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阔

作品数:73 被引量:191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军事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2篇医药卫生
  • 1篇军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2篇前列腺
  • 29篇腺癌
  • 28篇前列腺癌
  • 25篇肿瘤
  • 18篇细胞
  • 13篇前列腺肿瘤
  • 13篇腺肿瘤
  • 10篇蛋白
  • 9篇基因
  • 8篇膀胱
  • 7篇慢病毒
  • 6篇免疫
  • 4篇尿管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膀胱癌
  • 4篇膀胱肿瘤
  • 4篇PIM-1
  • 3篇信号
  • 3篇异种

机构

  • 68篇天津医科大学
  • 15篇天津市泌尿外...
  • 6篇北京医院
  • 5篇天津市第三中...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滕州市中心人...
  • 1篇天津市儿童医...
  • 1篇天津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天津市人民医...
  • 1篇淄博市中心医...
  • 1篇天津泰达医院

作者

  • 73篇杨阔
  • 62篇徐勇
  • 33篇张志宏
  • 19篇刘冉录
  • 15篇马宝杰
  • 15篇乔宝民
  • 11篇孙建涛
  • 10篇刘妍
  • 9篇张晓光
  • 6篇张婷
  • 6篇畅继武
  • 6篇杨泽
  • 5篇张昌文
  • 5篇王玉琢
  • 4篇权昌宜
  • 4篇王建业
  • 4篇陈岳
  • 4篇张向凯
  • 4篇张春霆
  • 3篇田振涛

传媒

  • 1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天津医药
  • 5篇中华男科学杂...
  • 5篇中国老年保健...
  • 4篇中华实验外科...
  • 3篇中国现代医学...
  • 3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医院统计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临床泌尿外科...
  • 1篇继续医学教育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现代泌尿外科...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14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动蛋白在良恶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对前列腺癌细胞PC3侵袭、基质降解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观察皮动蛋白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及不同阶段的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初步研究皮动蛋白对前列腺癌细胞PC3侵袭和基质降解能力的影响。方法 207例份良恶性前列腺组织,其中良性前列腺增生26例份,未经治疗的原发前列腺癌82例份,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58例份,复发前列腺癌8例份,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20例份及远处转移前列腺癌13例份,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织中的皮动蛋白。转染皮动蛋白siRNA敲除PC3细胞中的皮动蛋白,观察皮动蛋白对PC3细胞侵袭能力、基质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良性前列腺增生、未经治疗前列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复发前列腺癌、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远处转移前列腺癌皮动蛋白染色评分分别为(0.3±0.1)、(0.5±0.1)、(1.1±0.2)、(1.4±0.2)、(1.7±0.2)、(2.2±0.2)分,良性前列腺增生与其他各者比较,P均<0.05。转染皮动蛋白siRNA和空白质粒PC3细胞透膜细胞数分别为(8±1)、(36±3)个,两者比较,P<0.05。转染空白质粒PC3细胞周围和细胞体可见丰富的肌动蛋白染色,在细胞底部可见明显的明胶基质降解,且在明胶基质降解处可见富含肌动蛋白的侵袭伪足样结构,而转染皮动蛋白siRNA PC3细胞则无上述表现。结论皮动蛋白在恶性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且皮动蛋白的表达随着前列腺癌的进展而逐渐增加并且与前列腺癌的远处转移有关。敲除PC3细胞中的皮动蛋白后,PC3细胞的侵袭能力及细胞外基质降解能力降低。
马鹏德盛镔王晓明张蒙徐勇杨阔
关键词:细胞侵袭细胞外基质基质降解
天津市农村地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了解天津市农村地区BPH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为BPH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市9个农村区县居住≥5年、年龄≥50岁的832名男性进行有关BPH的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BPH患病率为66.9%(557/832)。随年龄增长,BPH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组间BPH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5,P〈0.05)。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对BPH患病率有影响的因素包括被调查者受教育程度、身体质量指数(BMI)分级、睾酮水平、饮食规律、近20年饮食变化、年收入、生活质量评分等(P〈0.05)。在多因素相互作用下,BPH患病率与被调查者年龄、睾酮水平和年收入呈正相关(P〈0.05),与BMI分级及饮食规律性呈负相关(P〈0.05)。被凋查者认知程度与教育水平、BPH诊治率及了解途径的正规性均呈正相关性(P〈0.05)。78.8%被调查者对前列腺疾病不甚了解。结论BPH在天津市农村地区患病率较高,与年龄、睾酮水平、BMI分级、饮食规律性、年收入等因素有关。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前列腺专科防治工作应加强和完善。
徐勇张志宏程茹郭晓磊马宝杰权昌宜刘冉录杨阔乔宝民田振涛张晓光徐建立于明杰张昌文王伟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患病率统计学农村人口
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精原细胞瘤进展中的脂代谢关键基因
2022年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精原细胞瘤进展中的与脂代谢相关的关键基因,分析脂肪酸结合蛋白1(FABP1)在其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方法:于TCGA下载精原细胞瘤测序及临床数据,同GSEA网站下载脂代谢相关基因集共同分析,筛选出Ⅱ期、Ⅲ期和Ⅰ期之间的与脂代谢相关的差异基因(MRGs)及关键基因FABP1,利用免疫组化对其表达进行验证,分析其与MRGs表达的相关性、甲基化水平、免疫浸润程度及对预后的影响。结果:Ⅱ期、Ⅲ期精原细胞瘤存在61个上调、4个下调的MRGs。FABP1与差异显著的MRGs有较强的相关性(P<0.01),GK2、AWAT2、DGAT2L6、ELOVL3在多个甲基化探针均表现明显的甲基化(r=-0.744--0.489,均P<0.001)。FABP1与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中央记忆型T细胞(Tcm细胞)、辅助性T细胞(Th细胞)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均P<0.01);不同FABP1表达的样本中具有明显的免疫浸润(P<0.001)及基质成分(P<0.01)差异。高表达FABP1则能显著降低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结论:FABP1作为脂代谢关键基因,可能与其他MRGs通过共表达,改变自身甲基化及组织免疫浸润水平,共同促进精原细胞瘤的进展。
闫墨刘帅兵王楷斌陈铭哲杨阔
关键词:精原细胞瘤脂质代谢
PIM-1基因沉默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沉默PIM-1基因表达对前列腺癌细胞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将RNAi重组质粒(PPIM1-shRNA-3)经脂质体介导转染前列腺癌PC-3细胞,用G418筛选稳定转染、PIM-1基因沉默的PC-3细胞。用空质粒载体(pRNAT-U6.1/Neo)稳定转染的PC-3细胞和正常培养的PC-3细胞作为对照,进行体外研究。利用细胞计数法分别检测3组PC-3细胞的增殖能力。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3组PC-3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结果:与两对照组PC-3细胞相比,PIM-1基因沉默组的PC-3细胞在培养48、72和96h的细胞计数显著减少(P<0.01),细胞周期中G1期细胞的比例显著升高,而S期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P<0.01),发生早期凋亡的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1)。结论:PIM-1基因沉默可以使得PC-3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受阻,抑制细胞增殖,并诱发细胞凋亡。PIM-1可以作为前列腺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晓光徐勇张志宏杨阔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RNA干扰肿瘤抑制蛋白质类基因沉默
中老年男性患者首次就诊PSA检查的特点分析
2008年
目的:调查门诊中老年男性患者的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分布情况,分析规律,研究PSA检查在门诊筛查前列腺癌的意义。方法:患者血清PSA检查使用ELISA方法,所有患者都经过其他辅助检查确诊,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结果:在非前列腺疾病组、前列腺增生组和前列腺癌组tPSA≤4ng/ml各占87%、53%和17%;tPSA位于4~10ng/ml的患者各占10.6%、29%和16%;tPSA≥10ng/ml患者各占2.4%、18%、69%。将tPSA≤4ng/ml及tPSA位于4~10ng/ml按照fPSA/tPSA≤15%、15%~20%和>20%分为3部分,3组病例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结论:门诊PSA筛查有利于发现和诊断前列腺癌,但发现的前列腺癌以晚期为主,提示PSA在中老年人群中普查的必要性,fPSA/tPSA在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明确。
杨阔孙建涛徐勇韩育植张志宏
关键词:老年男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门诊
腺性膀胱炎的诊断与治疗(附64例报告)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探讨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腺性膀胱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6例,女18例。治疗方法包括经尿道电切(TUR)和抗感染保守治疗。结果:TUR组52例,保守治疗组12例。随访8~32个月。治疗后症状均明显改善,前组病变复发或进展13例,后组2例。有1例发生癌变。结论:对症状严重、病变广泛者首选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部分患者可考虑加行膀胱灌注化疗药。对病变轻微患者保守治疗亦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腺性膀胱炎具有复发及恶变倾向,须密切随访。
张晓光徐勇杨阔张志宏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经尿道电切
染色体8q24常见变异与中国北京人群前列腺癌关联的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8q24region2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rs1016343,T)、(rs13252298,G)和(rs6983561,c)与前列腺癌(PCa)患病发病风险的关联,分析这些基因型与PCa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比较病例组(289例)PCa患者和对照组(288例)健康人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差异,并探讨各基因变异与患者的确诊年龄、体质指数、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肿瘤分期等临床特征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rs6983561的CC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91,P=0.044)。不同年龄的PCa患者中,rs1016343的CC+TC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不同肿瘤分期、进展期和体质指数的PCa患者rs6983561的CC/AC+AA基因型的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P=0.034;P=0.021)。对rsl016343和rs6983561风险基因型进行累积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当PCa患者携带0、1、2、≥3个风险基因型时,发生PCa的风险将分别为对照组的1.332、1.416和1.519倍。结论染色体8q24region2SNP(rs6982561,C)可能与中国北方人PCa患病风险和肿瘤分期、进展期和体质指数有关,8q24基因(rs1016343,T)的年龄可能与PCa的患病风险有关。
李星慧王建业徐勇杨阔朱小泉原慧萍唐雷孙亮杨帆张筱张毓洪杨泽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
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与白细胞分化抗原4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Ⅱ(LC3Ⅱ)与白细胞分化抗原44(CD44)在结直肠癌及其浸润性成分中的表达,分析两者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及转移中的作用。方法从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2011年至2014年结直肠癌手术切除标本中选取64例结直肠癌、20例结直肠腺瘤和20例癌旁正常组织(距癌组织边缘>10 cm)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20例癌旁组织、20例腺瘤及64例结直肠癌组织中CD44蛋白及LC3Ⅱ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在结直肠浸润性成分中表达的差异及两者的相关性。通过Fishier确切概率法分析LC3Ⅱ与CD44蛋白的表达与癌旁组织、腺瘤及结直肠癌不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1)LC3Ⅱ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及腺瘤中(χ^(2)=66.495,P<0.01),但其在癌旁组织及腺瘤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98,P>0.05);CD44在癌旁组织、腺瘤及结直肠癌的表达逐渐增高(χ^(2)=47.782,P<0.01)。(2)LC3Ⅱ和CD44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伴癌结节及临床分期有关(依次为LC3Ⅱ:χ^(2)=8.313、8.459、9.356、10.011,P<0.05;CD44:χ^(2)=9.182、9.430、9.560、13.513,P<0.05),LC3Ⅱ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无关(χ^(2)=4.523,P>0.05),CD44的表达与浸润深度有关(χ^(2)=8.322,P<0.05)。(3)肿瘤浸润性成分中LC3Ⅱ和CD44的表达水平高于癌灶中心(LC3Ⅱ:χ^(2)=26.004,P<0.01;CD44:χ^(2)=26.145,P<0.01),在结直肠癌中两者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2,P<0.05)。结论 LC3Ⅱ和CD44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两者协同作用共同导致结直肠癌的不良预后。
王兴芬杨阔许丽萍张向莲辛琪郑海燕孙保存
关键词:结直肠癌肿瘤干细胞
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七氟烷后处理减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评价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七氟烷后处理减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健康新生SD大鼠,日龄1~3d,处死后取心室肌组织,培养心肌细胞,随机分为7组:对照组(C组)于CO2培养箱中持续培养3h;缺氧复氧组(AR组)细胞缺氧2h,复氧1h;七氟烷后处理组(SP组)细胞缺氧2h,复氧开始即刻更换为3%七氟烷饱和的DMEM培养液,孵育20min,再更换为无血清DMEM培养液,继续复氧40min;七氟烷后处理+SB203580组(SP+SB组)于七氟烷后处理同时加入SB203580(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至5μmol/L,孵育20min;七氟烷后处理+二甲亚砜组(SP+DMSO组)于七氟烷后处理同时加入0.1%DMSO,孵育20min;SB203580组(SB组)于复氧开始时加入SB203580至5μmol/L,孵育20min;二甲亚砜组(DMSO组)于复氧开始即刻加入0.1%DMSO,孵育20min。各组细胞分别接种于24孔培养板(1ml/孔)、35mm培养皿(5ml/皿)和50ml培养瓶(8ml/瓶)中,每组12孔、6皿和6瓶。于复氧结束后,采用比色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采用台盼蓝排斥实验测定细胞存活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磷酸化p38MAPK(p-p38MAPK)表达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其余各组LDH活性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AR组、SP组、SP+SB组、SP+DMSO组和DMSO组p-p38MAPK表达上调(P〈0.05);与AR组比较,SP组、SP+SB组和SP+DMSO组LDH活性降低,细胞存活率升高,细胞凋亡率降低,p-p38MAPK表达上调(P〈0.05);与SP组比较,SP+SB组、SB组和DMSO组LDH活性升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p38MAPK表达下调(P〈0.05)。结论七氟烷后处理可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减轻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
庄欣琪吕国义杨阔徐勇邓廼封
关键词: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缺血后处理
肾动静脉瘘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2007年
目的探讨肾动静脉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1996年至2006年经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确诊的6例肾动静脉瘘患者,原发性动静脉瘘5例,获得性动静脉瘘1例;临床表现严重血尿5例,高血压1例。4例行经皮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2例行肾切除术。结果4例栓塞后血尿得到控制,随访5个月-8年,均无复发;2例肾切除者血尿消失,血压下降。结论影像学是诊断肾动静脉瘘的主要手段,超选择性肾动脉造影是确诊的首选方法;动脉栓塞是最佳治疗方法,创伤小、疗效确切,还可最大限度保留患侧肾功能;肾功能丧失者可考虑肾切除。
孙建涛杨阔徐勇张向凯
关键词:肾动静脉瘘动脉造影栓塞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