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升华
- 作品数:25 被引量:104H指数:6
-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瑞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电气工程更多>>
- DOG1在常见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诊断价值
- 2014年
- 目的探讨DOG1在常见涎腺肿瘤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二步法检测DOG1在20例正常涎腺组织及154例14种常见涎腺肿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7例腺泡细胞癌均呈DOG1阳性,其中14例(82.4%)呈弥漫阳性;85.7%(6/7)的基底细胞腺癌见DOG1染色,其中3例(42.9%)呈弥漫阳性;42.9%为(3/7)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37.5%为(6/16)基底细胞腺瘤、30%为(6/20)腺样囊性癌、25%(5/20)为多形性腺瘤、21.1%(4/19)为黏液表皮样癌呈DOG1部分阳性表达,8例为嗜酸细胞瘤/癌、5例为非特异性腺癌、3例为上皮-肌上皮癌、12例为肌上皮瘤/癌、20例Warthin瘤均DOG1阴性。结论 DOG1可以与消化PAS联合应用于腺泡细胞癌诊断及鉴别诊断;基底细胞腺癌中DOG1表达明显高于基底细胞腺瘤(P=0.0162),DOG1可能可以用于基底细胞腺瘤与基底细胞腺癌的鉴别。
- 潘升华安慧敏林道浙孙利敏吴文珍张亮
- 关键词:涎腺肿瘤腺泡细胞癌基底细胞腺癌DOG1免疫组化
- 硫酸镁治疗子痫前期患者血清sFlt-1水平及胎盘膜型Flt-1的表达被引量:19
- 2013年
- 目的研究硫酸镁治疗前后,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水平以及胎盘中膜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膜型Flt-1)的表达变化。方法选取同期住院的子痫前期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未治疗组,各20例;选择年龄、孕周等相匹配的正常孕妇16例作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sFlt-1水平,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胎盘中膜型Flt-1水平。结果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sFlt-1水平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sFlt-1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及未治疗组的sFlt-1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差异(P>0.05)。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患者胎盘组织中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定位与对照组染色结果一致,但较对照组表达强度低(P<0.05),而子痫前期治疗组与未治疗组的表达强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sFlt-1水平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中表达升高,胎盘中膜型Flt-1表达下降,提示可能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发展,硫酸镁治疗可使外周血sFlt-1水平下降。
- 秦洁潘升华林小莉何令伟戴洁
- 关键词:子痫前期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硫酸镁
- Castleman病1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2012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3例Castleman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3例Castleman病的临床分型:局限型12例,主要表现为局部淋巴结大;多中心型1例,主要表现为全身多部位淋巴结大伴脾大、贫血、清蛋白降低等。病理分型:透明血管型8例(8/13,61.5%),浆细胞型2例(2/13,15.4%),混合型3例(3/13,23.1%)。全部Castleman病均行手术完整切除,患者术后情况良好。结论 Castleman病是一种少见的、病因不明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术前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本病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多中心型患者术后采用化疗等辅助治疗,可缓解症状。
- 安慧敏郭德超潘升华吴文珍夏康廖谦和
- 关键词:CASTLEMAN病临床病理学
- 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 2010年
-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门诊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共106例,术中行定位取材送活检,并对宫腔镜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腔内异常病变73例,正常33例,病理检查异常78例,正常28例.与病理结果比较,宫腔镜检查敏感性为95.89%,特异性为84.85%,阳性预测值93.33%,阴性预测值90.32%.结论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检查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主要方法之一.
- 夏秋霞潘升华蔡珠华曹华妹
- 关键词:宫腔镜绝经后子宫出血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中毒大鼠膈肌ATP酶活性的影响
- 目的 探讨急性有机磷中毒大鼠膈肌ATP酶活性变化及血必净对其影响.方法 选24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n=8)、氧乐果组(n=8)、血必净组(n=8);将大鼠以氧化乐果(剂量50 mg/kg)胃管内注...
- 何国鑫潘升华郑霞翁海旭罗文朝李海林
- 关键词:膈肌ATP酶血必净注射液
- Fascin和转录因子SP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探讨Fascin和转录因子SP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Fascin和SP1表达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Fascin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41.27%比9.52%,P〈0.01),Fascin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SP1在胃癌组织的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7.14%比12.70%,P〈0.01),SP1表达水平与胃癌TNN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P〈0.05)。结论检测Fascin和SP1有助于评估胃癌恶性程度。
- 孙利敏潘升华孙广正张亮
- 关键词:FASCINSP1免疫组织化学法胃癌
- 右颈部Kimura病1例并复习文献被引量:3
- 2006年
- 曹高健潘升华孙庆丰缪初升金凯
- 关键词:KIMURA病右颈部颈部肿块复习外科门诊肿块切除术
- 琥珀酸脱氢酶B在局部复发鼻咽癌组织中的低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 研究琥珀酸脱氢酶B(succinate dehydrogenase subunit B,SDHB)在局部复发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1例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和42例初发鼻咽癌患者肿瘤组织中SDHB的表达情况,运用x2检验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复发多因素分析.结果 初发鼻咽癌组织中SDHB低表达率为57.1%(24/42),局部复发鼻咽癌组织中SDHB低表达率为76.5%(3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37,P<0.05).SDHB低表达与局部复发鼻咽癌患者的T分期、临床分期、脑神经侵犯等有关(P值均<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SDHB表达降低与患者低生存率有关(x2=4.154,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SDHB低表达、远处转移、脑神经侵犯是影响鼻咽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 0.05).结论 SDHB表达降低对鼻咽癌的局部复发、预后不良可能起着重要作用,SDHB低表达可作为判断鼻咽癌复发及预后一种新的分子标志物.
- 林森戴志坚陈崇喜潘升华廖志苏
- 关键词:鼻咽肿瘤琥珀酸脱氢酶预后
- 第5版WHO消化系统肿瘤中泌酸腺腺瘤及胃底腺型腺癌的介绍及解读
- 胃的泌酸腺也称胃底腺,其主要分布于胃体及胃底。此两处的胃小凹上皮仅占胃黏膜的1/5~1/4,其剩余部分则由泌酸腺填充。根据组织学特征,泌酸腺由浅到深可分为峡、颈及基底三部。峡部主要由壁细胞组成,颈部由壁细胞、主细胞和颈黏...
- 潘升华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大鼠膈肌ATP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大鼠膈肌ATP酶活性变化及血必净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24只健康SD大鼠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血必净治疗组,每组8只;给大鼠灌胃氧化乐果50 mg/kg复制成AOPP模型;血必净治疗组腹腔注射血必净注射液10 mL/kg,对照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于制模后6 h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膈肌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膈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Na+-K+-ATP酶活性在染毒后6 h明显低于对照组(mmol?h-1?g-1:5.22&#177;0.74比9.98&#177;0.37,P<0.01);血必净治疗组Na+-K+-ATP酶活性在染毒后6 h(6.93&#177;1.14)明显高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Ca2+-ATP酶活性在染毒后6 h明显低于对照组(mmol?h-1?g-1:7.45&#177;0.74比12.08&#177;0.74,P<0.01),血必净治疗组Ca2+-ATP酶活性(9.35&#177;1.67)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光镜下观察:模型组出现膈肌肿胀,坏死,血必净治疗组未发现坏死。结论 AOPP大鼠膈肌可出现变性坏死,采用血必净干预可减轻膈肌组织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膈肌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有关。
- 何国鑫汤旭明郑霞潘升华翁海旭罗文朝李海林
- 关键词:膈肌ATP酶血必净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