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华勇

作品数:34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语法化
  • 14篇法化
  • 12篇方言
  • 9篇粤语
  • 7篇语义
  • 7篇助词
  • 5篇汉语
  • 4篇语法
  • 3篇动词
  • 3篇语气
  • 3篇语气助词
  • 3篇语言接触
  • 3篇重叠式
  • 3篇现代汉语
  • 3篇副词
  • 2篇地图
  • 2篇地图模型
  • 2篇语法形式
  • 2篇语义功能
  • 2篇粤方言

机构

  • 29篇中山大学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暨南大学
  • 1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西安外国语大...
  • 1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贵州师范学院
  • 1篇神华物资集团...

作者

  • 34篇林华勇
  • 4篇马喆
  • 2篇吴雪钰
  • 1篇徐馥琼
  • 1篇刘玲
  • 1篇甘甲才
  • 1篇郭必之
  • 1篇卢妙丹

传媒

  • 5篇中国语文
  • 5篇语言科学
  • 4篇方言
  • 3篇南开语言学刊
  • 2篇汉语学报
  • 2篇语言学论丛
  • 2篇语言研究集刊
  • 1篇世界汉语教学
  • 1篇语言教学与研...
  • 1篇汉语学习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辞书研究
  • 1篇语言研究
  • 1篇惠州学院学报
  • 1篇广东广播电视...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广东廉江方言的“子”义语素与小称问题被引量:16
2008年
广东廉江方言有语素"儿、子、仔",它们都可作后附成分。只有"-仔"具备小称功能,表年龄或个头/容量小、职位低、数量少、程度低、持续时间短等。小称形式"仔"可附着在名词、临时量词、谓词重叠、数量词及"副+形"词组之后。从语义和分布看,廉江方言小称具有连续性,该连续性是其语法化不同程度的表现。廉江方言后附成分"-儿/子/仔"的用法是粤、客、闽三大方言接触和影响的结果。
林华勇马喆
关键词:粤语连续性语法化方言接触
廉江粤语“头先”和“正”多功能性的来源被引量:10
2014年
粤西廉江粤语中的"头先"和"正"都存在多功能性:"头先"有方位名词、时间名词、先行_1助词的用法;"正"有形容词、副词(分表时间、语气和条件)、先行_2助词、语气助词的用法。廉江粤语中"头先"和"正"多功能性的来源,与当地粤客方言的接触有关,属于接触引发的语法化现象。
林华勇李雅伦
关键词:粤语语言接触语法化
廉江粤语“来/去”的语法化与功能趋近现象被引量:17
2010年
粤西廉江粤语的反方向趋向动词"来"和"去"都发生了语法化。除作动相补语和假位可能补语,"来/去"还分别有体貌助词和语气助词的用法。从趋向动词到补语再到语气助词,"来/去"的语义逐渐虚化,功能也逐步趋近,到语气助词表达传信情态时,两者大多数时候还可以互换。这是"来/去"的趋向义逐步消退、泛化后进一步主观化,导致功能趋近现象的产生。与"去"不同,"来"还有表示"近过去"和判断的用法。
林华勇郭必之
关键词:趋向动词语法化
四川资中方言“来”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被引量:15
2016年
四川资中方言中,"来"除做趋向动词(含趋向补语)外,还可做动相补语、傀儡可能补语、状态补语标记、体貌助词、语气助词。语气助词功能丰富,可表确认、惊讶及提醒,提醒又包括话题标记和委婉两种功能。在对资中方言"来"的多功能性进行详细描写的基础上,可重构资中方言趋向动词"来"的语法化过程。
林华勇肖棱丹
关键词:语法化
广东廉江方言助词研究
本文属粤方言语法的专题研究。在系统考察廉江方言助词的基础上,运用语义功能语法,结合语法化理论,对廉江方言助词及相关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挖掘。  论文共分七章。引言和第一章:介绍本专题的研究现状和廉江方言语法概貌,对廉江方...
林华勇
关键词:语义功能语法化理论
广东廉江粤语的补语标记与补语分类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不同读音形式的补语标记(/结构助词),可确定廉江粤语存在程度、状态和能性三类补语。其中状态补语标记"得"和"倒"在分布上存在细微差异。算上时地补语,廉江粤语中带标记的补语有四个,它们具有连续性。带标记和不带标记的补语组成了廉江粤语的补语系统。
林华勇马喆
关键词:连续性
四川资中方言“过”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被引量:6
2015年
四川资中方言中,"过"除可做趋向动词外,还可做体貌助词(包括"完毕""经历""准重行"用法)、介词(含所从、所由、所在和方式介词化用法)。文章对资中方言"过"的多功能性进行描写,并联系早期四川西南官话的历史语料,探究"过"不同用法间的联系及其语法化过程。
林华勇肖棱丹
关键词:语法化
廉江方言起始体助词“起身”的语法化——兼谈语法化的不一致现象被引量:3
2006年
广东廉江方言中,“起身”有不同的意义。通过考察“起身”的语法化过程,可分析语义及重新分析在语法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廉江方言与近、现代汉语“起身”等形式的语法化过程的比较,说明方言之间、方言与标准语之间,存在语法化的“不一致”现象,并初步探讨该现象的成因。
林华勇
关键词:语法化
广东廉江粤语的传信语气助词被引量:5
2015年
廉江粤语表传信的语气助词较为丰富,可结合传信意义和共现顺序对其进行分类。传信语气助词的共现顺序,可从"行、知、言"三域的角度进行描写和解释,大体上存在"知域>言域"(">"意为"先于")的共现规律。传信范畴与知、言域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值得进一步关注。
林华勇
饶平方言“着”的多功能性及其功能转变模式
2023年
粤东饶平方言的“着”具有多功能性,可以做表示多种意义的动词、情态动词和情态助词,并进一步虚化为补语标记、兼表完成和主观大量的标记,语音上以读本调为标记。连读变调模式的改变与“着”语义或功能的转变存在对应关系,不单表现在共时平面的语义分化上,还表现在语义和功能的历时演变过程中。将饶平方言跟其他闽南方言进行比较,可发现粤东跟闽台的闽南方言之间的“着”存在差异,粤东闽方言内部不同方言之间的差异也不可忽视。方言的差异性,为重构多功能词的演化路径提供了可能性。
徐馥琼林华勇
关键词:连读变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