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敏

作品数:73 被引量:276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糖尿
  • 17篇糖尿病
  • 17篇激素
  • 16篇细胞
  • 16篇骨密度
  • 14篇骨质
  • 14篇骨质疏松
  • 12篇皮质
  • 12篇骨细胞
  • 11篇成骨
  • 11篇成骨细胞
  • 10篇糖皮质激素性
  • 10篇激素性
  • 9篇糖皮质
  • 9篇糖皮质激素
  • 9篇皮质激素
  • 8篇受体
  • 8篇基因
  • 8篇2型糖尿
  • 8篇2型糖尿病

机构

  • 69篇广西医科大学...
  • 7篇中南大学湘雅...
  • 3篇佛山市第一人...
  • 3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南宁市第一人...
  • 1篇中南大学
  • 1篇玉林市第一人...
  • 1篇河池市人民医...
  • 1篇广西百色市人...

作者

  • 73篇梁敏
  • 24篇罗佐杰
  • 15篇蔡劲薇
  • 9篇秦映芬
  • 8篇黄松
  • 8篇梁杏欢
  • 8篇张劼
  • 7篇廖二元
  • 7篇田丽花
  • 6篇冼晶
  • 5篇冼苏
  • 5篇王乃尊
  • 4篇李励
  • 3篇贺瑜
  • 3篇陈青云
  • 3篇周嘉
  • 3篇梁明
  • 2篇姜海行
  • 2篇刘思瑶
  • 2篇栾晓军

传媒

  • 14篇广西医科大学...
  • 8篇中国骨质疏松...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华内分泌代...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临床内科杂志
  • 2篇国外医学(内...
  • 2篇中国高等医学...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内科
  • 2篇中华骨质疏松...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凋亡在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由于良好的抗炎、抗风湿、抗休克和免疫抑制作用而广泛用于风湿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的治疗,同时GC在骨重建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应用GC会导致许多并发症,其中骨量丢失尤其是骨质疏松性骨质疏松(GIOP)是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凋亡对保持组织的健康和正常生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异常的凋亡就可能造成机体损伤。基于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和分子改变过程,有很多种方法可进行细胞凋亡的检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成骨细胞是GC主要的作用靶点,GC主要是通过抑制成骨细胞介导的骨形成,造成了骨量的丢失,其中成骨细胞凋亡可能是GC抑制骨形成的主要环节,现就凋亡在GIOP中的作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提高临床对GIOP的认识提供帮助。
丁香莹梁敏
关键词:凋亡成骨细胞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
胰岛素过敏合并低血糖1例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63岁。2003年因腰椎手术前检查发现血糖升高(具体不详),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予二甲双胍降糖治疗。2007年因血糖波动大,使用诺和灵30R 胰岛素注射控制血糖(具体量不详),血糖控制良好,在使用10余天后注射部位出现皮下结节,局部发红伴瘙痒,周围无充血水肿,无心慌气短、呼吸困难,停用诺和灵30R,改用阿卡波糖50 mg,每日3次,二甲双胍缓释胶囊0.25 g,每日1次。2013年 1 月觉视物模糊,测空腹血糖11-13mmol·L^-1,餐后血糖16-17mmo·L^-1,于2月1-6日至我科住院,检查糖化血红蛋白8.9%,予甘精胰岛素(赛诺非-安万特公司,批号:2F099A)16单位睡前皮下注射,阿卡波糖50 mg,每日3次,二甲双胍0.25 g,每日3次,血糖控制平稳后出院。在注射甘精胰岛素约12天后,患者注射部位开始出现发红、风团,以大腿明显,但仍坚持每天注射甘精胰岛素。3月9日患者晚餐进食量和甘精胰岛素用量未改变情况下,注射甘精胰岛素约15 min 后,出现胸闷心悸,全身皮肤出现红色丘疹伴瘙痒,并逐渐出现意识模糊,家人自测血压(BP)71/43 mmHg,血糖2.9 mmol·L^-1,即予口服补糖后意识逐渐恢复,120急救继续予静脉输糖,胸闷心悸、红色丘疹及瘙痒等症状逐渐好转,至急诊科复测 BP104/70mmHg,血糖4.6mmol·L^-1。遂停用甘精胰岛素,为进一步调整降糖方案于3月13日再次入我院。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2012年8月因冠心病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一直予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肠溶阿司匹林抗凝。查体:BP 112/65 mmHg,体质指数(BMI)25.99 kg·m^-2,双侧大腿内外侧皮下可见多个结节,直径约0.5 cm,无发红,稍高出皮面。心、肺、腹检查未见异常。入院诊断:胰岛素过敏、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极高危组)。治疗经过:患者停用甘精胰岛素后过敏�
周嘉李琳梁敏罗佐杰李励秦映芬
关键词:胰岛素过敏低血糖甘精胰岛素胰岛素注射诺和灵30R
留学生全英语内分泌临床见习带教方法探讨
2016年
总结近十年来全英语内分泌临床见习课经验,探讨全英语教学方法。采取分析留学生特点、见习课前做好师资、病例和典型图片准备、挖掘多样化教学方法、注重培养临床思维,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
蔡劲薇梁敏梁杏欢罗佐杰
关键词:内分泌学临床见习留学生
二甲双胍对地塞米松作用下SD大鼠骨密度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
2021年
目的研究不同干预剂量和时间的二甲双胍对地塞米松作用下SD大鼠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和二甲双胍100(Met 100)、200(Met 200)、300(Met 300)、500(Met 500)mg组。除对照组外,各组均每周2次肌注5 mg/kg的地塞米松。各二甲双胍组每日给予相应剂量的二甲双胍灌胃1次。连续干预12周,每2周测体重1次并调整药物剂量。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4、8及12周测大鼠BMD及体成分。实验结束时采集血样测定大鼠I型胶原C端肽(CTX-I)、骨钙素(OCN)等指标。结果干预前及干预4周,各组间的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8周,地塞米松组BMD低于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组与各地塞米松联合二甲双胍组的B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12周,地塞米松组BMD仍低于对照组(P<0.05);Met 100组和Met 200组的BMD高于地塞米松组(均P<0.05);Met 300组和Met 500组的BMD与地塞米松组相比无差异(均P>0.05)。干预12周,对照组、Met 100组、Met 200组和Met 300组的CTX-I水平均低于地塞米松组(均P<0.05),而OCN水平均高于地塞米松组(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可通过促进骨形成及抑制骨吸收改善地塞米松作用下SD大鼠的BMD,并与干预的时间和剂量有关。
丁钦佩张书郭昕彤梁敏
关键词:二甲双胍地塞米松骨密度
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被引量:11
2003年
目的 :探讨女性 2型糖尿病 (DM)患者骨密度的改变。方法 :采用双能 X线吸收法 (DEXA)测定 5 2 9例女性 2型 DM患者及 733例健康对照者腰椎正位 1~ 4椎体 (L1~ 4 )、左侧髋部股骨颈、大转子、转子内区、髋部总体和华氏三角的骨密度 ,并按体重指数 (BMI)、年龄和病程分组进行比较。结果 :正常体重组 (2 0 5年组大转子、转子内区、髋部总体、华氏三角部位的骨密度均低于≤ 5年组 (均 P<0 .0 5 )。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2型 DM中年龄与各部位的骨密度均呈负相关 (P=0 .0 0 0 ) ,绝经后时间与股骨颈部位的骨密度呈负相关 (P=0 .0 36 ) ,体重与除华氏三角部位以外的骨密度呈正相关 (P=0 .0 0 0 ) ,BMI与华氏三角部位的骨密度呈正相关 (P=0 .0 0 0 ) ,病程与各部位骨密度无相关性。正常对照中年龄与各部位的骨密度亦呈负相关 (P=0 .0 0 0 ) ,体重与各部位的骨密度呈正相关 (P=0 .0 0 0 )。结论 :2型 DM对患者骨密度无不良影响 ,骨质疏松不能作为 2型
梁敏伍贤平廖二元
关键词:2型糖尿病骨密度女性双能X线吸收法骨质疏松
对库欣综合征患者不同糖代谢状态下胰岛功能的观察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库欣综合征(CS)患者不同糖代谢状态下的胰岛功能。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CS患者60例,根据OGTT结果分为CS正常糖耐量组(CNGT,n=14)、CS葡萄糖调节受损组(CIGR,n=20)及类固醇性糖尿病组(SDM,n=26)。同期住院的IGR患者(IGR组,n=20)、T2DM患者(T2DM组,n=26)及体检健康者(NC组,n=23)为对照,行OGTT、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IVGTT),评估各组胰岛素第1时相、第2时相分泌功能。结果OGTT中,CIGR组、SDM组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胰岛素曲线下面积/血糖曲线下面积高于IGR组及T2DM组(P<0.05);SDM组峰值胰岛素高于T2DM组(P<0.05)。IVGTT中,SDM组急性时相胰岛素分泌、胰岛素AUC、峰值胰岛素、峰值胰岛素/基础胰岛素均高于T2DM组(P<0.05)。结论SDM组胰岛功能优于T2DM组,第1时相分泌仍存在;IVGTT中Ip/I0可为SDM与T2DM的鉴别提供依据。
张姣娇李励梁杏欢周嘉黄松梁敏蔡劲薇蒙丽恒秦映芬
关键词:类固醇性糖尿病
HLA-DQA1基因与广西地区2型糖尿病关联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DM)及其并发症与HLA的相关情况。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法对72名广西汉族2型糖尿病(DM)及46名汉族正常对照的HLA-DQA1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2型DM组DQA1*0401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DOA1*0104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型DM并肾病组和并高血压组DQA1*0501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低于无肾病组和无高血压组。结论:广西汉族2型DM及其并发症与HLA有关联; HLA-DQA1*0401可能为2型DM的保护基因,HLA-DQA1*0104可能为2型DM的易感基因;HLA-DQA1*0501对2型DM并肾病、高血压具有保护作用。
梁敏罗佐杰冼苏王乃尊
关键词:DM2型糖尿病肾病等位基因频率
全文增补中
维生素D缺乏与脓毒症预后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缺乏与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36例入住ICU脓毒症患者的血清25(OH)D质量浓度,比较25(OH)D充足组、25(OH)D不足组、25(OH)D缺乏组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主要生化指标、ICU留住时间以及28 d病死率。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1)175例(74.1%)血25(OH)D减少,其中100例(42.3%)25(OH)D不足,75例(31.8%)25(OH)D缺乏。(2)25(OH)D缺乏组与其余两组相比,ICU留住时间更长,APACHEⅡ评分、血降钙素原(PCT)、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 PTH)、血培养阳性率以及28 d病死率更高(P<0.01)。随着血清25(OH)D浓度的降低,APACHEⅡ评分增高(r=-0.716,P<0.01),28 d病死率上升(r=-0.376,P<0.01)。(3)25(OH)D充足组、25(OH)D不足组以及25(OH)D缺乏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6.0 d、23.3 d和18.4 d(P<0.05)。(4)Cox分析显示,25(OH)D<20μg/L(即维生素D缺乏)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OR 1.205,95%CI 1.154,1.257,P=0.006)。结论脓毒症患者维生素D缺乏发生率高,维生素D缺乏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补充维生素D或可作为脓毒症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陈朝彦罗佐杰胡杰妤覃桦梁敏秦映芬锁颖君
关键词:维生素D缺乏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
Houssay综合征4例
1998年
罗佐杰秦映芬蒙碧辉梁敏冼苏
关键词:HOUSSAY综合征糖尿病垂体机能减退
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与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应用糖皮质激素的肾病综合征患者骨密度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183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112例和骨量异常组71例)腰椎和髋部骨密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RαmRNA和GRβmRNA的表达,计算GRβ/GRα比值,分析与骨密度关系。结果骨量异常组GRβmRNA的表达及GRβ/GRα比值高于骨量正常组。糖皮质激素应用时间、GRβmRNA表达水平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GRαmRNA表达水平与股骨颈骨密度呈正相关;糖皮质激素累积用量、GRβ/GRα比值与腰椎、髋部骨密度呈负相关。结论 GRβ/GRα比值越高,发生GIO的可能性越大。
梁敏曾燕梁明罗佐杰
关键词:糖皮质激素骨密度糖皮质激素受体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