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外伤
  • 3篇手术
  • 3篇内压
  • 3篇缺血
  • 3篇肿瘤
  • 3篇颌面
  • 3篇外科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压
  • 3篇面神经
  • 2篇导航
  • 2篇修复重建外科
  • 2篇学科
  • 2篇学科应用
  • 2篇血管
  • 2篇引流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术后
  • 2篇重建外科
  • 2篇颌面外科

机构

  • 18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上海第二医科...
  • 2篇上海市儿童医...
  • 1篇交通大学

作者

  • 22篇欧阳火牛
  • 11篇郭智霖
  • 8篇程志华
  • 4篇丁美修
  • 4篇罗聪
  • 2篇方立浩
  • 2篇吴锦阳
  • 2篇林明
  • 2篇孙坚
  • 2篇王秉玉
  • 2篇张诗雷
  • 2篇桂海军
  • 2篇刘剑钢
  • 2篇沈国芳
  • 2篇陈东
  • 2篇陈若平
  • 2篇陈若平
  • 2篇徐兵
  • 2篇郭煜
  • 1篇许先行

传媒

  • 5篇组织工程与重...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中国医刊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为了孩子(2...
  • 1篇2013年全...
  • 1篇第五届全国口...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颌面外伤导致颈内动脉钝性损伤继发脑梗死的治疗: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 :探讨重型颌面外伤导致钝性颈内动脉损伤后脑梗死的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复习2008年1月—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8例颌面外伤引起颈内动脉损伤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6例,女2例;年龄19~54岁,平均36±11.95岁;受伤至我院收治时间5~8 h,平均(6.31±1.00)h;伤后均清醒,入院时6例嗜睡,2例昏睡,其中1例次日进展为昏迷,6例偏瘫;8例颌面部CT显示面部骨折,2例合并颅底骨折,1例合并下颌骨骨折;头颅CT发现颈内动脉供血区低密度缺血病灶,无颅内出血。治疗均给予阿司匹林300 mg/d,口服2周,然后改为100 mg,维持6个月,1例行开颅减压手术。6个月后GOS评价,恢复良好6例,轻残1例,重残1例,死亡0例。结论 :颌面骨折合并颈内动脉钝性损伤的患者早期出现缺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时,应积极使用抗血小板治疗,以降低卒中引起的病患伤残与死亡率。
程志华欧阳火牛罗聪郭煜郭智霖
关键词:脑梗死颌面骨折颈内动脉钝性损伤抗血小板治疗
揭开儿童“流脑”的神秘面纱
2024年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由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是一种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以及密切接触传播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该病在冬春季高发,危害极大,尤其是婴幼儿有着极高的感染风险,不仅可能导致脑实质损害、化脓性病变,甚至会引发死亡。流脑的传染性强,一般患者在发病后的10天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因此,流脑对社会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了严峻的威胁,会严重损害儿童的健康,故而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欧阳火牛田娅媛
关键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脑实质损害脑膜炎奈瑟菌公共卫生安全流脑
大鼠面神经挤压缺血损伤对巨噬细胞募集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研究挤压缺血损伤对面神经修复过程中巨噬细胞募集的影响,为治疗外伤性面瘫提供理论依据。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20只,单纯挤压组20只,对照组20只。缺血组给予左侧面神经挤压并切断面神经表面营养血管,同时在手术显微镜下剥离神经外膜(造成完全缺血);单纯挤压组仅给予左侧面神经挤压,保留表面营养血管;对照组为假手术组。于术后3 d、7 d、14 d检测大鼠行为学及电生理变化;每组5只大鼠取材,切片行组织学观察;使用巨噬细胞特异性抗体CD68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进一步分析巨噬细胞募集情况。结果术后3 d缺血组及单纯挤压组均出现面瘫表现;术后7 d时缺血组及单纯挤压组部分大鼠面瘫情况较术后3 d加重,部分大鼠已出现面瘫恢复迹象;术后14 d缺血组及单纯加压组大鼠面瘫表现较7 d时均有恢复,但缺血组大鼠恢复速度明显缓慢。电生理检测显示,随时间延长,缺血组及单纯挤压组大鼠口轮匝肌复合动作电位最大波幅和潜伏期逐渐恢复,但均未达正常水平。缺血组恢复幅度较单纯挤压组小。组织学观察显示,缺血组大鼠术后免疫组化结果表明巨噬细胞逐渐增多,7 d时达到高峰;单纯挤压组同缺血组类似,但巨噬细胞的数量明显多于缺血组;对照组无明显阳性表达。结论面神经局部营养血管的挤压缺血损伤,可阻碍神经修复过程中巨噬细胞的募集,最终阻碍神经修复过程。
郭煜欧阳火牛程志华罗聪郭智霖
关键词:面神经巨噬细胞募集
多学科合作,高精度导航辅助颅颌面修复重建外科
张诗雷吴锦阳沈国芳孙坚徐兵桂海军林明欧阳火牛陈东
关键词:微创
脑脊液外引流和颅内压控制的量和时间-效果研究
欧阳火牛Ayush Bajracharya陈若平
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致视神经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2018年
目的探索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所致的视神经管狭窄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8例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所致的视神经管狭窄的手术病例,总结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手术方法和结果。结果 7例患者接受治疗性视神经管减压,5例患者接受预防性视神经管减压,6例患者单纯接受骨纤切除整复。随访结果显示,12例行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患者中,3例视力改善,7例保持稳定,2例视力恶化。结论对于颅面骨纤维结构不良导致的视神经管狭窄、视力障碍,视神经管减压手术能有效终止视力恶化趋势,并有改善视力的可能。使用神经导航技术进行术前设计与术中辅助,可有效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降低视神经损伤、视力恶化风险。
吴祎炜欧阳火牛樊宝华程志华郭智霖
关键词:骨纤维结构不良视神经减压术神经导航
2000例颅面复合外伤处理经验
郭智霖欧阳火牛程志华施巍陈若平
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疗效及对NIHSS评分、血清NSE、s100B水平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对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疗效及对NIHSS、血清NSE、s100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92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分别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B)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优良率为97.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前,且治疗后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NSE、s100B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8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应用于交通性脑积水患者中具有显著疗效,且有效改善NIHSS,降低脑组织的缺血缺氧损伤以及并发症发生风险,安全性良好。
吴运桥欧阳火牛王上桥梁定兴
关键词:交通性脑积水疗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护中两种监测方法有效性和客观性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在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护时,对2种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统计学一致性研究,确定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护时不同监测方法的有效性和客观性。方法 50位成年外伤性脑损伤患者入选本研究,进行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护。检验确定2种方法是否存在统计学一致性。然后,通过颅内压增高率和脑灌注降低率来量化分析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本研究证实了2种数据记录方法存在统计学一致性:颅内压为r^2=0.79,P<0.0001,脑灌注压为r^2=0.97,P<0.001。2种数据记录方法的脑血流动力学研究显示:颅内高压率分别为14.8%和15.6%,脑低灌注率分别为6.01%和6.05%。结论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护时各种监测方法均是客观和有效的。参数颅内高压率和脑低灌注率在量化分析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面是非常有价值的,能进一步了解成年脑外伤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的详细变化。
欧阳火牛Ayush Bajracharya陈若平刘剑钢方立浩
关键词:颅内压脑灌注压外伤性脑损伤
虚拟仿真颅底手术及临床应用
2004年
目的 应用虚拟仿真颅底手术技术提高颅底肿瘤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率。方法 20例颅底肿瘤(前颅底肿瘤4例、中颅底10例,后颅底6例)的手术方案设计上采用了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在颅底结构二维影像上进行三维重建,手术范围及手术可能遇到的重要结构,分别以不同颜色区分。以窗来虚拟手术,三维影像进行矩阵线变换,使三维图像和窗按术者要求旋转,以不同角度透视病灶、手术范围、所涉及的重要结构。通过开窗透视、选择最佳窗位和面积来设计手术方案。结果 本组颅底肿瘤全切除率为80%:其中前颅底肿瘤全切除率75%、中颅底肿瘤100%,后颅底肿瘤67%;没有严重神经系统并发症。6例肿瘤切除后需再建颅底者,手术均成功,均未发生脑脊液漏,但1例合并筛窦感染。结论 计算机虚拟仿真技术通过设计并寻找最佳手术方案,可以提高颅底肿瘤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率。同时是手术教学的有力工具。
欧阳火牛陈若平王秉玉吴逸群丁美修许先行薛德杰
关键词:颅底手术颅底肿瘤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