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圣江

作品数:29 被引量:438H指数:14
供职机构: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烟草专卖局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农业科学
  • 8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1篇烘烤
  • 20篇烤烟
  • 14篇烟叶
  • 12篇密集烘烤
  • 6篇烘烤过程
  • 4篇细胞壁
  • 3篇烟叶质量
  • 3篇叶质
  • 3篇叶质量
  • 3篇上部叶
  • 3篇细胞
  • 3篇密集烤房
  • 3篇烤房
  • 3篇不同成熟度
  • 3篇成熟度
  • 2篇性状
  • 2篇烟草
  • 2篇烟地
  • 2篇烟叶烘烤
  • 2篇烟叶品质

机构

  • 24篇河南农业大学
  • 8篇贵州省烟草科...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云南省烟草公...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遵义市烟草公...
  • 1篇山东潍坊烟草...

作者

  • 29篇武圣江
  • 22篇宫长荣
  • 11篇宋朝鹏
  • 11篇贺帆
  • 5篇霍开玲
  • 4篇张卫建
  • 3篇张勇刚
  • 3篇孙建锋
  • 3篇谢已书
  • 3篇许自成
  • 3篇詹军
  • 3篇刘闯
  • 2篇程龙
  • 2篇李洪勋
  • 2篇邹焱
  • 2篇何亚浩
  • 2篇全琳
  • 2篇高远
  • 2篇李统帅
  • 2篇陈伟

传媒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江西农业学报
  • 3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烟草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作物研究
  • 1篇中国烟草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12
  • 13篇2011
  • 8篇2010
  • 2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烘烤过程中烤烟细胞壁生理变化研究被引量:29
2010年
采用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对烤烟上部烟叶在烘烤中细胞壁水解酶和主要组分随温湿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在38~48℃酶活性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PME与纤维素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烘烤中可溶性果胶含量不断增加,原果胶、总果胶和纤维素含量不断降低,其中果胶(总果胶、原果胶及可溶性果胶)与PG的关系比果胶与PME的关系更密切。
武圣江宋朝鹏许自成王松峰李富强程传策宫长荣
关键词:密集烘烤细胞壁
纳米涂料烤箱烘烤对烟叶细胞壁酶活性及组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目的】研究烘烤过程中纳米涂料对烟叶细胞壁主要酶活性、组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为优化烘烤工艺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纳米涂料处理烤箱(处理)和普通烤箱(对照)对烟草上部叶细胞壁生理生化反应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纳米涂料烤箱烘烤烟叶的果胶甲酯酶(PME)、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及纤维素酶活性峰值分别出现在42、48和38℃,其中PG和纤维素酶活性峰值比对照提前出现,但烘烤后期细胞壁酶活性均比对照偏低。处理的纤维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烤后样比对照高12mg·g-1。处理可溶性果胶、原果胶、总果胶含量42℃以后也明显高于对照,其中处理的总果胶含量在42℃最高,为6.34%。处理的上等烟和总产值比对照分别增加7.33%和16.56%,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单叶重比对照增加0.71g,差异显著。【结论】纳米涂料在烘烤过程中对上部叶细胞壁酶活性、组分和经济性状影响显著,能增加经济效益。
武圣江宋朝鹏霍开玲程龙王战义宫长荣
关键词:纳米涂料烤烟细胞壁组分经济性状
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生理指标和物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被引量:43
2011年
【目的】探讨密集烘烤过程中烟叶某些生理指标和物理特性及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为烘烤工艺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烟叶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鲜样、38℃、42℃、48℃、54℃、干样)细胞超微结构、生理指标及物理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烟叶淀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在变黄前期;烟叶水分含量、厚度、密度的变化主要在变黄期和定色期;果胶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主要在定色期,烘烤过程中叶质重的变化相对较小。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表明,细胞壁、叶绿体和细胞核在烘烤过程中的变化明显,但线粒体不易观察到;38℃染色质减少,核膜部分消失;42℃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现象,叶绿体等细胞器游离到细胞中央,叶绿体外膜、核膜破裂,嗜锇颗粒多数呈现半空状态,基粒片层和大部分淀粉粒消失;48℃细胞壁扭曲变形,细胞核固缩;54℃后叶绿体个体形状已不易区分,所存物质基本是电子密度较弱的嗜锇物质。【结论】烘烤过程中烟叶细胞超微结构变化与烟叶物理特性、生理生化反应、内含物降解转化的程度密切相关。
武圣江宋朝鹏贺帆孙建峰宫长荣
关键词:烤烟密集烘烤生理指标物理特性超微结构
烤烟密集烘烤变黄期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香气成分的变化被引量:44
2010年
【目的】研究密集烘烤变黄阶段烤烟类胡萝卜素组分、酶活性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变化,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的电热式温湿自控密集烤烟箱,研究不同温湿度条件对变黄期烤烟类胡萝卜素各组分降解、相关酶活性变化及其降解香气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变黄期类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均随烘烤过程推进而逐渐降低。其中低温低湿变黄(T1)和低温中湿变黄(T2)β-胡萝卜素在变黄结束时含量较低,其值分别为17.14μg·g-1FW、19.00μg·g-1FW。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含量在各处理中随温湿度的降低而降低。低温变黄处理β-胡萝卜素与叶黄素(叶黄质、新黄质、紫黄质)的比例和烤前相比均有所升高,高温变黄处理则与之相反。不同处理叶黄质与叶黄素的比例和烤前比均升高,而新黄质和紫黄质则与之相反。烤后烟叶T1、T2处理类胡萝卜素含量较低,尤其是T2处理,其值为76.31μg·g-1。烤后烟叶类胡萝卜素降解香气成分含量以T2处理最高,为87.5634μg·g-1,其次为T1处理,为81.1192μg·g-1,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变黄期T1、T2处理有利于脂氧合酶(LOX)、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充分表达,使类胡萝卜素降解更充分。相关分析表明,烘烤中变黄期POD活性与类胡萝卜素各组分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变黄期低温和相对较低的湿度条件下,保持相对较高的酶活性,使LOX与POD之间的协同拮抗作用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并在36—48h适当延长相对较长的时间,对充分降解类胡萝卜素物质和改善烟叶香气品质是有利的。
宋朝鹏武圣江高远许自成张卫建宫长荣
关键词:密集烘烤类胡萝卜素降解机理香气成分
不同编烟方式对烤烟烘烤成本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被引量:22
2011年
为提高烟叶编烟环节的综合效益,通过密集烘烤试验,对传统烟杆编烟、烟夹编烟和编烟机编烟3种方式的使用效率、烘烤成本及烤后烟叶经济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烟夹能够显著提高编烟的效率,降低用工耗时,减少烘烤成本,提高上中等烟的比例;使用编烟机能显著降低编烟环节的劳动强度、用工数量和编烟时间,加快编烟速度。烟夹编烟方式的效果最佳,可以明显提高编烟环节的综合效益,在烟叶烘烤中可以推广应用。
孙建锋吴中华张振研毛建书武圣江
关键词:烤烟经济性状
烘烤过程中烟叶苹果酸含量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分析烘烤过程中烟叶苹果酸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变化,为进一步探明烘烤过程中烟叶内在化学成分的变化及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K326、云烟87和豫烟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烤烟烟叶在烘烤前、烘烤过程中关键温度点(38,42,48,54℃)及烘烤结束后苹果酸、总有机酸含量及苹果酸脱氢酶(MDH)、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及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变化,并对总有机酸、苹果酸含量与代谢酶活性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品种烤烟的MDH、PEPC和SDH酶活性变化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烘烤过程中,MDH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并在48℃达到最大值;PEPC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再上升的走势变化,但整体呈上升趋势;38℃之后SDH活性持续下降,54℃降至最低;烘烤过程中,丙二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且在54℃时达到最大值。K326、云烟87和豫烟6号的苹果酸和总有机酸含量在烘烤过程中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分别在54,48和42℃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烤烟MDH活性与苹果酸含量相关性不显著;K326和豫烟6号的PEPC活性与苹果酸、总有机酸含量呈正相关,云烟87的PEPC活性与苹果酸、总有机酸含量呈负相关,相关性均不显著;K326和豫烟6号的SDH活性与苹果酸含量呈显著性负相关,云烟87的SDH活性与苹果酸含量相关性不显著。【结论】不同品种烤烟间苹果酸含量差异较大。SDH对苹果酸积累的作用大于MDH和PEPC,相对较高的MDH和PEPC活性与相对较低的SDH活性均能够促进苹果酸的积累。
宋朝鹏全琳武圣江张勇刚宫长荣
关键词:烘烤烤烟苹果酸代谢酶活性
烤烟专业化烘烤的发展趋势被引量:6
2011年
分析了专业化烘烤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明确了其今后发展的方向。
何亚浩贺帆杨荣生孙建锋武圣江宫长荣
关键词:烤烟烘烤
基于灰色统计的密集烘烤工艺评价模型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评价不同烟区标准密集烘烤工艺的烘烤效果,以5个烟区(安徽、河南、湖南、四川、贵州)中部叶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烤烟的外观质量、内在化学成分、经济效益以及评吸质量,建立了基于灰色统计的密集烘烤工艺评价模型.结果表明,5个烟区标准烘烤工艺的烘烤效果均达到中等水平,其中安徽、湖南、贵州烟区的烘烤工艺处于第1灰类.5个烟区烘烤工艺水平均达到中等以上水平.
王梅贺帆孙永军徐成龙武圣江宫长荣
关键词:烘烤工艺灰色统计
纳米涂料对密集烤房烘烤性能及烟叶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2
2011年
研究纳米材料涂抹密集烤房装烟室和加热室内壁对烤房烘烤性能和烟叶质量的影响,为烘烤环境的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密集烤房的装烟室和加热室内壁涂抹纳米涂料后,烤房内垂直和平面温差分别降低1.5℃和1.7℃,缩短烘烤时间15 h,降低烘烤能耗0.32元/kg,提高烤后烟叶上、中等烟叶质量6.2%,均价提高了1.03元/kg,并且明显地改善了上部烟叶外观质量。
王建安武圣江郭燕宋朝鹏王胜雷贺帆宫长荣
关键词:烤烟烘烤密集烤房纳米涂料
密集烘烤干筋期温湿度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7
2011年
为进一步改善上部烟叶质量和优化密集烘烤工艺,研究了密集烘烤干筋期不同温湿度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含量和感官评吸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筋阶段的湿度状况对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适当提高干筋后期(60℃以后)湿度能够明显改善上部烟叶的烘烤质量,其中以处理T3(干球温度54~59.9℃,湿球温度为38℃,干球60℃及以后,湿球温度41℃)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协调性和感官评吸质量的改善效果较为突出,显著提高了烟叶主要香气物质的含量,其烤后烟叶香韵好,香气量较充足,香气质纯净,刺激性小,浓度和劲头适中,杂气少,口感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部烟叶的可用性.
詹军武圣江贺帆李伟霍开玲宫长荣
关键词:烤烟密集烘烤温湿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