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信砚

作品数:222 被引量:1,495H指数:21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6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1篇哲学宗教
  • 46篇政治法律
  • 23篇社会学
  • 20篇文化科学
  • 11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86篇哲学
  • 67篇主义
  • 61篇马克思主义哲...
  • 48篇马克思主义
  • 33篇马克思主义哲...
  • 28篇社会
  • 16篇马克思主义中...
  • 14篇哲学研究
  • 13篇社会科学
  • 13篇唯物
  • 13篇马克思主义哲...
  • 12篇社会主义
  • 9篇人文
  • 8篇学术
  • 8篇认识论
  • 8篇社会稳定
  • 7篇中国马克思主...
  • 7篇共产党
  • 6篇哲学发展
  • 6篇中国共产党

机构

  • 214篇武汉大学
  • 3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南财经政法...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湖北省社会科...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理工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湖北文理学院
  • 1篇南昌工学院
  • 1篇中共湖北省委...
  • 1篇普渡大学

作者

  • 214篇汪信砚
  • 6篇程通
  • 5篇周可
  • 4篇刘建江
  • 3篇陶德麟
  • 3篇柳丹飞
  • 2篇王雨辰
  • 2篇李志
  • 2篇何萍
  • 2篇刘秉毅
  • 2篇陈立新
  • 2篇刘明诗
  • 2篇李成龙
  • 1篇赵士发
  • 1篇邓安庆
  • 1篇高其文
  • 1篇吴根友
  • 1篇夏昌奇
  • 1篇陈金清
  • 1篇王中江

传媒

  • 19篇江汉论坛
  • 16篇哲学研究
  • 15篇马克思主义哲...
  • 13篇马克思主义研...
  • 12篇哲学动态
  • 11篇武汉大学学报...
  • 9篇天津社会科学
  • 6篇武汉大学学报...
  • 6篇湖北社会科学
  • 5篇山东社会科学
  • 4篇新华文摘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4篇高等学校文科...
  • 4篇红旗文稿
  • 3篇马克思主义与...
  • 3篇求是学刊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学术研究
  • 3篇社会科学辑刊
  • 3篇社会科学动态

年份

  • 10篇2023
  • 6篇2022
  • 9篇2021
  • 11篇2020
  • 10篇2019
  • 7篇2018
  • 9篇2017
  • 7篇2016
  • 8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9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 10篇2004
2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感性活动概念
2017年
作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基本内涵,“感性活动”是一个与人的存在内在相关的存在论范畴,也是马克思突破旧哲学存在论的关键。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马克思着眼于人的现实存在,回答了“人的存在如何可能”的问题,实现了对全部理性形而上学的超越,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哲学境域。
汪信砚刘建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感性活动理性形而上学存在论《形态》
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和学风--汪信砚教授访谈被引量:2
2013年
汪老师,多年来,您潜心学问,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学界有目共睹的成就。以往曾有学术刊物就您的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作过访谈,在这里,我更感兴趣的是贯穿于并支撑着您的学术探索的那些东西。想请您谈谈,作为一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应该怎样治学?
汪信砚李成龙
关键词:治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治学方法学风社会科学领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源流被引量:25
2008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直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思想,但它的形成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长期艰辛探索的结果,党的七大对形成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作了全面阐述。建国后,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重大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党沿着邓小平所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不断地探索,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不断丰富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报告既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第二次结合的思想、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成果的系统总结,又是新时期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庄严宣言。
汪信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流
认识的主体性与非经典认识论论纲被引量:12
1987年
反映论所追求的“客观真理”——认识那不依赖于主体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只不过是种理想的状态,事实是认识的水平越高,越不能摆脱主体因素的纠缠;能动的反映论将实践引入认识,只是强调实践的能动性,对主体认识仍基于“复写”;非经典认识论从主体因素(主体的神经系统结构—功能要素,主体意识要素,经验—知识要素,情感—意志要素等)出发,才能真正解决认识的能动性问题。认识是创造,因此本文的结论是认识的本质为“重构”而不是“建构”。
汪信砚
关键词:发生认识论主体性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主客体反映论非经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被引量:1
2004年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科学体系,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的第三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刻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有共同的哲学基础、价值取向和理论品质;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经验的结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陶德麟汪信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唯物史观人民利益
新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被引量:52
2008年
新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呈现出多学科攻关、多维度展开、多层级进行、多时向推进的特点,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脉络的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反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前提、现实条件和实现机制问题的耕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和内在规律的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代表人物思想的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性质的读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术定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题的开掘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论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要克服这些问题、进一步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确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对于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范式地位;二是在马、中、西的对话中坚守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三是通过比较研究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规律的理解。
汪信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论李达的史学修养
2015年
李达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不仅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等领域有很高的造诣,而且在史学领域也卓有建树。他在史学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与其有良好的史学修养是分不开的。李达良好的史学修养主要表现在:在史德方面,他尊重事实,反对空谈,主张"求真"、"求是",还特别"关注现实";在史学方面,他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拥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厚重的学术积累,因而能够开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在史识方面,他精通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善于发现问题,所以能够准确地抓住历史问题的实质,并对之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在史才方面,他拥有很强的驾驭史料与表述史实的能力和才智,能很好地消化新的史料和观点。李达的史学修养,反映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深刻理解。
鲁涛汪信砚
关键词:史学史识史才
党的先进性建设与党的理论建设被引量:1
2006年
汪信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先进性教育活动共产党员中国共产党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2016年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是一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它具有以下鲜明特点:第一,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中国,探索和回答“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的中心问题;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环境;第三,立足中国实际,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话语;第四,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扩展到人文社会科学各个学科,着力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是实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根本前提.这既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重要历史经验,也是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本质规定中得出的必然结论.今天,继承和发扬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以实现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必须正确认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所开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传统的重要意义;其次,必须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恢复和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再次,必须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联盟,并由此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研究.
汪信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2023年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基础,它主要包括“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等理念,这些理念包含着对人与自然关系和当代生态危机根源的深刻反思,凝结着对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经验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它们分别从本体论、发展观、历史观、方法论、保障机制等层面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和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南。
汪信砚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命共同体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