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汤旭日

作品数:78 被引量:710H指数:16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2篇骨折
  • 23篇内固定
  • 16篇关节
  • 14篇钢板
  • 13篇胫骨
  • 13篇微创
  • 11篇外固定
  • 11篇固定术
  • 10篇远端
  • 9篇腰椎
  • 9篇疗效
  • 8篇手术
  • 8篇退行性
  • 7篇腰椎退行性
  • 7篇平台骨折
  • 7篇椎弓
  • 7篇椎弓根
  • 7篇桡骨远端
  • 7篇胫骨平台
  • 7篇胫骨平台骨折

机构

  • 5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7篇金华市中心医...
  • 10篇上海市第一人...
  • 3篇浙江大学
  • 1篇靖江市人民医...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8篇汤旭日
  • 47篇张秋林
  • 41篇王秋根
  • 40篇纪方
  • 39篇唐昊
  • 36篇汪方
  • 26篇吴剑宏
  • 21篇王万宗
  • 18篇陆晴友
  • 16篇马安军
  • 16篇吴恙
  • 15篇汪滋民
  • 14篇冯激波
  • 14篇王谦
  • 13篇邓迎生
  • 13篇叶必谦
  • 13篇谢杨
  • 12篇官正茂
  • 12篇杜明奎
  • 11篇付驰

传媒

  • 16篇中华创伤骨科...
  • 9篇第四届全国创...
  • 5篇中国矫形外科...
  • 4篇第二届国际创...
  • 3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国骨伤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华全科医学
  • 2篇第十届全国骨...
  • 2篇第十一届全军...
  • 2篇第七届全国创...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 1篇中华关节外科...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第二届泛长江...
  • 1篇第十一届全军...

年份

  • 1篇2020
  • 8篇2018
  • 3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3
  • 3篇2010
  • 4篇2009
  • 9篇2008
  • 12篇2007
  • 16篇2006
  • 8篇2005
  • 6篇2004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带血管肋间神经转位重建胸腰段截瘫大小便功能
为重建截瘫患者的大小便功能,对30例截瘫患者切取其截瘫平面以上的2组正常肋间神经及伴行动、静脉.远端切断,近端游离,经皮下隧道转移至骶椎椎管内,取腓肠神经及小隐静脉与S2或S3神经根桥接。术后随访2~9年(平均5年),2...
张秋林张少成麻文谦汤旭日杨长伟王家林
关键词:截瘫患者神经移位大小便功能
文献传递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高度丢失的原因及对策
目的:分析随访病例术后平台高度丢失的原因并提出对策,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手术解剖复位率. 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间在某院治疗的不同类型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回顾,对有良好随访的57例达解剖复位或接近解剖复...
王秋根王家林陆晴友王万宗吴剑宏汪方方大标杨涛汤旭日张秋林沈洪兴纪方禹宝庆许硕贵唐昊张春才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创伤性骨关节炎解剖复位
文献传递
三种不同培养条件下兔关节软骨细胞增殖速率的差别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兔关节软骨细胞在3种不同培养条件下增殖速率的差别。方法:实验于2004-10/2006-10在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实验室完成。取4周龄新西兰雄性兔6只,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获得均一性兔关节软骨细胞,在单层培养条件下增殖至第2代;将第2代细胞在高密度条件下转入藻酸盐凝胶24孔培养介质,进行三维培养。根据实验目的,将24孔培养板分为单层培养对照组,三维培养组(培养液不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三维培养组(培养液含50μg/L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每日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软骨细胞的生长状态,进行细胞计数1周,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比较3种不同培养条件下兔关节软骨细胞的增殖速率。结果:①单层培养细胞24h后开始贴壁生长,细胞形态呈多角形、星形、圆形,72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增殖数目明显增多,细胞增殖呈片状;三维培养条件下的软骨细胞,刚接种至藻酸钠凝胶时,细胞形态为圆形;三维培养(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体系中的软骨细胞从转入三维培养的第3天起,发现细胞出现分裂增殖,局部有细胞团族形成,第7天,凝胶中开始有大量的细胞团族形成。在培养过程中,三维培养软骨细胞形态始终保持圆形。②1周内,单层培养条件下的软骨细胞增殖速率要明显高于三维培养组;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三维培养组的软骨细胞增殖速率明显高于不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三维培养组。结论:单层培养方法短期内(1周)对软骨细胞的增殖作用要优于三维培养方法;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三维培养条件下关节软骨细胞具有促进增殖的作用。
吴剑宏王秋根张秋林汤旭日汪方邓迎生谢杨官正茂王谦杨常委
关键词:关节软骨细胞藻酸盐细胞培养
跟骨骨折的微创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微创治疗的适应症及手术方法等相关问题. 方法:采用斯氏针经皮撬拨复位内固定及斯氏针撬拨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的微创手术方法治疗Sanders 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病例共38例,42足,平均随访2年4...
王谦官正茂王秋根张秋林汪方汤旭日杨长伟杨新伟吴剑宏谢杨
关键词:跟骨骨折微创手术内固定适应症
文献传递
髓内钉联合微创环扎与单纯髓内钉固定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环扎辅助髓内钉固定与单纯髓内钉固定治疗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至2015年9月采用髓内钉固定治疗39例长斜形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资料,采用微创环扎辅助髓内钉固定16例(观察组...
汤旭日马安军付驰叶必谦冯激波吴恙
关键词:环扎
GustiloⅢ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随着高能量损伤的日益增加,股骨远端骨折病例不断增多,伤情也越来越复杂。股骨远端骨折常存在软组织损伤严重、骨折粉碎、骨折延伸到膝关节等而导致多数病例治疗效果不满意,尤其是GustiloⅢ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难度更大。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35例GustiloⅢ型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不包括截肢病例),现报告如下。
官正茂张秋林纪方王秋根唐昊汤旭日汪方王万宗吴剑宏谢杨王谦曹磊杨长伟
关键词: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股骨远端骨折高能量损伤软组织损伤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手术治疗被引量:43
2004年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3月,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分别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切开复位掌侧支持钢板内固定、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以及切开复位记忆合金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63例66侧。术中进行自体骨移植17侧。结果63例患者中有58例60侧获随访,随访时间为5~28个月(平均14个月)。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进行评定,优27侧,良20侧,可9侧,差4侧。并发症包括钉道感染5侧,骨干部骨不连1侧,腕管综合征1侧,创伤性骨关节炎2侧。结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根据不同的骨折类型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每一种方法应掌握好其适应证。
张秋林王秋根纪方王万宗汤旭日禹宝庆陆晴友唐昊吴剑宏张春才
关键词:桡骨远端外固定器闭合复位切开复位内骨折固定术
胫骨下段骨折采用髓内钉结合阻挡钉技术与MIPPO技术的比较
目的:探讨阻挡钉在胫骨下段骨折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胫骨下段骨折,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应用交锁髓内钉闭合穿钉结合阻挡钉技术治疗组23例,应用经皮钢板接骨术治疗组28例。
张秋林唐昊汤旭日胡万坤马辉纪方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阻挡钉
Topping-off与PLIF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临床比较
目的比较Topping-off和PLIF两种不同手术方法在腰椎退行性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1月共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入组手术治疗患者60例,对其中30例采用Topping-off技术和传...
李兴中吴恙倪东亮汤旭日冯激波朱铭兴马华膺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PFNA(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5年12月~2006年10月,采用 PFNA 治疗并获得门诊随访半年以上的老年不稳定...
唐昊王秋根张秋林纪方汪滋民邓迎生禹宝庆汤旭日汪方吴建宏
关键词:PFNA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人
文献传递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