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溪洁

作品数:32 被引量:32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3篇毒性
  • 13篇心脏毒性
  • 13篇脏毒
  • 12篇膜片
  • 12篇膜片钳
  • 10篇细胞
  • 7篇神经元
  • 7篇钾通道
  • 7篇干细胞
  • 6篇人胚
  • 6篇人胚胎
  • 6篇人胚胎干细胞
  • 6篇胚胎
  • 6篇胚胎干细胞
  • 6篇海马
  • 6篇海马神经
  • 6篇海马神经元
  • 5篇电生理
  • 5篇大鼠海马
  • 5篇大鼠海马神经...

机构

  • 22篇上海医药工业...
  • 10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国家食品药品...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徐州医学院

作者

  • 32篇汪溪洁
  • 21篇马璟
  • 7篇肖杭
  • 7篇高蓉
  • 7篇程洁
  • 6篇赵琪
  • 5篇程宏
  • 4篇张红
  • 4篇周慧
  • 3篇李建其
  • 3篇翁志洁
  • 2篇王宁波
  • 1篇许鹏
  • 1篇陈宇炼
  • 1篇钱燕宁
  • 1篇孙芹
  • 1篇汤纳平
  • 1篇顾呈华
  • 1篇安珊珊
  • 1篇韩玲

传媒

  • 4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中国药理学通...
  • 2篇世界临床药物
  • 2篇2013年(...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药工业...
  • 1篇上海实验动物...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卫生监督...
  • 1篇毒理学杂志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 1篇2016年第...
  • 1篇第二届(20...

年份

  • 3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用实时细胞分析系统监测原代乳鼠心肌细胞的生长及搏动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建立实时细胞分析系统( RTCA)心脏毒性研究方法,并应用于药物心脏毒性的早期筛选。方法采用RTCA Cardio系统和新生1~2 d SD大鼠原代培养的心肌细胞建立体外药物心脏毒性早期筛选方法,并用具有抗心律失常药物奎尼丁和利多卡因,通过观察心肌细胞搏动频率、幅度和搏动节律不规则性( BRl)指数的变化,验证其评价药物的心脏毒性的效果。结果原代心肌细胞接种到 RTCA Cardio E-Plate 96孔板24 h后出现心肌细胞搏动,48 h 后心肌细胞搏动规律且稳定,可持续至少3 d。加入奎尼丁后迅速抑制心肌细胞的搏动,使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由155±5降到0,6 h 后抑制作用减弱;低浓度奎尼丁(3.1μmol·L^-1)使心肌细胞搏动恢复到124±16。24 h奎尼丁浓度小于100.0μmol·L^-1时,均能全部恢复细胞搏动。利多卡因加入原代心肌细胞后,心肌细胞的搏动频率、幅度、BRl的变化趋势呈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浓度越高,对心肌细胞的抑制作用越显著。结论 RTCA Cardio心脏毒性筛选方法可精确地检测出奎尼丁和利多卡因的心脏毒性,提示 RTCA Cardio 心脏毒性筛选方法可用于心脏毒性早期筛选。
王淑颜汪溪洁靳康惠涛涛马璟
关键词:心脏毒性
实时xCELLigence细胞分析系统在药物心脏毒性筛选中的应用
药物的心脏毒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大量知名度很高的药物由于心脏毒性而被撤市或监管,给病人安全用药带来极大风险,给制药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是其研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实时xCELLi-genc...
王淑颜汪溪洁马璟
关键词:心脏毒性
功能性心脏毒性研究不同细胞模型的比较
目的 采用实时细胞分析系统(real-time cell analysis Cardio,RTCA Cardio)对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derived c...
赵琪汪溪洁汤纳平马璟
人胚胎干细胞在药源性心脏和肝毒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014年
人胚胎干细胞(hESC)具有无限增殖和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和肝细胞的能力,可应用于新药筛选和药物的安全性评价过程。心脏毒性和肝毒性是新药研发失败、被监管以及撤市的主要原因。hESC分化的心肌细胞和肝细胞具有结构和功能特性,能在体外模拟药物的心脏和肝毒性,且基于hESC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和肝细胞建立的体外新药安全评价系统,具有实验周期短、用药量少、成本低和有效避免种属差异等优点。因此,hESC分化的心肌和肝细胞在药物毒理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王淑颜汪溪洁胡晓敏马璟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心脏毒性肝毒性
铅对急性分离和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延迟整流钾通道的影响
2005年
汪溪洁程宏张红程洁高蓉肖杭
关键词:海马神经元钾通道膜片钳
药物心脏毒性相关Nav1.5钠通道电生理特性研究及应用
目的 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一直是各国药品管理部门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与药物诱发的心脏毒性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Nav1.5钠通道的电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稳定表达Nav1.5钠通道的HEK293...
汪溪洁惠涛涛马璟
关键词:心脏毒性膜片钳
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对PC12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及其与钠通道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研究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对PC12细胞膜电位的影响及其与钠通道的关系。方法:分别用终浓度为10、20、40μg/ml的毒素多肽作用于荧光染料DiBAC4(3)标记的PC12细胞,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上监测细胞膜电位的实时动态变化,并观察钠通道阻断剂TTX(tetrodotoxin)预处理对毒素多肽膜电位效应的影响。结果:加入毒素多肽后PC12细胞膜电位呈去极化改变,3min后达到最大水平,5min内趋于稳定。各浓度组毒素多肽作用细胞3min后,所测得的标准化荧光强度值分别为1.375±0.048、1.504±0.034、1.839±0.022,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1μmol/LTTX与PC12细胞共孵育20min后再加入40μg/ml毒素多肽所测值为1.035±0.028,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毒素多肽的膜电位效应可被TTX完全抑制。结论:东亚钳蝎毒素多肽可引起PC12细胞膜电位去极化,且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浓度增加而增大,钠通道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
李静汪溪洁程洁高蓉肖杭钱燕宁
关键词:东亚钳蝎蝎毒钠通道膜电位
基于人胚胎干细胞的药物心脏毒性评价方法的建立及验证
目的:采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derived cardiomyocytes,hESC-CM)和实时细胞分析系统(real-time cell analys...
赵琪汪溪洁马璟
关键词:实验药理学人胚胎干细胞心脏毒性
文献传递
药物心脏毒性相关NaV1.5钠通道电生理特性研究及应用
目的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一直是各国药品管理部门和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对与药物诱发的心脏毒性密切相关的离子通道-Nav1.5钠通道的电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在稳定表达Nav1.5钠通道的HEK293细胞...
汪溪洁惠涛涛马璟
关键词:心脏毒性膜片钳
基于人胚胎干细胞的实时细胞系统评价心脏毒性方法的建立
【目的】采用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的心肌细胞(human embryonic stem cells derived cardiomyocytes,hESC-CM)和实时细胞分析系统(real-time cell analy...
赵琪汪溪洁王淑颜马璟
关键词:心脏毒性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