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军波

作品数:29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幽门螺
  • 7篇幽门螺杆菌
  • 7篇螺杆菌
  • 4篇内镜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影响因素
  • 3篇增生
  • 3篇上皮
  • 3篇食管
  • 3篇曲张
  • 3篇腺炎
  • 3篇静脉
  • 3篇静脉曲张
  • 2篇毒力
  • 2篇毒力因子
  • 2篇胰腺炎预后
  • 2篇幽门螺杆菌感...
  • 2篇愈合
  • 2篇预后

机构

  • 27篇南昌大学第一...
  • 3篇南昌大学

作者

  • 29篇洪军波
  • 23篇吕农华
  • 13篇汪安江
  • 9篇祝荫
  • 8篇陈幼祥
  • 7篇舒徐
  • 4篇谢勇
  • 4篇谢川
  • 4篇朱萱
  • 3篇刘东升
  • 2篇郑雪莲
  • 2篇朱亮
  • 2篇周晓东
  • 2篇夏亮
  • 2篇朱振华
  • 2篇杨真真
  • 2篇刘丕
  • 2篇刘志坚
  • 2篇周小江
  • 2篇黄德强

传媒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中华内科杂志
  • 2篇江西医药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广东医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北...

年份

  • 3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的影响因素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9
2013年
幽门螺杆菌(H.pylori,Hp)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密切相关.且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相关,迫切需要有效的根除方案以防治疾病的发生发展。含质子泵抑制剂(PPI)-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为国内外共识意见推荐的一线治疗方案.然而。其根除率已逐年下降,在某些地区甚至低于70%.远低于感染性疾病80%的起始治愈率。MaastrichtIV指出标准三联根除率降低的原因为:低依从性、高胃酸、高细菌载量、细菌类型,另外,宿主基因多态性亦为影响根除率的因素,如CYP2C19、多耐药基因(MDRl)和白介素-1β等。本文就却对抗生素耐药、宿主基因多态性及机制作一综述。
洪军波刘东升汪安江吕农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根除影响因素PYLORICYP2C19白介素-1Β
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特性对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总结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的生物学特性,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8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73例GIST的临床资料,包括好发部位、恶性程度、临床表现、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阐述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本组GIST好发于胃(74%)及小肠(14%),特别是胃底(44%)及胃体(39%)。恶性程度较低的间质瘤容易出现腹痛,胃底间质瘤较易发生呕血。外科手术是根治GIST的主要方式,内镜下切除有望成为新的重要治疗方式。结论对GIST生物学特性的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指导临床。
洪军波吕农华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生物学特性
新亚特兰大分类下不同评分标准预测急性胰腺炎预后的价值比较被引量:22
2013年
【摘要】目的采用基于新亚特兰大分类的急性胰腺炎(AP)定义,比较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和Ranson评分对AP患者死亡和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前瞻性收集的2009年11月—2012年1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连续AP患者资料350例,其中完成随访的310例纳入本研究,年龄(50.5±16.4)岁。将其分为起病至就诊时间≤7d组(发病早期)和〉7d组(发病后期)。计算患者入院后前3d各评分系统的分值。治疗并随访患者至腹痛消失、血淀粉酶正常。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患者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ROC),并计算3种评分预测的最佳阈值、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结果(1)入院第1天BISAP评分、APACHEII评分和人院48h的Ranson评分预测持续性器官功能不全及死亡的价值中等(AUCROC0.68~0.84),3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3种评分系统对就诊时间〉7d组患者预后的预测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2)人院后前3d中,每天的BISAP和APACHEⅡ评分对AP患者预后都有中或高度的预测价值,但各天的预测价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此3种临床评分系统对新亚特兰大分类下的AP预后预测价值中等,且只适合在发病早期使用。新提出的BISAP评分虽不优于传统的Ranson评分和APACHEⅡ评分,但其使用简便,值得推广。入院后连续3d的动态评分并不能提高APACHE11和BISAP评分对AP预后的预测价值。
汪安江徐思洪军波刘丕夏亮祝荫何文华陈幼祥吕农华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预后
十二指肠溃疡愈合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溃疡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4年1月2日至2014年5月29日因消化不良症状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镜中心行胃镜检查并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患者(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记录...
洪军波舒徐祝荫汪安江吕农华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埃索美拉唑镁CYP2C19
幽门螺杆菌感染防治的关键技术及推广应用
吕农华陈旻湖谢勇曾志荣祝荫舒徐陈洁谢川何丛朱振华胡品津王崇文周小江洪军波黄德强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重要致病因素,WHO已将Hp列为I类致癌因子。中国胃癌发病人数居世界之首与中国Hp感染率高达50%密切相关。Hp感染不经治疗将终生存在。长期以来,有效防治Hp感染的困难...
关键词: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药物治疗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文章介绍了H.pylori根除治疗适应症,提出H.pylori感染治疗的适应证,按4个等级处理:必须治疗,支持治疗,不支持治疗以及不明确。目前认为一个理想的治疗方案应该包括:①H.pylori根除率≥90%;②溃疡愈合迅...
祝荫洪军波吕农华
关键词: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机制疗效评价
抗生素耐药及基因多态性对伴同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效果的影响
研究背景和目的:  幽门螺杆菌(H. pylori)与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及多种胃肠道外疾病密切相关,需要进行有效根除。然而,H. pyori的根除率逐年下降,而导致根除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为H. pylori对抗生素耐药...
洪军波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抗生素耐药毒力因子根除率
文献传递
症征不符的腹部疾病5例诊治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腹型过敏性紫癜、腹型癫痫、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综合征、肠系膜扭转、盆腔淤血综合征等五种疾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以"腹痛"为主诉入院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并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有一共同特点即轻微的腹部体征与剧烈的腹痛症状不相符,均未能早期确诊,甚至延误治疗。结论临床医生应当熟悉一些少见或罕见腹部疾病的特点,接诊患者时详细的病史采集、全面仔细的体格检查、反复的病情观察以及综合分析的临床思维,是早期诊断、提高疗效、减少误诊误治的关键。
杨真真朱亮洪军波周晓东刘志坚陈幼祥
关键词:腹痛腹部疾病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被引量:12
2010年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acute nonvarieal upper gastrointedtinal bleeding,ANVUGIB)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需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在内镜治疗前,需要积极扩容及药物治疗,其中,质子泵抑制剂(PPI)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镜下治疗能弥补药物治疗的不足,进一步明确出血病灶。内镜下止血失败时,可考虑行血管介入。当患者出血停止后,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防止再出血。
吕农华洪军波汪安江
关键词: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PPI内镜治疗血管介入
272例残胃溃疡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行胃部分切除术后残胃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期间因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接受胃部分切除术,之后因出现上消化道症状而接受胃镜检查并被诊断为残胃溃疡者272例,其中男237例、女35例,平均年龄为(55.4±13.0)岁。分析残胃溃疡的发生部位、症状和病理组织学变化。计数资料间比较行卡方检验或 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计量资料间比较行 t 检验。结果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溃疡患者进食梗阻感、恶心呕吐、胸骨后痛、胸骨后烧灼感、上腹痛、腹胀、反酸和(或)上腹部烧灼感、呕血和(或)黑便的发生率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溃疡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部溃疡和吻合口溃疡的构成比[分别为24.7%(18/73)和72.6%(53/73)]均高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分别为10.1%(20/199)和58.3%(116/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OR=2.929和1.896,95%CI 为1.448~5.927和1.055~3.409,χ^2=9.482和4.649,P =0.002和0.031)。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输入袢输出袢溃疡的构成比与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溃疡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619)。毕Ⅰ式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溃疡的最大径[(1.1±0.7)cm]大于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0.8±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1P =0.007)。残胃溃疡患者肠上皮化生和(或)不典型增生的发生率为8.1%(22/272),其在胃部溃疡、吻合口溃疡、鞍部溃疡、输入袢输出袢溃疡中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残胃溃疡患者残胃癌的发生率为4.0%(11/272),其在胃部溃疡、吻合口溃疡、鞍部溃疡、输入袢输出袢溃疡中的发生率分别为13.2%(5/38)�
洪军波汪安江朱宏涛徐珊陈幼祥朱萱吕农华
关键词:肠化不典型增生残胃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