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焦晓燕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基础研究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肾损
  • 3篇肾损伤
  • 2篇肾小管
  • 2篇肾脏
  • 2篇缺血
  • 2篇缺氧
  • 2篇缺氧诱导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缺氧诱导因子...
  • 2篇细胞
  • 2篇小管
  • 2篇急性肾损
  • 2篇急性肾损伤
  • 1篇低氧
  • 1篇低氧环境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预适应

机构

  • 7篇复旦大学

作者

  • 7篇焦晓燕
  • 6篇丁小强
  • 4篇方艺
  • 3篇滕杰
  • 3篇张冰莹
  • 2篇蔡洁茹
  • 2篇俞小芳
  • 2篇张慧
  • 1篇储以微
  • 1篇朱加明
  • 1篇郭佳
  • 1篇刘春凤
  • 1篇邹建洲
  • 1篇徐夏莲
  • 1篇贾平
  • 1篇刘少鹏
  • 1篇吴声
  • 1篇刘红

传媒

  • 5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复旦学报(医...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宫内生理性低氧微环境对哺乳动物胚胎早期肾脏发育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宫内生理性低氧微环境对哺乳动物胚胎早期肾脏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胚胎肾脏体外培养的方法建立肾脏发育模型,应用低氧培养箱模拟胚胎发育早期宫内生理性低氧微环境,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标记胚肾输尿管芽分枝和后肾间充质向上皮转分化过程,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胚肾发育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胚-肾细胞凋亡的变化,胸腺嘧啶核苷类似物(EdU)掺人法检测胚。肾细胞增殖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胚肾发育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体外培养条件下低氧(3%~5%O2)微环境显著抑制胚肾发育,输尿管芽分枝和肾小球数目均减少(P〈0.05)。低氧(5%O2)条件下胚肾细胞的凋亡程度较常氧下显著减轻,细胞增殖则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低氧增强胚肾后肾间充质Six2阳性干细胞的自我更新,上调Six2、Wt-1等发育重要相关基因的表达,下调Wnt9b和Wnt4等诱导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论宫内生理性低氧微环境可能通过影响哺乳动物胚肾发育相关信号通路抑制胚肾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从而促进胚肾干细胞维持自我更新。
郭佳朱加明俞小芳焦晓燕刘少鹏蔡洁茹滕杰丁小强
关键词:胚胎发育
微小RNA-21持续上调可促进马兜铃酸急性肾损伤后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微小RNA.21(miR-21)持续上调在马兜铃酸急性肾损伤后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发生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给予C57BL/6J小鼠一次性腹腔注射马兜铃酸(10mg/kg),构建马兜铃酸急性肾损伤模型。分别在给药后第1、3、7、14、28天处死小鼠,留取血和肾组织标本。实验组小鼠于马兜铃酸给药前1h、给药后第5、10天分别经尾静脉给予anti-miR-21或anti-scramble(10mgCkg)。HE染色及Masson染色法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实时定量PCR法检测肾组织miR-21mRNA表达;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波形蛋白(Vimentin)、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及钙黏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变化。结果马兜铃酸给药3d后小鼠Scr水平明显升高(P〈0.01),组织学表现为严重肾小管损伤,至给药14d后出现明显肾小管问质纤维化改变。肾组织α-SMA、Vimentin和CollagenI在马兜铃酸给药7d后明显上调,第14天达峰值(P〈0.01);E-Cadherin于给药后第14天出现明显下调并持续至第28天(P〈0.01)。实验组肾组织miR-21表达丰度于给药第7天后明显上调(P〈0.05),于第14天达到峰值(P〈0.01),并维持在较高水平。与anti-scramble+AA组比较,anti-miR-21+AA组小鼠Scr水平明显下降(P〈0.05);肾小管间质病变减轻;肾组织α-SMA、Vimentin、CollageI和CollagenIV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均P〈0.05);miR-21靶基因PTEN蛋白表达上调,其下游蛋白磷酸化蛋白激酶B/蛋白激酶B(p-AKT/AKT)比值下降(均P〈0.05)。结论大剂量马兜铃酸1次给药后即导致小鼠发生急性肾损伤,并诱导急性肾损伤后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病变。抑制肾脏miR-21表达可部分逆转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可能与上调PTEN/p-AKT信号通路相关。
吴声梁怡然焦晓燕滕杰丁小强方艺
关键词:微RNAS马兜铃酸纤维化
183例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疗效相关因素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3年至2015年本院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保守治疗和免疫抑制治疗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本院确诊为IMN的患者183例,收集患者基线临床病理资料,每例患者至少随访12个月。血清白蛋白〈30g/L,24h尿蛋白量〉3.5g定义为肾病综合征。IMN患者分为肾病综合征组和非。肾病综合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治疗有效和无效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保守治疗或免疫抑制治疗疗效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结果(1)IMN占本院肾活检病例的11.1%,平均年龄57岁,男性占59.6%。(2)与非。肾病综合征IMN患者比较,肾病综合征的IMN患者年龄大,发病至接受肾活检的时间短,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和血清肌酐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低(均P〈0.05)。(3)非肾病综合征IMN患者保守治疗65.7%有效,34.3%无效,无效患者三酰甘油高于有效患者(P=0.019),其余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肾病综合征IMN患者免疫抑制治疗81.2%有效,18.8%无效,。肾活检时低血清白蛋白是免疫抑制治疗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02,95%C1:1.003~1.440,P=0.046)。(5)肾病综合征IMN患者保守治疗55.5%有效,44.5%无效,肾活检时低血清白蛋白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29,95%CI:1.047~2.536,P=0.023)。结论IMN检出率逐年上升,但轻中度患者保守治疗的缓解率仍然不低。对于非肾病综合征患者,高三酰甘油可能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预测指标;对于肾病综合征表现者,无论免疫抑制治疗还是保守治疗,低血清白蛋白是其疗效不佳的预测指标。
俞小芳蔡洁茹焦晓燕骆伟丽刘红丁小强
关键词:膜性
Wnt信号通路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急性肾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焦晓燕
关键词:WNT信号通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急性肾损伤
晚期缺血预适应(IPC)联合半乳糖凝集素-9通过上调调节性T细胞减轻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晚期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联合半乳糖凝集素-9(galectin-9,Gal-9)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 reperfusion,IR)损伤的预防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75只雄性C57BL/6N小鼠随机分为5组。(1)IR组:d1仅分离两侧肾蒂,不进行预缺血,d5夹闭两侧肾蒂造成缺血35min。(2)IPC-IR组:d1夹闭两侧肾蒂造成18min预缺血,d2~d5每天PBS皮下注射,d5给药后立即夹闭两侧肾蒂造成缺血35min。(3)IPC-Gal9-IR组:d1夹闭两侧肾蒂造成18min预缺血,d2~d5每天给予Gal-9 5μg皮下注射,并于d5给药后夹闭两侧肾蒂造成缺血35min。(4)IPC-Gal9-PC61-IR组:d1夹闭两侧肾蒂造成18min预缺血,d2~d5每天给予Gal-9 5μg皮下注射,d3和d5分别给予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特异性拮抗剂PC61腹腔注射200μg,并在d5给药后夹闭两侧肾蒂造成缺血35min。(5)sham-sham组:不进行预适应,不给药,不给予IR损伤。以上5组于IR或第2次sham术后24h、72h和7天取样评价肾功能,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外周血、脾脏和肾脏中Treg的表达量和肾脏固有免疫系统反应程度及炎性因子的分泌。结果缺血再灌注24h及72h小鼠血肌酐IPC-IR组显著低于IR组(P〈0.01),同时IPC-Gal9-IR组显著低于IPC-IR组(P〈0.05),而给予Treg特异性拮抗剂的IPC-Gal9-PC61-IR组与I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再灌注24h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IPC-IR组显著低于IR组(P〈0.05),同时IPC-Gal9-IR组显著低于IPC-IR组(P〈0.05)。IPC-Gal9-IR组肾脏局部中心粒细胞浸润减轻(P〈0.05)且CD4+T细胞分泌的IFN-γ减少(P〈0.05)。IPCGal9-IR组外周血、脾脏和肾脏Treg占CD4+T细胞的比例较IR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晚期IPC联合Gal-9干预对小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纯缺血预适应,可能与系统上调Treg表达有关。
张冰莹方艺焦晓燕刘春凤储以微邹建洲丁小强
微RNA-21在肾缺血预处理中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微RNA-21(miR-21)对脯氨酸羟化酶2(proline hydroxylase domain2,PHD2)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肾脏晚期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肾脏晚期缺血预适应小鼠模型,分为两组:(1)缺血再灌注组(IR组):假手术后第4天双侧肾蒂夹闭35min后恢复灌注;(2)缺血预适应组(IPC组):第1天双侧肾蒂夹闭15min,手术第4天处理同IR组。于术后第5天处死所有小鼠,留取血液及肾脏标本。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常规生化检测血肌酐(Scr)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肾脏miR-21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肾组织PHD2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变化。体外给予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1%O2处理6h,采用Lipofectamine2000法转染锁核酸(LNA)修饰的anti-miR-21寡核苷酸抑制miR-21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miR-21、PHD2以及HIF—1α mRNA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细胞PHD2与HIF—1α蛋白表达。结果体内实验结果发现,与IR组相比,IPC组小鼠血肌酐和肾组织病理损伤有明显改善(均P〈0.01);与IR组相比,IPC组小鼠肾组织miR,21表达上调(P〈0.01);PHD2蛋白表达下调(P〈0.05),HIF—1α蛋白表达上调(P〈0.05)。体外HK-2细胞低氧模型实验结果提示,抑制细胞miR-21表达可致PHD2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miR-21对PHD2具有负向调控作用。晚期IPC可能通过诱导miR-21表达,减少PHD2表达,间接上调HIF-1α,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焦晓燕徐夏莲方艺张慧张冰莹丁小强滕杰
关键词:再灌注损伤缺氧诱导因子1肾功能衰竭急性
脯氨酸羟化酶2对低氧环境下肾小管上皮细胞自噬现象的调控作用
2015年
目的 探讨沉默脯氨酸羟化酶2(PHD2)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低氧损伤中对自噬的调控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 采用氯化钴(200μmol/L)建立体外HK-2细胞的化学低氧模型,观察低氧培养后的不同时间点(0、6、12、24、36、48 h)电镜下的细胞超微结构改变,Alamar Blue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并评估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同时转染HIF-1 siRNA、PHD2 siRNA,探讨PHD2在低氧情况下对自噬的调控机制.结果 PHD2在常氧下也有表达,随着低氧刺激的持续其蛋白水平逐渐上调,24 h时出现明显变化(P<0.01),48 h表达最为显著(P<0.01).PHD2 siRNA转染后HK-2细胞在低氧培养24h时HIF-1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HIF-2α表达无明显改变.与阴性对照siRNA组相比,PHD2 siRNA转染组Bcl-xl蛋白水平上调(P<0.01),Bax及LC3-Ⅱ/LC3-Ⅰ比值下调(均P<0.01),同时细胞活力上升[(37.04±3.25%比(28.32±2.41)%,P<0.01].氯化钴处理前加入3-甲基腺嘌呤(3-MA,5mmol/L)后,HK-2细胞LC3-Ⅱ/LC3-Ⅰ比值变化以及细胞活力与PHD2 siRNA转染结果相似,同时电镜下显示自噬体较单纯低氧组减少,细胞的超微结构也相对完整.同时沉默PHD2和HIF-1α则消除了由单独沉默PHD2带来的保护作用.结论 沉默PHD2可能通过稳定HK-2细胞的HIF-1 α活性、上调Bcl-xl蛋白水平,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和自噬并减轻化学低氧诱导的细胞损伤.
张慧张冰莹焦晓燕贾平方艺丁小强
关键词:自噬缺氧诱导因子1急性肾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