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清强

作品数:125 被引量:366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32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7篇文化科学
  • 17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农业科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6篇高校
  • 9篇实验室
  • 8篇教学
  • 6篇地方高校
  • 6篇饮料
  • 6篇挥发油
  • 5篇小鼠
  • 5篇芥子
  • 5篇本科
  • 4篇营养
  • 4篇生产工艺研究
  • 4篇实验课
  • 4篇细胞
  • 4篇教育
  • 4篇本科生
  • 3篇刀片
  • 3篇移植性
  • 3篇移植性肿瘤
  • 3篇生物实验
  • 3篇肿瘤

机构

  • 114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莆田学院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福州市第一医...
  • 2篇杭州华东医药...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教育学院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武夷学院
  • 1篇莆田学院附属...
  • 1篇泉州医学高等...

作者

  • 115篇林清强
  • 23篇黄鹭强
  • 18篇王正朝
  • 17篇蔡钒
  • 11篇薛婷
  • 11篇吴国欣
  • 10篇范勇
  • 10篇林凤屏
  • 9篇陈由强
  • 7篇何文锦
  • 7篇林政
  • 6篇陈必链
  • 6篇张明亮
  • 6篇叶冰莹
  • 6篇林超雄
  • 5篇林荣华
  • 5篇黄建忠
  • 5篇苏经迁
  • 4篇黄明聪
  • 4篇黄宇星

传媒

  • 12篇实验室科学
  • 10篇福建师范大学...
  • 9篇农产品加工(...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3篇生物技术世界
  • 3篇赤峰学院学报...
  • 2篇上海医药
  • 2篇福建轻纺
  • 2篇海峡药学
  • 2篇中小学电教(...
  • 2篇今日科苑
  • 1篇林业科学
  • 1篇黑龙江科技信...
  • 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篇知识窗(教师...
  • 1篇生物技术
  • 1篇食品与发酵工...
  • 1篇中国成人教育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年份

  • 5篇2023
  • 10篇2022
  • 9篇2021
  • 8篇2020
  • 4篇2019
  • 4篇2018
  • 7篇2017
  • 6篇2016
  • 12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1篇2010
  • 9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2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21
2010年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的挥发油,每100g得到0.093g.用石油醚冷浸提棘托竹荪子实体鲜品,每100g得到0.475g.应用GC-MS对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用HP-5MS柱分离,质谱法分别鉴定出35种和37种成分,其中有18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到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醇、芳香烃、倍半萜、脂肪酸、酮等;石油醚提取物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醇、芳香类、酯、胺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油对受试的霉菌、酵母菌、细菌都有强的抑制作用.
檀东飞黄儒珠卢真林清强
关键词:棘托竹荪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化学成分抑菌活性
番薯叶营养乳饮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番薯叶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的全脂奶及其他辅料,制出营养丰富、风味良好、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番薯叶汁复合乳饮。通过对番薯叶护色、提取、混合调配的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原辅料的单因素最佳比。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工艺配比:番薯叶汁50%,全脂奶粉1%,白砂糖4%。选用0.1%羧甲基纤维素纳(CMC-Na)作为稳定剂。得到色、香、味俱佳,口感细腻,组织状态均匀、略带有番薯叶特有的清香风味、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新型乳饮料。
石颖岚吴敏松田慧林清强
关键词:乳饮料营养
白芥子挥发油对小鼠肝癌H_(22)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8
2013年
目的探讨白芥子挥发油对肝癌H22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造模24 h后小鼠分成5组:模型组,环磷酰胺(25 mg/kg)阳性对照组,白芥子挥发油低、中、高剂量(20、40、80 mg/kg)组,采用腹腔给药或原位注射给药,观察白芥子挥发油对H22荷瘤小鼠肿瘤质量、生存期的影响;HE染色法以及吖啶橙(AO)染色观察肿瘤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白芥子挥发油显著延长H22荷瘤小鼠生存期并抑制肿瘤生长(P<0.01);上调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白芥子挥发油对H22细胞的抑制作用呈良好的剂量相关性,但高剂量组毒副作用明显。结论白芥子挥发油能够抑制H22荷瘤小鼠肿瘤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吴圣曦吴国欣何珊林清强
关键词:BAXBCL-2
制药工程实验虚拟仿真与SPOC教改实践被引量:1
2022年
传统的制药工程课程实验单纯在本科实验室完成,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与现时代的教育方法和目标严重脱节,改变这种模式势在必行。结合目前虚拟仿真等新媒体技术,利用学校云平台SPOC线上教学、虚拟仿真项目学习和实验室实验、药厂参观见习构建四位一体的教学过程。学生无论是制药工程理论的掌握,还是实际规范操作的实践,都有极大的提高。
游瑞云林政郑永标刘云珍林清强
关键词:教改
棘托竹荪菌盖的化学成分及抑菌作用研究(Ⅱ)被引量:31
2007年
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棘托竹荪菌盖挥发油,得率为0.088%;用石油醚冷浸提菌盖,得率为0.374%。应用GC-MS对棘托竹荪菌盖挥发油和石油醚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经HP-5MS柱分离,质谱解析分别鉴定出41种和30种成分,其中有15种成分是首次从竹荪属中检测到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芳香烃、醇、脂肪酸、酮、倍半萜、酯、醛等,石油醚提取物的主要成分为脂肪酸、醇、酯、芳香烃、酮等。菌盖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挥发油对受试的霉菌、酵母菌、细菌都有强的抑制作用。
檀东飞黄儒珠卢真林清强
关键词:子实体挥发油石油醚提取物GC-MS
一种利用原电池演示金属活动性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原电池演示金属活动性的装置,属于教学演示设备技术领域。该利用原电池演示金属活动性的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开设有两个装桶槽和两个安装槽;固定演示组件,固定演示组件包括两个L型支撑板、两个L型连...
毛莉林子仪张冰茹卢玉栋林清强
一种采用宽流道耐高温反渗透膜浓缩茶叶提取液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说涉及到一种采用宽流道耐高温反渗透膜浓缩茶叶提取液的方法。其过程为:茶叶粉碎过筛按1:10~15的茶水重量份比加蒸馏水浸提得到茶叶提取液,提取液用滤网过滤;茶叶提取液经卧式螺旋离心机...
薛婷陈由强朱振煌黄鹭强何文锦林荣华叶冰莹林清强代荣春
文献传递
白芥子挥发油对小鼠移植性肿瘤H22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探讨
目的:探讨白芥子挥发油对肝癌H22移植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小鼠肝癌H22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白芥子挥发油对小鼠肝癌H22的体内抑制作用,采用了腹腔给药和原位给药两种方式。通过HE染色法以及丫啶橙染色...
吴圣曦吴国欣程涛林清强何珊
关键词:白芥子挥发油H22抗肿瘤
文献传递
油炸薯类脆片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甘薯和马铃薯脆片在油炸过程中,影响丙烯酰胺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温度、时间、浸泡程度等.通过研究表明,高温对丙烯酰胺生成影响较大,时间的影响次之.一定质量分数的N aC l和柠檬酸溶液浸泡处理,可降低成品中的丙烯酰胺含量.使用花生油油炸产生的丙烯酰胺含量高于同等条件下大豆油产生的含量.油的循环使用次数对丙烯酰胺含量影响较小.
黄鹭强张丽萍林清强李明霞
关键词:油炸甘薯马铃薯丙烯酰胺
箬竹叶保健饮料的研制被引量:2
2009年
研究了箬竹叶保健饮料的制作工艺,通过热水提取箬竹叶中的有效成分,并对其水提物澄清,利用正交试验优化浸提物与其他风味剂的复配,获得最佳的工艺参数。浸提条件为:浸提温度为85℃,浸提时间为1h。箬竹叶保健饮料成分的配比为:箬竹叶浸提物40%,木糖醇6%,蜂蜜0.5%,柠檬酸0.04%。
黄鹭强林晶林清强吴国欣
关键词:黄酮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