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畅松

作品数:276 被引量:4,399H指数:37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3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 17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3篇天文地球
  • 10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5篇盆地
  • 92篇层序
  • 78篇地层
  • 54篇层序地层
  • 38篇凹陷
  • 37篇油气
  • 36篇塔里木盆地
  • 28篇珠江口盆地
  • 28篇储层
  • 25篇盐岩
  • 24篇碳酸
  • 24篇碳酸盐
  • 24篇碳酸盐岩
  • 20篇格架
  • 17篇圈闭
  • 16篇沉积层
  • 15篇地质
  • 15篇高精度层序地...
  • 14篇勘探
  • 14篇沉积层序

机构

  • 270篇中国地质大学...
  • 5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5篇中国石油化工...
  • 14篇中国石油
  • 11篇河南理工大学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9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中海石油(中...
  • 8篇中海石油(中...
  • 7篇中国石化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地质科学...
  • 4篇长江大学
  • 4篇核工业北京地...
  • 4篇中国海洋石油...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2篇桂林工学院

作者

  • 276篇林畅松
  • 62篇刘景彦
  • 42篇李浩
  • 17篇李思田
  • 14篇肖建新
  • 13篇于炳松
  • 12篇吴伟
  • 12篇陈建强
  • 11篇张燕梅
  • 11篇阳孝法
  • 10篇刘永福
  • 8篇高达
  • 8篇董伟
  • 7篇邢作昌
  • 6篇杨海军
  • 6篇卢明国
  • 6篇孙琦
  • 6篇彭莉
  • 6篇刘丽军
  • 6篇谢利华

传媒

  • 21篇现代地质
  • 18篇沉积学报
  • 17篇地学前缘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1篇东北石油大学...
  • 8篇石油地球物理...
  • 7篇地球学报
  • 7篇中国科学(D...
  • 7篇特种油气藏
  • 7篇西南石油大学...
  • 6篇地球科学(中...
  • 5篇地质论评
  • 5篇石油勘探与开...
  • 5篇古地理学报
  • 4篇大庆石油地质...
  • 4篇石油实验地质
  • 4篇地质科技情报
  • 4篇西安石油大学...
  • 4篇岩性油气藏

年份

  • 7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16篇2020
  • 19篇2019
  • 12篇2018
  • 16篇2017
  • 12篇2016
  • 14篇2015
  • 14篇2014
  • 6篇2013
  • 6篇2012
  • 11篇2011
  • 8篇2010
  • 16篇2009
  • 15篇2008
  • 7篇2007
  • 12篇2006
  • 10篇2005
  • 8篇2004
2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江口盆地白云深水区珠海组石英颗粒表面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石英具有较大的硬度和较高的化学稳定性,较好地保留了搬运和沉积过程中各种地质营力所形成的微观形貌特征,这些微观形貌可为沉积物搬运机制、沉积环境解释提供依据。通过对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深水区珠海组单颗粒石英的表面形貌特征的研究发现,该组的沉积石英颗粒表面微观形貌类型可划分为机械、化学、机械化学成因等3大类和26小类。其中以次棱角状、V形撞击坑、直弯沟/刻痕、机械上翻片、磨蚀疲劳等碰撞磨蚀压刻等机械成因的微观形貌特征最为突出,表明研究区珠海晚期的沉积作用以中等的搬运距离、高能的水动力条件(上部流动体制)和跃移为主的搬运机制为特征。该研究填补了中国深水区此项研究的空白,虽然这些微观形貌的具体沉积环境意义还有待深入研究,但这将为沉积过程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
邢作昌林畅松秦成岗张忠涛王思琦
关键词:白云深水区珠海组微观结构扫描电镜
江陵浅水坳陷湖盆层序地层充填模式被引量:10
2003年
应用地震、钻井、测井、分析化验等资料 ,在建立江陵凹陷白垩—下第三系层序序列和目的层新沟咀组高精度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 ,研究了沉积体系和砂体展布规律 ,分析了层序充填的主控因素。在二维层序地层模拟的基础上 ,初步揭示了可容空间变化对湖盆层序发育控制的动态过程 。
卢明国林畅松王典敷肖建新夏胜梅刘丽军
关键词:层序地层沉积充填江陵凹陷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幕式裂陷的动力过程及10Ma以来的构造事件被引量:184
1998年
基于油气勘探中所积累的地质 地球物理新资料 ,对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第三纪盆地进行了构造、沉积充填、热及深部背景的综合研究和定量动力学模拟 ,揭示了南海北部裂陷大陆边缘的非被动性质及西部边缘的转换 伸展性质 .在此基础上对盆地演化进行了动力过程分析 ,阐明了裂陷期多幕伸展及裂后晚期 10Ma以来构造 热事件及其对盆地特征和油气聚集的重要影响 ,其中特别是 5Ma以来吕宋岛弧的向西碰撞 ,在珠江盆地产生的密集断裂系和与深部地幔活动有关的莺歌海、琼东南盆地快速沉降、高热流、大规模异常压力体系的形成及流体的突破 ,对油气成藏有决定意义 .
李思田林畅松张启明杨士恭吴培康
关键词:动力过程油气勘探
珠江口盆地北部陆架坡折带沉积层序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番禺天然气区东南缘长期为不同构造背景下的陆架坡折带,对不同时期发育的层序结构和体系域都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陆架坡折及其控制的低位域最有利于形成非构造油气藏,因此,对于番禺天然气区东南缘陆架坡折带这一关键区域沉积层序及其控...
冉怀江林畅松程晓东范乐元秦成岗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沉积层序
文献传递
塔里木地台北部寒武系层序地层研究进展
<正> 本文旨在建立和完善塔里木地台北部寒武纪碳酸盐岩的层序地层系统,探讨不同的层序地层结构样式的控制因素,阐述碳酸盐岩层序与油气生、储、盖之间的联系,并将其与华北地台和扬子地台进行对比,探讨克拉通背景碳酸盐岩层序形成的...
陈建强于炳松林畅松李兴武
文献传递
前陆盆地构造活动的层序地层响应被引量:15
2000年
刘景彦林畅松
关键词:前陆盆地层序地层基底构造
塔中隆起北斜坡鹰山组沉积微相及有利储集层展布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岩心、岩石薄片、成像测井、野外露头等资料分析,在塔中隆起北斜坡中部下奥陶统鹰山组内部识别出9种沉积微相,组合成4种沉积微相序列。鹰山组内部发育4种储集空间类型,以裂缝-溶孔型储集空间为主,其次为小型溶孔型,裂缝型和溶洞型所占比例相对较少。高能沉积微相序列是有利储集层发育的基础,易发育小型溶孔型和裂缝-溶孔型储集层,几种类型的储集层相互叠加,形成鹰山组优质储集层。低能沉积微相序列多作为原状地层或隔层出现,但在局部也可以发育少量的裂缝和溶孔,形成小规模的裂缝型及裂缝-溶孔型有利储集层。
韩剑发任凭陈军林畅松王锦生李浩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碳酸盐岩沉积微相
东海西湖凹陷第三系反转构造及其对油气聚集的影响被引量:25
2000年
东海西湖第三纪凹陷经历了早期裂陷和晚期挤压的构造作用 ,形成了现今规模宏大的反转构造。反转构造是先存的张性断裂后期受到挤压逆冲反转而形成的一种挤压构造与拉伸构造在垂向上叠加的复合构造。按反转强度的差异 ,本区的反转构造可划分为简单断展型和穿透断展型 2种基本类型 ;按反转构造的几何样式 ,又可分为简单后冲反转、复合“Y”字型反转、“火”字型反转和花状反转等。凹陷内发育有东缘、中部、西斜坡边缘等 3个反转构造带。沿中央凹陷带的反转作用最强 ,东缘次之 ,西斜坡边缘最弱。
刘景彦林畅松姜亮陈志勇
关键词:构造样式油气聚集
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中新统层序地层格架内重力流沉积体系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被引量:6
2021年
针对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中新统重力流体系内部结构及演化特征等问题,开展了层序地层划分、重力流体系沉积特征阐述及控制因素讨论的研究。综合利用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在建立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识别区内重力流沉积的岩相特征、构成单元,揭示其沉积演化过程并探讨其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区内中新统可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SQ1、SQ2、SQ3、SQ4),所发育的重力流沉积在岩性上主要为硅质碎屑和泥质岩等,沉积单元主要包括水道内部滑塌变形层,块体搬运沉积、重力流水道充填、天然堤-溢岸沉积和前缘朵叶体沉积等。早中新世(SQ1)区内多发育鸥翼形、弱受限—不受限的沉积型水道-堤岸复合体和朵叶体等,中中新世早期(SQ2)区内多发育W形、弱受限的侵蚀-沉积型分支水道(多期叠置),中中新世晚期(SQ3)区内多发育U形、受限的侵蚀型水道,晚中新世(SQ4)区内多发育V形、深切的侵蚀型孤立水道。气候变冷、海平面持续下降,致使研究区由下陆坡-盆底到下陆坡、中陆坡和上陆坡,进而影响了重力流作用的强弱。西非海岸发生的3次构造抬升作用和气候变冷,为重力流沉积的发育提供了充足物源。盐构造的多期活动,对重力流沉积的发育具有重要改向、限制、封堵或破坏等作用。明确下刚果—刚果扇盆地中新统大型重力流沉积体系特征、演化及其控制因素,可为研究区内深水油气勘探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
陈华林畅松张忠民张德民李茗吴高奎朱奕璇徐海陆文明陈继华
关键词:重力流沉积层序结构中新统
构造活动盆地的层序和沉积充填的三维构架及过程响应模式——以库车坳陷等中新生代盆地为例
<正>盆地充填是沉积盆地的实体,由一系列被特定的地质界面分隔的、不同级别的层序单元所构成,是盆地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及区域构造背景等的综合产物。区分和识别这些地质界面、划分和对比不同级别的地层单元是进行盆地充填分析的首要任...
林畅松
文献传递
共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