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欧阳巧洪

作品数:56 被引量:201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骨密度
  • 13篇显像
  • 8篇骨质
  • 7篇代谢
  • 7篇骨代谢
  • 7篇骨质疏松
  • 6篇体重
  • 6篇核素
  • 6篇SM-EDT...
  • 5篇正电子
  • 5篇正电子发射
  • 5篇肿瘤
  • 5篇骨痛
  • 5篇骨质疏松症
  • 5篇骨转移
  • 4篇断层显像
  • 4篇正电子发射断...
  • 4篇正电子发射断...
  • 4篇少年
  • 4篇身高

机构

  • 26篇解放军总医院...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30...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邯郸钢铁集团...

作者

  • 54篇欧阳巧洪
  • 28篇刘加昌
  • 20篇张瑾
  • 14篇刘青
  • 13篇滕小梅
  • 8篇段中响
  • 7篇文志道
  • 6篇田嘉禾
  • 4篇何义杰
  • 4篇张锦明
  • 3篇董雪雅
  • 3篇韦兴
  • 3篇张瑾
  • 3篇韩翠华
  • 3篇候庆田
  • 3篇彭朝津
  • 3篇殷亚昕
  • 3篇唐玲
  • 3篇沈小鹏
  • 3篇川玲

传媒

  • 11篇感染.炎症....
  • 6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中国骨质疏松...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2篇Chines...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河北医药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放射免疫学杂...
  • 1篇同位素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7篇2003
  • 7篇2002
  • 7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8
  • 2篇1997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骨钙素在不同年龄段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血清骨钙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对316例健康人血清骨钙素(BG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少年组与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青年组与中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青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中年组与老年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少年组、中年组男女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青年组男女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男、女比较有明显差异(P<0.001)。结论:血清骨钙素水平随年龄变化而变化。
姜利华张瑾韩翠华欧阳巧洪
关键词:血清骨钙素放射免疫成骨细胞骨代谢
放射性核素显像鉴别甲状腺结节性质(附112例分析)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显像对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能力。材料和方法:112例有病理结果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前用^(99m)Tc-高锝酸钠做放射性核素甲状腺血管造影和^(99m)Tc-MIBI 做肿瘤显像,以判断结节性质。结果:79例做了核素甲状腺血管造影,有动脉供血者14例,其中良性结节11例,恶性3例;无动脉血供者65例,全部为良性结节。共有50例做了 MIBI 显像,结节摄取 MIBI 的28例,其中良性17例,恶性11例;无摄取的22例,全部为良性。结论:核素甲状腺血管造影和 MIBI 肿瘤显像对判断甲状腺结节性质的阴性预测率为100%,而阳性预测率仅分别为21.4%(3/14)和39.2%(11/28)。
欧阳巧洪朱家瑞许根祥赵文锐川玲文志道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锝99M甲状腺肿瘤放射性核素显像
吸碘率曲线下面积与Graves病^(131)I治疗效果的观察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分析131I治疗格雷夫斯(Graves)病的疗效与吸碘率曲线关系以探讨确定个体化给药剂量的可能。材料和方法:152例应用131I治疗的Graves病患者,根据疗效被分为治愈组和未愈组,比较两组间年龄、甲亢病史、甲状腺重量、血清游离T4、131I治疗剂量、24小时吸碘率以及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等。结果:两组间患者在甲状腺重量、甲亢发病时间、服药剂量、血清游离T4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未愈组患者年龄小于治愈组,两组间24小时最大吸碘率间无明显差异,但治愈组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2.6±18.1)明显小于未愈组(81.5±15.4,P<0.005)。所有131I治疗患者的24小时最大吸碘率(88.2±12.5)明显大于吸碘率曲线下相对面积(75.8±17.6,P<0.001)。结论:Graves病患者吸碘率曲线下面积较24小时最大吸碘率更能够反应甲状腺组织的摄碘功能,可能是用来指导给药量计算的更好参数。
胡景胜尹士男欧阳巧洪
关键词:格雷夫斯病放射疗法碘放射性同位素
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研究
2011年
目的:探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法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50例心肌灌注显像目视法结果正常但自动定量分析结果异常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自动定量分析软件获得左心室心肌前壁、下壁、间壁和侧壁共4个壁的定量数值,并与健康体检者25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患者行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对照组与冠心病组心肌各壁定量分析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01)。50例冠心病患者中39例心电图和冠脉造影结果异常(78%),其中定量分析显示单一心肌壁受累的16例患者中心电图和冠脉造影异常者11例(68.8%),≥2个心肌壁受累的34例患者中心电图和冠脉造影异常者28例(82.4%)。结论: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定量分析方法可作为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
唐玲王瑞霞欧阳巧洪董雪雅
关键词:心肌灌注显像冠心病
甲状腺显像诊断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价值
2001年
本文对106例临床怀疑亚急性甲状腺炎(亚甲炎)的病人进行了高锝酸盐(^(99)TcO4^-)甲状腺静态显像,以评价甲状腺显像对亚甲炎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受检者共106例,男37例,女69例,平均年龄41.91岁。最后经临床各项检查或病理检查确诊为亚甲炎77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8例、桥本氏炎5例、甲状腺功能低下(甲低)6例、甲状腺腺瘤伴出血4例、无甲状腺疾病6例。
张瑾欧阳巧洪刘加昌刘青
关键词: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甲状腺内分泌腺亚甲炎
不同剂量 ^(153)Sm-EDTMP 治疗癌性骨痛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1998年
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支持的多中心协作,80例癌性骨痛患者接受单次153Sm-EDTMP注射,观察单次注射两种不同剂量37GBq/g或18.5GBq/g对癌性骨痛治疗的效果及副作用。以止痛剂用量变化、主观止痛感觉、局部功能改进、化验等临床指标,连续观察16周。除7例病人在观察期间死亡外,73例存活者中,止痛有效率86.3%;两种剂量的止痛效果、止痛时间、副作用类型及程度等指标一致;用药后疗效持续时间(8.2±4.5)周;50%病例有血相改变,10例有肝功改变;副作用均在4-6周内恢复;10例止痛无效,其中9例为男性,6例肺癌。结果证实单次153Sm-EDTMP注射是有效的骨痛姑息治疗技术;但对终晚期或伴其他组织转移病例,没有根本性改善作用;止痛疗效与副作用均与剂量无关;男性、肺癌病例治疗无效可能性大。用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确实需要进一步客观、科学评价。
田嘉禾张锦明侯庆田侯庆田川玲欧阳巧洪
关键词:骨转移骨痛钐153EDTMP
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153)Sm-EDTMP姑息治疗骨转移癌所致的疼痛被证明是有效 的,但疼痛缓解的个体差异较大,其有效率为60-93%。通过寻找影 响~(153)Sm-EDTMP治疗癌性骨痛效果的...
欧阳巧洪
关键词:骨转移癌姑息治疗影响因素
文献传递
<sup>153</sup>Sm-EDTMP治疗转移癌性骨痛疗效相关因素分析(英文)
2002年
田嘉禾曹丽敏张锦明欧阳巧洪候庆田何义杰
全文增补中
FDGPET扫描多类分类以区别帕金森症和不典型帕金森综合征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研究FDG PET扫描多类分类以区别帕金森症(PD)和不典型帕金森综合征(APS)的方法。方法120个被诊断为PD、多系统萎缩(MSA)、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以及皮质基底节综合征(CBS)的病人被纳入本研究。研究各组的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FDG PET),并技巧性地进行PET数据分析,包括放射学诊断、相关向量机分类、自引重取样、分类准确性研究。结果进行了相关向量机分类分析,得到了PD、MSA、PSP以及CBS的图像。PD分类准确性为最好,达到90%。APS分类准确性较差,最高CBS为62%,PSP其次为55%,MSA最后为45%。从PPV/NPV来看,PDNPV最高为95%,其次为CBS为93%,再次PSP为88%,最差MSA为84%;PPV从高到低分为为PD(78%)>MSA(68%)>PSP(53%)>CBS(55%)。结论18F-FDG PET利用RVM结合引导重采样。该方法快速、全自动,在临床环境中可以很容易地区别PD和APS。
段中响欧阳巧洪张瑾刘加昌
关键词:帕金森症FDGPET扫描多类分类
^18氟-脱氧葡萄糖PET在儿童恶性淋巴瘤分期、疗效评估及随诊中的意义
2009年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在儿童恶性淋巴瘤分期、疗效评估及随诊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儿童恶性淋巴瘤初诊时、化疗中期及停药后随诊过程中^18F—FDG—PET扫描结果,并与同期的CT扫描相比较。结果67例初诊儿童淋巴瘤患者,化疗前共评估了1072个解剖部位,PET和CT均提示瘤灶阳性及阴性部位分别为11.10%和77.52%,PET阳性CT阴性的部位占6.81%,而PET阴性CT阳性的占4.57%,PET在化疗前受累部位的诊断方面优于CT扫描。对26例随诊患者,在治疗中期、停药时及停药后进行了35次PET检查,32例次患儿瘤灶为阴性,PET扫描瘤灶真阴性为28例次(真阴性率为87.50%),CT为16例次(真阴性率为57.14%),在假阳性方面,CT比较高,为16例次(假阳性率为50.00%),而PET仅为4例次(假阳性率为12.50%),临床吻合度PET大于CT。结论PET对于儿童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期、鉴别残余病灶的性质以避免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或二次活检,以及发现肿瘤的早期复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张蕊金玲段彦龙杨菁马晓莉董善国欧阳巧洪张永红
关键词: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淋巴瘤儿童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