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伯祥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政治法律
  • 3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主义
  • 4篇社会主义
  • 4篇共产党
  • 3篇邓小平
  • 3篇马克思主义
  • 2篇邓小平理论
  • 2篇宣言
  • 2篇有中国特色社...
  • 2篇中国特色社会...
  • 2篇社会
  • 2篇社会主义本质
  • 2篇社会主义现代...
  • 2篇社会主义现代...
  • 2篇生产力
  • 2篇特色社会主义
  • 2篇主义理论
  • 2篇历史主动性
  • 2篇马克思主义创...
  • 2篇阶级
  • 2篇阶级斗争

机构

  • 13篇武汉市委党校
  • 2篇武汉大学
  • 1篇武汉行政学院

作者

  • 14篇潘伯祥
  • 4篇汪德明
  • 2篇戴久乐
  • 2篇郭齐勇

传媒

  • 6篇长江论坛
  • 2篇学习与实践
  • 1篇哲学动态
  • 1篇江汉论坛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湖北社会科学
  • 1篇唯实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怎样培养学习型干部被引量:1
2002年
汪德明潘伯祥
关键词:学习型干部干部培养中国共产党
发扬党的优良学风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1997年
潘伯祥汪德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实践优良学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
论徐复观的思想史观被引量:3
1993年
徐复观(1903—1982),湖北浠水县人,出身贫寒,早年就读于武昌第一师范和湖北省立武昌国学馆。曾留学日本,“九·一八”事变后返国,在军政界任职。抗战时在重庆北碚拜访熊十力先生,受熊先生启发,热心于中国文化的弘扬。抗战胜利后曾在南京创办学术刊物《学原》。1949年去后,后埋首书斋,潜心教学、著述。于知命之年才正式转入学界的徐氏,致力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成就斐然,与唐君毅、牟宗三同列为现代新儒家之重镇。就个性而论,唐是仁者型,牟是智者型,徐则是勇者型的人物。徐氏集学者和社会批评家于一身,出版过十多部专著、文集,发表过近百篇学术论文和数百篇时论、杂文。徐氏学术代表作是三大卷的《两汉思想史》,以及《中国经学史的基础》、《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中国艺术精神》、《中国思想史论集》及其续编等。我这里只能简略提揭他的学术思想史观。第一、忧患意识。今天在海峡两岸不绝于耳的“忧患意识”说,即来自徐氏。
郭齐勇潘伯祥
关键词:徐复观中国思想史思想史研究中国艺术精神现代新儒家经学史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大贡献
1997年
一代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给中国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这位充满智慧的政洽家以大无畏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创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带领着中国人民在充满风险而又富于希望的现代化进程中,开始了一次新的长征。在邓小平同志追悼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在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时指出:他所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潘伯祥
关键词:社会主义特征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邓小平同志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邓小平文选发展生产力
塔耳岗的红薯
1994年
1993年10月21日,我校每一位同志都收到了一份平凡而又珍贵的礼物,它就是来自武汉市黄陂县塔耳岗的红薯。是的,在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红薯价值几许呢?然而,它却是老苏区人民对我校农村工作队肩负市委和党校人的重托,走进塔耳岗这片贫瘠的土地,带领其脱贫致富的真诚的心灵坦露——在邓小平同志荡气迴肠的历史性呼唤声中,在工作队员风尘仆仆的操劳中,老苏区的乡亲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党的温暖,看到了社会主义的希望!党没有忘记他们,社会主义没有放弃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潘伯祥
关键词:红薯为人民服务农村工作队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力贫困地区
共产党人是坚定彻底的唯物论和无神论者
1999年
潘伯祥汪德明
关键词:主观唯心主义无神论者共产党人共产主义信仰有神论唯物论
党的基本方针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顺利发展的保证
1995年
一、基本方针是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的丰富和发展,从而在理论形态上形成一个多层次的有机联系的科学体系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我们党在科学总结建国30多年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难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从而形成了一系列反映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重要理论成果。首先,由党的十四大概括和提出的“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其中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潘伯祥
关键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社会转型时期自发性群体组织化、政治化与政府对策
2000年
潘伯祥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组织化政府对策行政管理能力政治稳定
党内民主建设视野中的党务公开被引量:2
2010年
发展包括党务公开在内的党内民主是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重大问题。发展党内民主是实行党务公开的理论依据和根本性要求,实行党务公开是发展党内民主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性内容。在党内民主建设的视野观照下,在推行党务公开上,存在着党内民主意识匮乏、党员权利虚置、制度体系欠缺等障碍性因素。我们必须坚持以强化党内民主理念为核心,保障和落实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制度体系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着力建设一个民主理念科学、党员民主权利落实、制度体系健全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党务公开的科学体系。
潘伯祥
关键词:党内民主建设党务公开
邓小平理论对《宣言》思想的继承与创新──《共产党宣言》与邓小平理论研讨会综述
1998年
潘伯祥戴久乐
关键词:邓小平理论《共产党宣言》《宣言》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历史主动性阶级斗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