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志兵

作品数:81 被引量:253H指数:9
供职机构:长治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山西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6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3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6篇解剖学
  • 18篇教学
  • 10篇小鼠
  • 8篇蛋白
  • 8篇人体解剖学
  • 7篇丰富环境
  • 6篇肱骨
  • 6篇海马
  • 5篇断层解剖
  • 5篇学习记忆
  • 5篇腋神经
  • 5篇神经外科
  • 5篇外科
  • 5篇细胞
  • 5篇快速老化小鼠
  • 5篇胶质
  • 5篇教学方法
  • 4篇神经元
  • 4篇受体
  • 4篇桡神经

机构

  • 80篇长治医学院
  • 18篇长治医学院附...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长治医学院附...

作者

  • 81篇武志兵
  • 61篇刘学敏
  • 34篇李明
  • 34篇李建忠
  • 32篇吴海平
  • 32篇李富德
  • 20篇侯燕红
  • 20篇李建斌
  • 16篇高俊彦
  • 13篇王俊生
  • 10篇李和平
  • 7篇李德明
  • 7篇崔慧先
  • 7篇郝兴华
  • 5篇孙长英
  • 5篇杨永强
  • 4篇郭兴
  • 4篇曹燕飞
  • 3篇李建伟
  • 3篇吴海萍

传媒

  • 19篇解剖学研究
  • 15篇长治医学院学...
  • 12篇解剖学杂志
  • 4篇中华行为医学...
  • 4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四川解剖学杂...
  • 2篇中华解剖与临...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系统医学
  • 1篇第二届全国解...
  • 1篇东北华北八省...

年份

  • 5篇2023
  • 6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19
  • 3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1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 4篇2003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部相关血管和神经与颈椎间关系的应用解剖(英文)
2005年
背景:颈椎病手术治疗时,常用颈椎前外侧途径,主要显露颈椎椎体、椎间盘、钩椎关节等部位。近年来这方面的报道多为对其局部性的研究,特别是对颈椎与对应的血管神经距离数据的观测研究较少。目的:观测颈部血管与神经的关系及其与颈椎的距离,为颈椎病手术治疗中预防医源性血管和神经损伤提供帮助。设计:以解剖学标本为实验对象,单一样本研究。单位:一所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对象:2003-07/2004-05在长治医学院解剖教研室完成,成人防腐标本20具40侧(由长治医学院解剖教研室提供),男36侧,女4侧。方法:观测了40侧成人标本颈部血管与神经的伴行关系,颈部血管的长度及起止点与相邻颈椎间的距离。主要观察指标:①相关动脉与神经的伴行关系。②相关动脉的长度及其起止点与相邻颈椎的距离。结果:20具标本40侧均进入结果分析。面动脉与舌神经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3为(18.5±7.2)mm。舌动脉与舌下神经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2~3为(19.7±8.4)mm。甲状腺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外支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3为(17.0±5.7)mm,止点距相邻椎体C5为(18.2±2.5)mm。喉上动脉与喉上神经内支伴行,起点距相邻椎体C3为(15.7±6.7)mm,止点距相邻椎体C3为(19.7±5.8)mm。甲状腺下动脉起点距相邻椎体C7为(17.3±5.5)mm,止点距相邻椎体C7为(11.
刘学敏武志兵王俊生扬永强
关键词:颈椎血管神经解剖学解剖学
一种动物解剖台内台面的升降装置
本发明涉及动物解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动物解剖台内台面的升降装置,包括解刨台面,所述第一调节装置包括承载板、第一轨道块、第一滑动块、第一横杆和第一限制装置,所述解刨台面的下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的上侧固定安装有...
崔爱玲常瑞霞毕慧玲李建忠武志兵李明李建斌吴海平高俊彦
成年女性腰椎体形态学观察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收集整理成年女性腰椎形态学资料,为成年女性临床腰椎外科手术应用提供解剖学形态数据。方法:观察测量30例正常成年女性完整干燥腰椎椎体数据。结果:腰椎体前、中和后缘高度平均值分别为26.35mm,22.34mm和26.21mm;椎体上、中和下前后径长度平均值分别为32.42mm,29.50mm和32.56mm;椎体上、中和下冠状径平均值分别为46.32mm,40.78mm和48.83mm。腰椎体垂直指数为99.5,总体来看属于平正型。结论:对女性腰椎体测量结果显示该测量结果与影像学手段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该结果可为女性脊柱腰段外科手术提供较为可靠的形态学依据。
侯鹏高李明刘学敏武志兵李富德
关键词:椎骨腰椎
海绵窦外侧壁的冠状断层解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通过对海绵窦外侧壁冠状断层观察,了解海绵窦外侧壁的毗邻关系。方法选择30个成人尸颅,采用火棉胶包埋技术制作海绵窦冠状薄层切片,利用数码相机获取数字资料,观察其内部结构和毗邻结构。结果①海绵窦外侧壁为两层结构,外层是硬脑膜,内层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和三叉神经分支的神经鞘膜;②56%海绵窦外侧壁的内层不完整,发生在Parkinson三角后部或Mullan三角前部。结论冠状断面能清晰显示海绵窦外侧壁的毗邻结构,对该区域的神经外科手术和影像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武志兵李富德李德明刘学敏李建斌李和平
关键词:海绵窦冠状断层解剖神经外科
护理学专业解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被引量:6
2009年
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一门科学,是护理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解剖学,可为护理专业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基本护理操作技术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本文总结了护理学专业解剖学教学的几点体会。
李建忠武志兵李明刘学敏
关键词: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学体会
成人肱骨骨髓腔的应用解剖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研究成人肱骨骨髓腔的解剖特征 ,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祛  4 0根成人肱骨标本矢状切开 ,观察髓腔形态 ,并测量一些数值。结果 髓腔似漏斗状 ;肱骨髓腔平均长 (2 7 6 4± 1 4 8)cm ;狭窄处位于髓腔中点下 10cm处。结论 行肱骨内固定时 ,应考虑肱骨髓腔长度、狭窄部和髓腔弧度 ,以免造成新的损伤。
武志兵王俊生孙长英刘学敏李德明侯燕红
关键词:肱骨骨髓腔解剖学基础骨标本应考
女性乳房的应用解剖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研究女性乳房动脉和神经分布特征,为女性乳腺手术和乳房整形美容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5具成年女性尸体30个乳房标本进行解剖,观测其动脉和神经的分支分布。结果①女性乳房血供由胸外侧动脉、胸廓内动脉、胸肩峰动脉和肋间动脉穿支提供。②第2~6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和前皮支均支配女性乳房,分支走向呈"立体发散"模式达乳房腺体及皮肤。乳头和乳晕的神经以第4肋间神经为主。结论女性乳房手术应注意保护其动脉和神经。
武志兵刘学敏李德明李建斌李富德
关键词:女性乳房
丰富环境对快速老化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快速老化小鼠海马CAl区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5月龄SAMP8和SAMRl小鼠各20只,将其均分别随机分为丰富环境组(EE)和标准环境组(SE)各2组,每组10只,分别在两种环境下饲养2个月。通过Nissl染色、TUNEL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的数量、凋亡情况和A13的沉积。结果EE组SAMP8小鼠海马CAl区神经元数量是(96.656±2.444)个、凋亡指数为36.275%、AB阳性神经元数量是(14.063±1.501)个,吸光度为(0.255±0.021),SE组SAMP8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是(88.938±3.583)个、凋亡指数为51.961%、A13阳性神经元数量是(17.844±1.648)个,吸光度为(0.291±O.032),两组之间所有指标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E组SAMR1小鼠与SE组SAMRl小鼠相比,两组之间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丰富环境可以有效减少SAMP8小鼠海马CAl区At3沉积,降低细胞凋亡,防止了神经元的损坏和丢失,这可能是其改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之一。
李建忠郝兴华崔慧先武志兵刘学敏李明吴海平李富德
关键词:丰富环境凋亡阿尔茨海默病
颞动脉活检中面神经的解剖学研究
2005年
目的:为颞动脉活检中防止损伤面神经额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6具防腐成人尸体标本进行解剖,建立坐标定点测量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的位置。结果:①颞浅动脉额支在标志点A^E坐标值分别为(22.95±3.81,17.32±4.54)mm;(27.02±0.78,19.96±6.86)mm;(36.14±8.09,26.45±7.22)mm;(54.07±1.59,33.27±6.02)mm;(59.93±8.94,37.48±5.37)mm;②面神经额支外上支在F点和G点坐标值分别为(36.14±8.09,0)mm;(54.07±1.59,15.28±4.87)mm;③颞浅动脉额支走行呈直线相关,C、D两点之间直线回归方程为^y=8.64+0.48X,r=0.67,P<0.001。④面神经额支外上支在F和G点之间呈直线相关,直线回归方程为^y=-18.66+0.58X,r=0.74,P<0.001。结论:颞浅动脉额支和面神经额支外上支都可通过直线回归方程进行定位,越靠近眉外端两者距离越近,F点和G点连线以下为颞动脉活检中易损伤面神经额支的危险区。
李和平刘学敏武志兵王俊生
关键词:颞浅动脉额支面神经额支颞动脉炎活检
丰富环境对快速老化小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丰富环境对快速老化小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 选用5月龄健康雄性SAMP8小鼠和SAMR1小鼠各24只,每种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丰富环境组(EE)和标准环境组(SE)两组,各12只,在不同环境下饲养60d.通过Golgi染色检测海马CA1区顶树突树突棘的密度;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海马CA1区突触素的表达;透射电镜技术、体视学方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海马CA1区突触的数密度和面密度.结果 EE组SAMP8小鼠海马CA1区顶树突树突棘密度为(1.223±0.062)个/μm、突触素平均吸光度为(0.111±0.021)、突触的数密度为(3.742±0.052)个/μm3和面密度为(0.151±0.018)μm2/μm3;SE组SAMP8小鼠海马CA1区顶树突树突棘密度为(1.142±0.070)个/μm、突触素平均吸光度为(0.091±0.022)、突触的数密度为(3.626±0.049)个/μm3和面密度为(0.124±0.018)μm2/μm3,两组之间所有指标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EE组SAMR1小鼠与SE组SAMR1小鼠相比,所有指标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丰富环境可调节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突触可塑性,使树突棘的密度、突触素的表达、突触的数密度和面密度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其改善痴呆模型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
李建忠郝兴华崔慧先刘学敏武志兵李明吴海平李富德
关键词:丰富环境树突棘突触可塑性突触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