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建平

作品数:251 被引量:1,108H指数:16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汽车工业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1篇期刊文章
  • 61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0篇金属学及工艺
  • 46篇机械工程
  • 28篇交通运输工程
  • 26篇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化学工程
  • 7篇理学
  • 4篇建筑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1篇拼焊
  • 30篇拼焊板
  • 26篇汽车
  • 25篇冲压
  • 17篇钢板
  • 16篇有限元
  • 16篇热冲压
  • 16篇胶接
  • 14篇超高强度钢
  • 13篇金属板
  • 12篇轻量
  • 12篇轻量化
  • 12篇焊缝
  • 12篇覆盖件
  • 11篇数控
  • 11篇接头
  • 11篇激光拼焊
  • 10篇激光拼焊板
  • 10篇复合材料
  • 10篇复合材

机构

  • 216篇同济大学
  • 3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篇上海大众汽车...
  • 9篇上海第二工业...
  • 7篇宝山钢铁股份...
  • 7篇嘉兴学院
  • 7篇南京依维柯汽...
  • 6篇泛亚汽车技术...
  • 5篇河南理工大学
  • 5篇上海通用汽车...
  • 4篇浙江吉利汽车...
  • 4篇通用汽车环球...
  • 3篇上汽大众汽车...
  • 2篇贵州理工职业...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盐城工学院
  • 2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吉利汽车研究...
  • 2篇奥克兰大学
  • 2篇上汽通用汽车...

作者

  • 249篇林建平
  • 55篇闵峻英
  • 30篇阮雪榆
  • 19篇田浩彬
  • 15篇李从心
  • 14篇胡巧声
  • 13篇刘瑞同
  • 11篇陈水生
  • 11篇侯勇
  • 10篇吴光琳
  • 10篇齐从谦
  • 10篇王立影
  • 10篇鲍文华
  • 9篇彭颖红
  • 9篇孙东继
  • 8篇黄风立
  • 8篇王豪行
  • 8篇郭楠
  • 8篇李永记
  • 7篇杨代军

传媒

  • 17篇塑性工程学报
  • 15篇锻压技术
  • 12篇同济大学学报...
  • 9篇中国机械工程
  • 8篇模具工业
  • 7篇机械工程学报
  • 5篇机床与液压
  • 5篇热加工工艺
  • 4篇焊接学报
  • 4篇材料工程
  • 3篇模具技术
  • 3篇汽车工程
  • 3篇现代制造工程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3篇高分子材料科...
  • 3篇机械设计
  • 3篇机械科学与技...
  • 3篇中国工程机械...
  • 2篇汽车技术
  • 2篇电加工与模具

年份

  • 2篇2024
  • 8篇2023
  • 13篇2022
  • 10篇2021
  • 8篇2020
  • 13篇2019
  • 6篇2018
  • 11篇2017
  • 9篇2016
  • 11篇2015
  • 9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17篇2009
  • 17篇2008
  • 13篇2007
  • 6篇2006
  • 10篇2005
2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车身铝合金板胶接接头固化度解析预测研究
2011年
为了预测铝合金胶接接头固化过程中固化度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对5A02铝合金胶接接头固化过程中的传热特征进行分析,在忽略胶层所释放的内热的前提下,将胶接接头简化为一集总热源系统。根据热传导理论,获得了胶接接头固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解析预测公式,并结合胶黏剂的固化动力学方程,得到了胶接接头固化过程中固化度的预测方法。通过实验对接头固化度的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证明固化度解析预测方法的合理性。讨论了接头固化工艺参数及几何参数对固化度的影响规律,发现增加固化温度会明显提高接头的固化速率;增加预热温度或减小铝合金板不能提高接头的固化速率,但会导致接头固化提前开始;当铝合金板厚较大时,增加预热温度对促进胶黏剂固化的影响会更加明显;因此,对于车身结构中铝板较厚的部位,采用增加预热温度的方法能够较好的提高铝板胶接结构的固化度。
卢志国林建平张宝文
关键词:胶接接头铝合金固化度
金属板材热辅助塑性成形理论研究
2015年
近几年来,在金属板材冲压成形工艺中辅以热处理工艺发展出一些新的成形工艺(即热辅助成形工艺),不但能提高金属板材的成形能力,还能够可控地改善成形后零件的使用性能,是实现对零件成形过程中的“控性”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目前还没有系统完善的金属板材热辅助塑性成形理论体系用于支撑该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闵峻英林建平Louis G.Hector
关键词:金属板材塑性冲压成形工艺使用性能
拉深成形对于Q&P980高强钢氢致延迟断裂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从整车厂应用的角度出发,基于拉深工艺,研究Q&P980高强钢的氢致延迟断裂敏感性。方法选取1.6 mm板厚的Q&P980高强钢,进行拉深系数为0.56和0.63的两种冲杯实验,以电化学充氢结合摄像头定时拍摄的方法,并结合ABAQUS软件计算杯口应力集中处的应力和应变。结果对于1.6 mm板厚的Q&P980高强钢,在拉深试样杯口边缘应力集中处,应力大致在900~1000 MPa范围,而应变大于等于0.32,则必然发生延迟开裂;若应变小于等于0.23,则延迟断裂敏感性较低。结论应力和应变同时影响高强钢的氢致延迟断裂敏感性,即对Q&P 980(1. 6 mm厚度)零件,当拉深边缘应变小于0.23,则该位置氢致延迟断裂可能性低;若应力集中处残余应力达到900 MPa以上,应变达到0.3以上,则该位置氢致延迟断裂敏感性高。此结论对工程应用判断拉深零件氢致延迟断裂有一定指导意义,
叶又陈佳捷濮振谦林建平
关键词:Q&P钢拉深系数应力
钢-FRP异质单帽形件弯曲性能试验研究
2019年
对钢-FRP异质单帽形件的弯曲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该钢-FRP异质单帽形件由低碳钢和碳纤维(CF)或芳纶纤维(AF)单向布通过环氧树脂粘贴而成。通过三点弯曲试验,获得了包含不同FRP材料种类、粘贴位置、纤维方向的钢-FRP异质单帽形件的弯曲载荷-位移关系,并与钢质单帽形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钢-FRP异质单帽形件较钢质单帽形件具有更好的弯曲刚度、承载能力及更优的抗屈曲失稳能力。在单帽形件上顶面内侧沿构件长度方向粘贴FRP纤维及在侧壁内侧沿高度方向粘贴FRP纤维可以获得更好的弯曲性能,同时采用以上两种FRP粘贴方式的钢-FRP异质单帽形件的弯曲刚度、最大弯曲载荷和产生最大弯曲载荷时的位移分别较钢质单帽形件提升了50. 0%、64. 1%和24. 3%。
林野胡巧声闵峻英林建平徐南婕李永记马世娅
关键词: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薄壁构件
下板厚度对钢/铝自冲铆接接头单搭剪切强度的影响被引量:5
2022年
以CR590钢/AA6022-T4铝合金以及CR590钢/S-6000-IH铝合金单搭剪切接头作为实验对象,借助有限元仿真研究了下板厚度对钢/铝自冲铆接接头单搭剪切强度的影响规律。分别建立了2D自冲铆接过程以及3D自冲铆接接头单搭剪切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自冲铆接接头实验的失效模式与载荷-位移曲线验证了仿真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当AA6022-T4铝合金下板与S-6000-IH铝合金下板的厚度由1.2 mm增加至3.0 mm时,SPR接头的单搭剪切强度开始由3.7与2.8 MPa增加至4.5与4.2 MPa,而后趋于稳定。并研究了不同铝合金下板厚度对SPR接头关键尺寸(底切量、剩余厚度和垂直互锁值)的影响,进而揭示了下板厚度对SPR接头单搭剪切强度的影响机理,发现:对于两种SPR接头,接头剩余厚度均随着下板厚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大,但该尺寸不影响铆钉的锁合性能;而底切量随下板厚度的增大保持在0.5 mm不变;垂直互锁值则随着下板厚度的增加先线性增加,当下板厚度大于2.0 mm时则基本保持不变,对于S-6000-IH铝合金下板以及AA6022-T4铝合金下板,其饱和值分别为1.2以及1.0 mm,因此导致铆钉与工件材料的锁合程度随下板厚度的增大先增大后保持不变,使接头单搭剪切强度也同样呈这一变化规律。
廖品翔林建平闵峻英戚成威
关键词:自冲铆接异种材料厚度接头
CO2焊不同过渡形态下电流信号的近似熵分析被引量:8
2008年
介绍了非线性参量近似熵的理论及算法,提出由近似熵的角度分析CO2焊不同过渡形态下稳定性的思想。在合适的参数匹配条件下,逐渐增大送丝速度,使过渡过程依次出现稳定的短路过渡、瞬时短路过渡以及潜弧过渡时,通过计算其电流信号的近似熵大小及方差来研究CO2焊过程稳定性的特征。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过渡形态下,近似熵可作为焊接过程稳定性的评判标准,即近似熵越大、方差越小,焊接过程就越稳定。完善了近似熵作为稳定性评判标准的理论,促进该理论进一步的应用。
吕小青林建平曹彪曾敏黄石生
关键词:近似熵稳定性
基于弹塑性形变理论的拼焊板平面应力状态本构关系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从拼焊板成形过程4个基本理论假设出发建立其平面应力状态力学模型,根据金属板料弹塑性形变理论、Hill48屈服准则及金属塑性变形功原理导出拼焊板成形过程中厚、薄两侧母材应变分布状态相互依赖关系的隐式方程,并结合弹塑性理论的3个关系式建立了拼焊板在平面应力状态下的本构关系;采用通过实验验证的差厚拼焊板单向拉伸有限元模型分析了沿焊缝两侧母材的应力应变分布,且将仿真结果中厚板侧母材的两个面主应变分量作为前述本构关系已知条件,用数值方法求解出薄板侧母材的面内主应变与主应力分量,将其与相应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数值与仿真结果较为吻合,从而证明了拼焊板平面应力状态本构关系的正确性,为深入研究拼焊板冲压成形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孙东继林建平刘瑞同郭瑞泉倪锋阎启
关键词:拼焊板本构关系平面应力状态
前保险杠导流板迎风角度对轻型客车风阻的影响
2022年
为降低轻型客车在行驶中的空气阻力以达到汽车节能的目的,本文研究了前保险杠导流板迎风角度对整车风阻的影响。针对原型车和加装了迎风角度为35°~90°导流板的整车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CFD)分析。结果表明,在前保险杠处加装不同迎风角度的导流板均具有降阻效果,其中迎风角度为45°时风阻系数最小。同时进行了整车风洞试验,结果表明,在80~120 km/h的风速下,加装迎风角度为45°的导流板使风阻系数在进气格栅开放和封闭两种条件下分别下降0.2%~0.5%和3.3%~3.9%。
李爽爽宋伟邹亮闵峻英林建平
关键词:风阻系数风洞试验
级进冲模并行设计的Lebesgue积分数学模型
本文运用实变函数中的Lebesgue测度和Lebesgue积分的概念,结合面向寿命的级进冲模并行设计的特点,建立了面向寿命的级进冲模并行设计数学模型-模具子结构的Lebesgue测试和Lebesgue积分,提出了级进冲模...
林建平王豪行阮雪榆
关键词:级进冲模实变函数
文献传递
超高强度钢板热成形板料温度的解析模型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在淬火热冲压工艺中,超高强度钢板在热冲压过程的传热情况直接影响着板料的塑性成形能力及成形零件的力学性能。本文运用传热学基本理论对淬火热冲压成形过程中的传热进行分析,根据其传热特点将钢板与外界的传热过程分为3个阶段:与空气传热、与模具传热以及与空气和模具混合传热,建立了各阶段的解析模型,然后通过热冲压成形试验对该模型的正确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热冲压过程中钢板温度呈指数变化,所提出的解析模型与试验研究结果吻合,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钢板温度的变化规律,为淬火热冲压成形工艺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必要而可靠的依据。
林建平孙国华朱巧红胡琦王立影田浩彬
关键词:超高强度钢板热冲压温度场
共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