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秀兵

作品数:218 被引量:1,160H指数:18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6篇期刊文章
  • 63篇会议论文
  • 25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7篇金属学及工艺
  • 2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机械工程
  • 6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40篇喷涂
  • 114篇电弧喷涂
  • 85篇涂层
  • 85篇高速电弧喷涂
  • 43篇非晶
  • 36篇再制造
  • 36篇纳米
  • 34篇合金
  • 26篇热喷涂
  • 23篇喷涂技术
  • 19篇丝材
  • 18篇耐磨
  • 18篇粉芯丝材
  • 16篇电弧喷涂技术
  • 16篇再制造工程
  • 16篇非晶纳米晶
  • 16篇高速电弧喷涂...
  • 15篇纳米表面工程
  • 15篇纳米晶
  • 14篇性能研究

机构

  • 200篇装甲兵工程学...
  • 11篇北京戎鲁机械...
  • 10篇国家工程研究...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北京工业大学
  • 7篇河海大学
  • 7篇全军装备维修...
  • 3篇装备再制造技...
  • 3篇华沙理工大学
  • 2篇中国工程院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军事科学院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中国航天员科...

作者

  • 218篇梁秀兵
  • 132篇徐滨士
  • 99篇陈永雄
  • 39篇张志彬
  • 35篇马世宁
  • 33篇刘燕
  • 29篇程江波
  • 28篇魏世丞
  • 26篇商俊超
  • 23篇白金元
  • 12篇范建文
  • 9篇乔玉林
  • 9篇刘世参
  • 9篇郭伟
  • 9篇董世运
  • 8篇刘毅
  • 8篇朱胜
  • 6篇王林磊
  • 6篇胡振峰
  • 6篇王玉江

传媒

  • 25篇中国表面工程
  • 20篇装甲兵工程学...
  • 11篇材料工程
  • 8篇焊接学报
  • 5篇稀有金属材料...
  • 5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材料导报
  • 4篇金属热处理
  • 4篇摩擦学学报(...
  • 4篇第十届全国表...
  • 3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材料导报(纳...
  • 3篇热喷涂技术
  • 3篇第七届全国青...
  • 2篇金属学报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材料保护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应用激光
  • 2篇电刷镀技术

年份

  • 1篇2020
  • 5篇2019
  • 6篇2018
  • 22篇2017
  • 9篇2016
  • 17篇2015
  • 17篇2014
  • 16篇2013
  • 13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19篇2009
  • 12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4篇2003
  • 12篇2002
  • 21篇2001
2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热处理对FeCrNiCoCu高熵合金涂层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采用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并结合FeCrNiCoCu粉芯丝材制备了高熵合金复合涂层,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了涂层中非晶结构的转变温度。同时,对涂层进行了不同温度条件的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前后涂层的组织结构、硬度及其磨损性能。结果显示:高熵合金涂层在500℃附近发生了非晶结构的晶化转变;热处理前涂层中主要含有CuNi、Fe3Ni2、Cr2Ni3等组成的面心立方结构固溶体和少量Fe3O4相,热处理后,氧化物Fe3O4峰强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并且当温度超过500℃后,涂层中出现了Ni-Cr-Fe相;涂层的显微硬度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500℃出现最高值,涂层表现出了明显的回火硬化特征,耐磨损性能较热处理前的涂层有明显提高。
梁秀兵陈永雄张志彬郭伟商俊超
关键词:高熵合金高速电弧喷涂
高速电弧喷涂Fe-Al/WC复合涂层在650℃下的氧化行为被引量:6
2003年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20G钢基体上制备了FeAl/WC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涂层,利用热重天平测试了涂层在650 ℃下的氧化性能。结果表明:FeAl/WC复合涂层的氧化动力学曲线近似呈现出对数规律;涂层的氧化物以Al2O3、Fe2O3、Fe3O4和FeO等为主,且其分布不均匀;涂层表面优先形成具有保护性的Al2O3膜,阻止了涂层的进一步氧化。
孟凡军徐滨士马世宁梁秀兵朱子新
关键词:高温氧化高速电弧喷涂FE-AL金属间化合物
一种模拟海洋环境中材料加速腐蚀的无损监检测试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海洋环境中材料加速腐蚀的无损监检测试验方法。包括模拟海洋环境的腐蚀加速试验和材料腐蚀电位的无损监、检测。模拟海洋环境腐蚀加速试验在腐蚀加速试验模块上进行,可完成海洋或工业大气腐蚀、浪花飞溅腐蚀、潮差腐蚀...
魏世丞徐滨士梁义刘毅梁秀兵王玉江吴俊升孙虎元
高速电弧喷涂雾化熔滴的热传输行为被引量:8
2003年
提出了高速电弧喷涂(HVAS)雾化过程熔滴的热传输理论模型,并用一种Fe-Al合金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雾化过程中熔滴的液态冷却速度在105~107K@s-1数量级,预示涂层将具有快速凝固组织特征;熔滴尺寸、雾化气流初始速度、熔滴过热度及喷涂距离对雾化熔滴的热传输行为均有很大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雾化气流压力,增大熔滴过热度,缩短喷涂距离,可以有效地改善高速电弧喷涂层的性能.
朱子新徐滨士马世宁梁秀兵张伟
关键词:高速电弧喷涂热传输
发挥重点实验室优势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被引量:9
2009年
总结了利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做法和经验,对实验室新兴学科平台与研究生课题优化、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与提升研究生水平和质量、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与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开放式培养与激发研究生创新潜力、全方位综合培养与培养高素质研究生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王红美史佩京张伟梁秀兵
关键词: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FeCrBSiNb粉芯丝材电弧喷涂的弧区动态行为
电弧喷涂粉芯丝材是由金属外皮包覆金属或非金属的复合粉末组成,喷涂过程中在弧区发生冶金反应并雾化成熔滴,大量熔滴沉积在基体表面最终形成涂层。粉芯丝材的电弧喷涂是一个高度动态的传热传质过程,本文采用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喷涂过程...
陈永雄胡尧强梁秀兵徐滨士
关键词:电弧喷涂粉芯丝材
文献传递
不同形态的铝对激光裂解聚硅氧烷制备SiAlCO陶瓷涂层的影响被引量:3
2017年
采用激光裂解含Al聚硅氧烷法制备陶瓷涂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手段,分析了激光裂解含Al聚硅氧烷生成物的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Al元素的化学价态对激光裂解聚硅氧烷制备的涂层形貌有非常大的影响。在激光裂解含Al聚硅氧烷过程中,Al与聚硅氧烷中的C、O、Si发生反应产生新生陶瓷相,但加入Al粒子时生成晶态Al_(0.2)Si_(0.8)O_2.2和非晶态Al2O_3陶瓷相,加入异丙醇铝时生成非晶态的Al2O_3和AlOx陶瓷相。新生陶瓷相对所制备的陶瓷涂层表面孔隙具有填补作用,使陶瓷涂层表面平整致密,孔隙、缝隙基本消失。
赵吉鑫乔玉林薛胤昌梁秀兵
关键词:陶瓷涂层裂解机理
AZ91镁合金表面高速电弧喷涂铝涂层的防腐性能分析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AZ91镁合金基体表面制备了铝涂层。研究结果表明:该涂层组织均匀,主要由α-Al组成;涂层存在一定孔隙,孔隙率约为5.7%;涂层平均显微硬度值约为HV0.171.6,高于AZ91镁合金基体(HV0....
张志彬梁秀兵陈永雄张秦梁徐滨士
关键词:铝涂层AZ91镁合金防腐性能高速电弧喷涂
高速电弧喷涂铁基非晶纳米晶涂层力学性能的研究
基于机器人的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45钢基体上制备了FeCrBSiMnNbY非晶纳米晶涂层。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设备对涂层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重点分析了非晶的形成机制,并对涂层的冲蚀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
程江波梁秀兵刘燕陈永雄白金元徐滨士
关键词:非晶纳米晶涂层耐磨性能
文献传递
双丝电弧喷涂中的粒子交叉飞行现象被引量:1
2003年
通过对电弧喷涂涂层显微组织的定量分析发现,来自阴极和阳极的熔融粒子在焰流中存在"交叉"飞行现象。沿喷涂丘的横断面,来自阴极和阳极的扁平化粒子以接近反对称的方式分布。对于开放式喷涂系统和具有收敛形喷嘴的封闭式喷涂系统来说,阴极粒子和阳极粒子的最大密度区不重合,而且也不在焰流中心线上。但是对于具有拉瓦尔喷管的封闭式喷涂系统来说该现象不明显。
朱有利廖汉林C.CODDET梁秀兵徐滨士
关键词:电弧喷涂涂层显微组织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