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侃

作品数:14 被引量:56H指数:4
供职机构:福建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高压氧
  • 4篇周围性面瘫
  • 4篇面瘫
  • 4篇急性
  • 4篇高压氧治疗
  • 3篇细菌
  • 3篇疗效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急性脑梗死患...
  • 3篇梗死
  • 2篇导管
  • 2篇心内直视
  • 2篇心内直视手术
  • 2篇远期
  • 2篇直视
  • 2篇直视手术
  • 2篇深静脉

机构

  • 13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南京军区福州...

作者

  • 13篇林侃
  • 11篇韩涛
  • 10篇李雁
  • 10篇周宝英
  • 8篇黄烽
  • 8篇张天强
  • 2篇陈发林
  • 2篇鲍家银
  • 2篇姚祖武
  • 2篇蔡鹏威
  • 2篇陈涌
  • 1篇卢晓欣
  • 1篇林惠珠
  • 1篇林承元
  • 1篇李红
  • 1篇陈雷

传媒

  • 3篇中华航海医学...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中华医学会高...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护理学杂志(...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压氧干预下急性脑梗死患者CD11及CD54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2011年
目的探讨高压氧干预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CD11和CD54变化及其对预后影响。方法将ACI患者64例分为对照组33例和高压氧治疗组(高压氧组)31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高压氧组行常规治疗并高压氧治疗。2组患者均在发病≤72h及发病第7,10,12和20天晨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D11a、CD11c和CD54,并在相同发病时间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另外选取健康者25例作为正常对照,仅抽取周围静脉血测定CD11a、CD11c和CD54。结果高压氧组和对照组在发病≤72h时CD11a、CD11c和CD54表达达到高峰,2组之间各指标差异不显著,第7天都开始呈现下降趋势。高压氧组CD11a、CD11C高峰持续时间7d,对照组持续10d;CD54高峰持续时间高压氧组为10d,对照组为12d。经相关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发病第20天时NDS的水平(近期疗效)和发病半年、1年时NDS的水平(远期疗效)分别有97.3%、96.7%及96.6%可用发病前CD11a和/或CD11e和/或CD54的水平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解释。结论高压氧治疗可缩短ACI患者CD11a、CD11c和CD54高峰维持时间。高压氧可干预细胞黏附分子的变化过程,缩短异常时限,减少它们的表达,对ACI患者有保护作用。同13j治疗前CD11a、CD11c和CD54的表达可预测病情的轻重,影响近远期疗效,预测预后。
李雁黄烽韩涛蔡鹏威陈发林周宝英林侃张天强
关键词:CD54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恢复
心内直视手术深静脉留置管的细菌学分析与研究被引量:20
2002年
目的 为了解心脏外科手术后深静脉置留导管和插管口周围皮肤致病菌生长情况 ,并研究其与医院感染关系。方法 对 6 3例手术后患者的深静脉留置导管进行分段病原菌培养分析。结果 分段培养总阳性率19.5 8%,插管口周围皮肤阳性率最高 (30 .16 %) ;皮下段次之 (17.46 %) ;导管尖端最低 (11.11%) ;女性及儿童导管致病菌培养阳性率高于男性及成年患者 ;术后最高体温与培养阳性率呈正相关 ;致病菌培养表皮葡萄球菌占5 1.35 %、G- 杆菌占 16 .2 2 %、真菌占 2 4.32 %。结论 深静脉留置导管是一种侵入性诊疗措施 ,直接造成严重感染的并不多 ,却是机体重要的病原菌来源 ;应尽量缩短留置时间 ,加强无菌操作及局部护理。
鲍家银韩涛林侃姚祖武陈涌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深静脉留置导管细菌培养病原菌
心内直视术后深静脉留置导管细菌学分析
2000年
鲍家银林侃陈涌韩涛姚祖武陈雷
关键词:心内直视手术深静脉留置导管细菌培养
心脏移植术后重症隔离室细菌监测及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为了解重症隔离室细菌菌落数 ,利用心脏移植术后保护性隔离 1个月时间 ,对隔离室的空气、物体表面及进出隔离室医务人员的手进行细菌监测。结果 :采用紫外线及化学消毒剂消毒后 ,各类指标能够达到 类细菌菌落数卫生学标准 ,但应消除不良影响因素。提示 :重症病人保护性隔离治疗期间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 。
林侃林惠珠李红
关键词:心脏移植术后
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多因素疗效分析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观察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疗效,并对其进行多因素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05年1月至2014年6月在福建省立医院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37例。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高压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高压氧治疗。分别于发病后1个月、半年、1年、2年随访对比疗效积分、痊愈率、有效率、致残率、死亡率和迟发性脑病发病率。对影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疗效的21个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对有相关性的因素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发病后2年较发病后1个月痊愈率和有效率明显增加,致残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压氧组发病后1个月和2年的疗效积分、痊愈率、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致残率、死亡率及迟发性脑病发病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30岁患者行高压氧治疗对发病后1个月和2年疗效积分及迟发性脑病发病率影响不大,但高压氧治疗可降低总迟发性脑病发病率,高压氧治疗间隔时间及治疗次数同迟发性脑病发病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年龄、病因、发病时症状、急诊就诊时间、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医嘱遵从率、糖尿病病史、CO环境停留时间、高压氧治疗次数等影响因素对疗效和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影响较大。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效果较好,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迟发性脑病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李雁张天强周宝英林侃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高压氧治疗不同年龄段远期随访
基于因子分析周围性面瘫预后影响因素及高压氧对其作用探析
李雁韩涛张天强周宝英林侃
文献传递
高压氧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探析
李雁张天强黄烽韩涛周宝英林侃
文献传递
不同时机针刺及高压氧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针刺及高压氧治疗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患者治疗介入时机及方法将514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7组,分别是对照组、≤7d组、8~15d组、16~30d组、31~60d组、61~90d组和〉90d组,均在发病3d内接受药物治疗。除对照组外,上述各组又根据是否接受针刺或/和高压氧治疗细分为3个亚组,分别是针刺亚组、高压氧亚组及联合治疗亚组。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及治愈时间。结果入选患者总有效率为100%,总治愈率为46.89%(241/514);早期组(包括≤7d组、8~15d组和16~30d组)与晚期组(包括31~60d组、61~90d组和〉90d组)治愈率分别为66.55%(185/278)和10.61%(19/17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痊愈时间为(40.31±20.64)d,与对照组[(47.24±37.15)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组痊愈时间为(72.37±5.09)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d组中高压氧亚组治愈率为100%,痊愈所用时间为(20.21±7.21)d,与其他各亚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一旦发病应立即给予规范就诊、治疗,首选治疗方案为药物联合高压氧治疗;早期药物干预除扩血管、营养神经外,抗病毒及短期激素治疗不容忽视;急性期(病程≤7d)和静止期(病程8~15d)最好不选用针刺治疗,恢复期(病程16~30d)除药物及高压氧治疗外,还可辅以针刺治疗;后遗症期(病程〉30d)最好给予药物、针刺及高压氧联合治疗。
李雁黄烽韩涛张天强周宝英林侃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高压氧针刺
蒺藜皂苷、高压氧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远期疗效及其再发的影响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通过观察蒺藜皂苷(GSTT)和/或高压氧治疗对急性脑梗死(ACI)不同治疗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的改善,探讨其对脑梗死近远期疗效及再发的影响;通过对各影响因素的分析讨论影响脑梗死再发的独立因素。方法96例ACI患者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行常规治疗;高压氧(HBOT)组除常规治疗外在发病4d~40d行高压氧治疗;GSTT组除常规治疗外在发病13d~40d给予GSTT;HG组除常规治疗外在发病19d~41d内服用GSTT,并在发病8d~40d内行高压氧治疗。观察治疗15d、20d和30d时及治疗半年、1年、2年时NDS水平,并对比各组2年内脑梗死再发百分比,分析影响其再发的独立因素。结果治疗30d仅HBOT组NDS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半年、1年、2年各组NDS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或P<0.01);治疗30d和半年,HBOT组NDS较对照组、GSTT组和HG组NDS降低(P<0.05或P<0.01);治疗1年和2年,HBOT组、GSTT组和HG组NDS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P<0.01)。脑梗死总再发率为12.5%(12/96),其中各组再发率分别为对照组30.0%,HBOT组16.0%,GSTT组8.3%,HG组为0,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OT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速度;HBOT和/或GSTT可明显提高脑梗死患者远期疗效;GSTT有预防脑梗死再发的作用,并且在此方面与HBOT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李雁黄烽韩涛林承元周宝英林侃张天强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蒺藜皂苷高压氧治疗近远期疗效
高压氧干预下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黏附分子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CD11b、CD11c和CD54作动态观察,找出其变化规律及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对该规律的影响,并进一步阐明HBO对ACI患者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同时对ACI患者治疗前CD11b、CD11e和CD54与近、远期神经功能恢复程度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64例ACI患者分2组:HBO组31例,常规治疗联合HBO治疗;治疗对照组33例,仅行常规治疗。2组分别在治疗前(发病≤72h)及治疗第7、10、12、20天晨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D11b、CD11c和CD54,并在相同治疗时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euralfunctional damagescores,NDS)。另外选取正常对照组25人,仅抽取周围静脉血测定CD11b、CD11c和CD54。结果HBO组和治疗对照组治疗前CD11b、CD11C和CD54表达明显升高,达到高峰,2组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均开始下降。HBO组CD11b、CD11C高峰持续时间为7d,治疗对照组持续10d;HBO组CD54高峰持续时间为10d,治疗对照组持续12d。经相关性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发病第20天时NDS水平(近期疗效)和发病半年、1年时NDS的水平(远期疗效)分别为97.2%、96.7%及97.6%,可用CD11b和/或CD11c和/或CD54的上调水平以及其他相关因素解释。结论HBO治疗后可缩短ACI患者CD11b、CD11c和CD54高峰持续时间。说明HBO可干预细胞黏附分子的变化过程,缩短其异常时限,减少它们的表达,对ACI患者有保护作用,并减少白细胞的黏附。同时治疗前CD11b、CD11C和CD54的表达可预测病情的轻重,影响近、远期疗效,为研究如何调控或抑制CD11b、CD11c和CD54的表达、减少对血管的损伤及早期制定更全面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李雁黄烽韩涛蔡鹏威陈发林周宝英林侃张天强
关键词:高压氧细胞黏附分子急性脑梗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