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荣风

作品数:183 被引量:3,963H指数:24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6篇期刊文章
  • 37篇专利
  • 1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4篇农业科学
  • 27篇环境科学与工...
  • 9篇化学工程
  • 6篇经济管理
  • 6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8篇土壤
  • 26篇养分
  • 24篇肥料
  • 20篇氮素
  • 16篇控释
  • 16篇控释肥
  • 15篇施肥
  • 15篇控释肥料
  • 13篇小麦
  • 13篇废水
  • 12篇玉米
  • 12篇磷素
  • 11篇植物
  • 10篇营养
  • 10篇烤烟
  • 7篇养分资源
  • 7篇施氮
  • 7篇轮作
  • 6篇养分利用
  • 6篇粒肥

机构

  • 162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河北农业大学
  • 7篇北京农业大学
  • 7篇中华人民共和...
  • 5篇教育部
  • 5篇农业农村部农...
  • 4篇河北省农林科...
  • 4篇全国农业技术...
  • 4篇中国科学院遗...
  • 3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北京市农林科...
  • 3篇福建省烟草公...
  • 3篇北京市畜牧业...
  • 2篇山东省花生研...
  • 2篇莱阳农学院
  • 2篇西南大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滨州学院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177篇江荣风
  • 80篇张福锁
  • 17篇曹一平
  • 17篇方慈
  • 17篇张涛
  • 15篇李花粉
  • 13篇李春俭
  • 13篇巨晓棠
  • 12篇陈新平
  • 11篇张宏彦
  • 11篇杨相东
  • 10篇李平
  • 10篇马文奇
  • 8篇胡树文
  • 8篇陈清
  • 7篇黄成东
  • 7篇申建波
  • 6篇毛达如
  • 6篇王兴仁
  • 6篇刘全清

传媒

  • 14篇植物营养与肥...
  • 6篇农业环境科学...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土壤通报
  • 4篇华北农学报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4篇中国烟草学报
  • 3篇生态学报
  • 3篇土壤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 3篇中国农技推广
  • 3篇中国农资
  • 3篇现代农村科技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
  • 2篇土壤
  • 2篇水处理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3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4篇2014
  • 1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11篇2009
  • 17篇2008
  • 11篇2007
  • 7篇2006
  • 7篇2005
  • 5篇2004
18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覆盖旱作方式和施氮水平对稻-麦轮作体系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的影响被引量:21
2004年
在成都平原通过 3a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水稻覆盖 (地膜和麦秸 )旱作和施氮水平对稻麦轮作体系生产力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施氮量为水稻季 15 0 kg/hm2 ,小麦季 12 0 kg/hm2 的条件下 ,覆盖旱作和传统淹水体系均能达到较高的产量水平。再增加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不大 ,但使氮盈余急剧增加。不施氮或低量施氮会造成作物产量的显著下降和土壤氮素亏缺。水稻覆膜旱作对稻麦轮作的系统生产力 (水稻 +小麦 )没有显著影响 ;但水稻覆麦秸旱作条件下系统的生产力有降低的趋势 ,主要由于水稻覆麦秸旱作条件下 ,水稻产量下降 ,而麦秸覆盖在小麦季的后效作用不足以弥补水稻产量的下降程度。水稻、小麦的氮素吸收表现出与作物产量类似的规律。水稻季土壤很难累积无机氮 ,而且与施肥和覆盖旱作与否没有关系。小麦季土壤中积累了较多的无机氮 。
范明生刘学军江荣风张福锁吕世华曾祥忠
关键词:覆盖旱作氮素平衡秸秆利用
根际施肥调控对油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利用盆栽试验,测定了肥料周围不同距离处土壤中NH+4与NO-3增量的变化,验证不同施肥方式对小油菜产量与NO-3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通过肥料在土壤中的扩散作用,肥料氮对土壤NH+4与NO-3增量的影响范围主要是在距肥料4 cm内,但集中施肥与酸性根际肥(pH1.0 ~ 2.0)的显著差异则是在2 cm 内; 后者的NH+4扩散与硝化作用都较前者弱.其中,在距肥料1 cm处,集中施肥的土壤NH+4增量于施肥一周后达最大值,而酸性根际肥则在两周后,且两者NH+4增量差异显著; 在2 cm处,二者土壤NH+4增量达最大值的时间都较1 cm处晚一周,且前者显著低于后者,而后者土壤的NO-3增量都低于前者.在盆栽试验中,酸性根际肥使小油菜的土壤NH+4含量显著提高,而NO-3含量却很低.与集中施肥比较,土壤NH+4含量提高13%,NO-3含量降低72% ~ 89%,小油菜的硝酸盐累积量降低了28%,小油菜产量增加39%.
李燕婷白灯莎.买买提艾力张福锁江荣风毛达如
关键词:油菜硝酸盐铵盐
硼对大豆结瘤和固氮作用的影响——Ⅱ.对根瘤结构和固氮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1996年
在短期无氮营养液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缺硼和正常供硼处理对大豆超结瘤突变体(nts382)及其亲本Bragg根瘤结构和根瘤固氮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缺硼条件下,无论是超结瘤突变体nts382,还是亲本Bragg,其根瘤固氮酶活性都显著下降;2.无论是缺硼还是正常供硼处理,超结瘤突变体nts382单位鲜重根瘤活性都明显低于亲本,但由于nts382每株根瘤数和鲜重显著高于其亲本,使每株固氮酶活性明显高于亲本,植株中氮素积累总量也相应的高于亲本;3.缺硼条件下,根瘤细胞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细胞壁凸凹不平,细胞间隙加大,含菌细胞内类菌体含量减少。这可能是硼影响根榴细胞正常固氮功能的主要原因。
江荣风吴静王贺张福锁
关键词:营养大豆固氮酶活性
一种聚合物包膜控释肥料及其生产方法与专用包膜材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包膜控释肥料及其生产方法与专用包膜材料。该控释肥料的包膜材料,包括平均分子量在20000-30000道尔顿之间的支链型低密度聚乙烯和平均分子量在20000-30000道尔顿之间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所...
曹一平杨相东江荣风张福锁胡树文
文献传递
氮肥基追比对稻茬小麦氮素转运及利用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为探明稻茬小麦氮素吸收与转运规律,推动氮肥高效利用,采取大田试验和^(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不同基追比例(N1/9,N3/7、N5/5、N7/3,施氮量225 kg·hm^(-2))对稻茬冬小麦不同来源氮素吸收与转运、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全生育期小麦植株中肥料氮积累量显著增加,土壤氮积累量则与之呈相反趋势,植株总吸氮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5/5处理最高。小麦植株对基肥氮的吸收主要集中在越冬至拔节期,对追肥氮和土壤氮的吸收主要在拔节至开花期;成熟期相同处理下,植株中追肥氮积累量高于基肥氮,肥料氮积累量高于土壤氮。成熟期叶片、茎鞘、穗轴+颖壳和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分别为5.6%~8.9%、8.3%~10.2%、6.7%~7.5%、73.7%~78.6%;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叶片、茎鞘氮素分配比例下降,穗轴+颖壳和籽粒氮素分配比例升高。植株总氮转运量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先增后降,转运效率为69.72%~74.91%,转运氮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为80.94%~85.81%;植株中基肥氮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低于追肥氮,肥料氮的转运量和转运率均高于土壤氮。籽粒产量随追肥比例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以N5/5处理产量最高,N1/9,N3/7、N5/5、N7/3处理氮肥回收率分别为46.2%、45.1%、46.7%、41.8%。在225 kg·hm^(-2)的施氮条件下,追肥比例为50%有利于小麦对氮素的吸收,提高籽粒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
李欣欣石祖梁王久臣徐志宇江荣风
关键词:稻茬小麦氮肥基追比
施氮对稻茬冬小麦氮肥吸收利用及转运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为推动稻茬冬小麦氮肥高效利用,采取15N微区试验,研究了施氮量(N0、N120、N210、N300)对稻茬小麦氮素吸收、转运、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能够显著提高成熟期植株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量。小麦对基肥氮的吸收以越冬至拔节期最高,对追肥氮的吸收以拔节至开花期最高。植株对追肥氮的积累量均高于基肥氮,对土壤氮的积累量在N120处理下高于肥料氮,在N210、N300处理下则相反;N120、N210、N300处理下植株中土壤氮积累量占总吸氮量的比例分别为57%、48%、45%。成熟期叶片、茎鞘、穗轴+颖壳和籽粒中的氮素分配比例分别为6.09%~9.70%、9.01%~11.14%、7.19%~7.48%、71.96%~77.42%。肥料氮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N120、N210、N300处理分别为45.78%、56.22%、61.25%。植株中肥料氮的转运量、花后积累量和土壤氮的花后积累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而土壤氮的转运量则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下降。基肥氮、追肥氮、肥料氮和土壤氮的转运效率分别为77.31%~79.96%、77.89%~81.80%、77.61%~81.13%、51.55%~67.64%。植株花后氮积累量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约为1/5,肥料氮和土壤氮花后积累量对籽粒中肥料氮和土壤氮的贡献率分别为9.59%~14.56%和24.11%~34.48%。施氮量超过210kg·hm^-2时产量增加不显著,N120、N210、N300处理氮肥回收率分别为54.48%、48.15%、41.64%。
李欣欣石祖梁王久臣王飞江荣风
关键词:稻茬小麦施氮量氮素转运
北京“土壤-饲料-奶牛”系统氮磷流动及环境损失时空特征被引量:6
2017年
分析大城市郊区"土壤-饲料-奶牛"养殖体系养分流动和环境排放特征是合理控制养殖规模、促进农牧结合、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畜禽产品供应等政策制定的基础。本研究选取北京市郊区28个规模化奶牛农场,调研包括饲料来源和投入、奶牛生产和粪尿管理以及产品输出情况。结合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和北京市统计数据,利用NUFER-animal模型对1980—2013年北京市规模化奶牛农场"土壤-饲料-奶牛"生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利用效率和环境损失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定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3年,奶牛个体尺度(仅包括泌乳牛)氮利用效率从14.9%增加到21.2%,磷利用效率从13.8%增加到27.3%;群体尺度(包括犊牛、育成牛、青年牛、泌乳牛和干乳牛)氮利用效率从14.5%增加到18.2%,磷利用效率从15.8%增加到24.9%;系统尺度(土壤-饲料-奶牛)氮利用效率从11.3%增加到15.8%,磷利用效率从13.3%增加到22.3%。北京市奶牛养殖个体尺度、群体尺度和系统尺度氮利用效率在1985年前减少;而1985年后逐渐增加。个体尺度、群体尺度和系统尺度磷利用效率均不断增加。系统尺度氮总损失从1980年的1 516 t增加到2013年的16 973 t;磷总损失从114 t增加到1 763 t。生产1 kg氮磷产品造成的氮和磷损失均表现出不断减少的趋势。北京市"土壤-饲料-奶牛"生产系统氮磷流动特征发生了很大变化,养分利用效率和总环境损失不断增加。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养殖数量的增加、养殖模式从传统向集约化转变和环保管理措施的完善。因此,调整奶牛养殖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以及提高喂养技术和粪尿管理水平等是提高都市奶牛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措施。
魏莎柏兆海吴迪梅江荣风夏立江马林
关键词:养分利用效率氮损失
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养殖废水中磷素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5年
为解决我国磷矿资源短缺、水体富营养化污染严重、农业源磷排放量大的问题,回收养殖废水中流失的磷,可以将磷养分人工循环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合二为一。介绍了磷酸铵镁的结晶原理、影响因素、结晶工艺及作为肥料的应用现状,叙述了过饱和度对磷酸铵镁结晶机理的影响,并讨论了镁磷比、p H、杂质离子、晶种和结晶器类型对磷去除率、晶型和晶粒的影响。展望了磷酸铵镁结晶法回收养殖废水中磷的前景,认为应将养殖废水中有机磷转化为无机磷后再处理,通过改变磷酸铵镁表面电动电势从而增大晶体粒度,要加强磷酸铵镁作为肥料的环境毒理性评价。
方慈张涛江荣风赵煦阳
关键词:磷酸铵镁养殖废水
中国钾肥施用情况及需求形势分析
中国是世界钾肥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占世界钾肥消费的20%左右。从历年消费情况看,中国钾肥投入总量由1980年的38.6万吨(折纯K2O,下同)增长到2005年的720万吨,年均消费递增率达到12%。但是中国的钾资源不足,钾...
张卫峰张福锁陈清江荣风陈新平张四代马林王激清卢树昌葛晓颖高利伟牛君仿刘维振
关键词:钾肥施用市场价格
文献传递
玉米/空心菜间作降低土壤及蔬菜中硝酸盐含量的研究被引量:34
2003年
菜地中过量的施用氮肥使土壤剖面中累积了大量的硝酸盐 ,会增加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的风险 .选择了深根系的玉米和浅根系的空心菜间作来验证深根系作物和浅根系作物间作将降低土壤剖面硝酸盐累积的假说 .结果表明 ,间作有降低蔬菜地上部硝酸盐浓度和土壤剖面硝酸盐残留量的趋势 ;与单作种植相比 ,间作玉米的产量有显著增加 ,间作空心菜的产量没有显著降低 ;与单作玉米和空心菜相比 ,间作玉米的根系表层分布较多 ,间作空心菜的根长密度有所降低 .这为降低土壤剖面及蔬菜中的硝酸盐累积提供了新的途径 .
王晓丽李隆江荣风张福锁
关键词:土壤硝酸盐蔬菜地下水污染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