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8篇精神分裂症
  • 8篇分裂症
  • 4篇抑郁
  • 3篇电休克
  • 3篇电休克治疗
  • 3篇动态电阻
  • 3篇休克
  • 3篇血清
  • 3篇抑郁症
  • 3篇阴性
  • 3篇阴性症状
  • 3篇症状
  • 3篇治疗精神分裂...
  • 3篇阈值研究
  • 3篇利培酮
  • 3篇米氮平
  • 3篇精神分裂症患...
  • 3篇抽搐
  • 2篇胆固醇
  • 2篇血管

机构

  • 14篇浙江省绍兴市...

作者

  • 14篇段迪
  • 5篇凌迎春
  • 4篇刘广华
  • 4篇汪洁
  • 3篇田国强
  • 3篇周月琴
  • 3篇骆建忠
  • 1篇徐红英
  • 1篇王一冰
  • 1篇林秀琴
  • 1篇王玲英

传媒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医药导报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 1篇药学实践杂志
  • 1篇现代实用医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医药管理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5-羟色胺(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能有效抑制5-HT的再摄取,主要用于抑郁性精神障碍(内源性及非内源性抑郁)、抑郁症及焦虑症的常规治疗。笔者应用西酞普兰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患者162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报道如下。
凌迎春段迪钱蠡林秀琴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首发西酞普兰
精神分裂症及抑郁发作患者血清心肌酶的研究被引量:17
2007年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及抑郁发作患者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动态监测281例精神分裂症和223例抑郁患者的心肌酶谱,正常对照50名。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或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病情。结果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组与阴性症状组及双相抑郁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P<0.01),阳性症状组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高于阴性症状组(P<0.01)。各指标测定水平与精神分裂症及双相抑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且随着病情得到控制,各指标均逐渐下降并趋于正常。单相抑郁患者与对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患者的血清心肌酶活性明显增高与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心肌酶谱检测对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抑郁的病情估计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单相抑郁患者治疗前后均无心肌酶活性明显增高。
凌迎春段迪徐红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心肌酶双相抑郁
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抽搐阈值研究
目的测定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分析影响抽搐阈值的因素,探索适合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电休克治疗的参数。方法对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试行电休克治疗,采用Sackeim推荐的滴定法,从48mC起,逐渐增加电...
甘建光田国强吴景竹段迪
关键词:电休克精神分裂症动态电阻
文献传递
同等剂量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的关系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研究喹硫平同等剂量治疗精神分裂症时的稳态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间的关系。方法以固定剂量喹硫平(600 mg/d)治疗14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同时测定治疗第2、4、8周的稳态血清药物浓度。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的BPRS减分率与血药浓度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药浓度与不良反应(TESS分值)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喹硫平的血药浓度检测有助于确定药物有效浓度及毒性浓度之间的范围,做到用药个体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段迪凌迎春周月琴王玲英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喹硫平血药浓度临床疗效
血管性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症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和阿尔茨海默症(AD)患者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ho1)结果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1例血管性痴呆和62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血清并与5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AD组与VD组血...
段迪凌迎春周月琴
关键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文献传递
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抽搐阈值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测定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分析影响抽搐阈值的因素,探索适合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电休克治疗的参数。方法对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试行电休克治疗,采用Saekeim推荐的滴定法,从48mC起,逐渐增加电量,直至脑电图显示患者癫痫发作,以确定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动态电阻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对抽搐阈值的影响程度。结果11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平均为(81.55±21.98)mC,男性较女性高29.4%,抽搐阈值与性别、年龄、动态电阻相关,其中男性、年龄偏大阈值偏高,而动态电阻与抽搐阈值呈负相关,三者的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01、0.433和-0.252,三者共决定了抽搐阈值的61.8%(R2=0.618),抽搐阈值与体重、PANSS得分相关性不明显。结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首次电休克治疗的抽搐阈值较欧美人群低,可用性别、年龄和动态电阻来预测患者的抽搐阈值。
甘建光田国强吴景竹段迪
关键词:电休克抽搐精神分裂症动态电阻
血管性痴呆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变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D)和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54例血管性痴呆和78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中TG及TC的含量并与5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AD组与VD组血清TG[(1.98±0.98)mmol/L,(2.13±1.01)mmol/L]及TC[(6.52±1.42)mmol/L,(6.36±1.15)mmol/L]均高于对照组[(1.32±0.88)mmol/L,(5.45±0.93)mmol/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D组TG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AD组与VD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和VD患者血清TG及TC含量明显增高,降低TG及TC可能对AD和VD的预防和治疗有益。
段迪凌迎春周月琴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
利培酮合并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被引量:4
2007年
汪洁甘建光刘广华段迪骆建忠
关键词:利培酮米氮平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
精神科医患纠纷的预防措施
2016年
精神科的医患纠纷具有特殊性,主要是由于社会对精神病患者的认知存在偏差造成的。因此,精神科的医患纠纷处理应结合常规方式,注重精神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预防和处理,以减少精神科医患纠纷的发生。文章对精神科医患纠纷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预防医患纠纷的对策。
王一冰颜红萍段迪
关键词:精神科医患纠纷护理管理
利培酮联合米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观察利培酮闻合米氮平治疗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收集12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利培酮+米氮平)、对照组A(利培酮+帕罗西汀)和对照组B(单用利培酮)。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8、12周末,用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药物治疗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82.5%,与对照组A有效率(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B有效率(5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与治疗前比较,三组的PANSS总分,以及研究组和对照组A的阴性因子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治疗8、12周阴性因子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对照组A、B比较,研究组PANSS总分于治疗12周末均出现统计学差异(分别为P<0.05,P<0.01);阴性因子分于治疗4、8、12周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培酮合并米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较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汪洁甘建光刘广华段迪骆建忠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抗抑郁药抗精神病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