胰岛素检测,THL1有氧化还原活性,表明THL1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正确表达。
高启国宋明牛义杨昆朱利泉王小佳
关键词:甘蓝基因克隆
硼素营养对魔芋品质及几种酶活性的影响
2011年
以白魔芋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6个硼素浓度处理对魔芋的葡甘聚糖、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POD、PPO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硼素营养与魔芋品质及几种酶活性有密切的关系,适宜的硼素浓度能有效地提高魔芋葡甘聚糖、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POD、SOD活性,降低MDA含量、PPO活性,其中以0.25~0.50mg·L-1的硼素浓度效果最佳。魔芋"换头"后,B2(0.25mg·L-1)、B3(0.5mg·L-1)处理的魔芋葡甘聚糖、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POD、SOD、PPO活性以及MDA含量与其他处理存在明显差异,说明适宜的硼素浓度可以改善魔芋的品质,抑制膜脂过氧化作用。
牛义王启军张盛林王志敏
关键词:魔芋硼素营养酶活性
结球甘蓝花粉蛋白延伸因子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以结球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E1花粉为试材,对萌发前后的花粉总蛋白进行双向电泳及差异蛋白质谱分析,发现延伸因子BoEF-Tu蛋白在花粉萌发后较萌发前表达上调。利用同源克隆得到甘蓝BoEF-Tu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其长度为1 728 bp,具有一个完整开放阅读框(ORF),位于112~1 473 bp处,编码453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49.17 kD,等电点为6.52。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BoEF-Tu蛋白含有9个α–螺旋结构,18个β–折叠结构,不含信号肽和跨膜区,在106~121位氨基酸残基处有1个GTP结合区域(DKAPEEKKRGITIATA)。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BoEF-Tu与拟南芥EF-TuM同源性较高,达到93%;系统进化分析表明,BoEF-Tu与拟南芥EF-Tu的亲缘关系最近。
王志敏牛义许俊强孙梓健丁泽琴杨修勤汤青林宋明
关键词:结球甘蓝花粉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