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立彬

作品数:65 被引量:319H指数:11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1篇癫痫
  • 14篇儿童
  • 10篇疗效
  • 7篇幼鼠
  • 7篇细辛
  • 7篇小儿
  • 7篇Α-细辛醚
  • 6篇婴幼
  • 6篇婴幼儿
  • 6篇综合征
  • 6篇细胞
  • 6篇脑炎
  • 5篇蛋白
  • 5篇膜炎
  • 5篇脑膜
  • 5篇脑膜炎
  • 5篇病毒
  • 4篇毒性
  • 4篇托吡酯
  • 4篇误诊

机构

  • 54篇吉林大学第一...
  • 27篇吉林大学
  • 11篇长春市人民医...
  • 10篇长春市儿童医...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吉林大学白求...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2篇大连医科大学...
  • 2篇延边大学
  • 2篇深圳市儿童医...
  • 2篇长春医学高等...
  • 2篇吉林省乾安县...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吉林省疾病预...
  • 1篇吉林省吉林中...
  • 1篇安图县医院
  • 1篇长春市中心医...
  • 1篇吉林省长春传...
  • 1篇吉林省德惠市...

作者

  • 65篇杨立彬
  • 22篇张舒岩
  • 19篇李树蕾
  • 15篇黄艳智
  • 11篇梁建民
  • 11篇张舒石
  • 9篇张淑琴
  • 6篇张现娥
  • 6篇王宇虹
  • 6篇鲁继荣
  • 5篇梁东
  • 4篇陈银波
  • 3篇吴雪梅
  • 3篇蔡正旭
  • 3篇李树红
  • 3篇林卫红
  • 3篇黄可欣
  • 3篇李海波
  • 3篇汪军
  • 3篇王淑清

传媒

  • 14篇吉林大学学报...
  • 13篇中国妇幼保健
  • 5篇中风与神经疾...
  • 3篇中草药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当代儿科...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白求恩医科大...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实验和临...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小儿急救医学
  • 1篇中华国际医药...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年份

  • 7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4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发热中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性发热中的疗效分析。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3年10月 ̄2004年6月因呼吸系统感染性发热住院的患儿,对于体温≥38.5℃者随机应用布洛芬64例和对乙酰氨基酚60例,对其进行退热疗效分析。结果:布洛芬组在最大作用时间及持续时间上,明显大于对乙酰氨基酚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口服布洛芬退热效果确切,且明显优于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较强而持久的疗效。在儿科布洛芬作为解热药使用是安全、有效而且疗效持久的。
黄艳智杨立彬
关键词: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呼吸系统感染发热
Wiskott—Aldrich综合征一家系5例误诊误治分析
2002年
杨立彬黄艳智
关键词:误诊误治WISKOTT-ALDRICH综合征免疫缺陷病
格林-巴利综合征中细胞因子TL1A的表达及其生物治疗
杨立彬李树蕾王淑清胡淑平刘影周莉梁东张舒岩常健汪军马红喜黄可欣张现娥
任务来源:吉林省卫生厅科技发展计划项目。1、计划类别:社会发展;2、项目类别:普通;3、合同编号:2006079;4、项目名称:格林-巴利综合征中细胞因子TL1A的表达及其生物治疗;5、承担单位: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成果的...
关键词:
关键词:生物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3.5岁幼儿型布鲁氏菌病脑膜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1
2011年
目的报告1例3.5岁幼儿布氏杆菌脑膜炎误诊病例,复习相关资料,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布氏杆菌脑膜炎3.5岁幼儿1例。患儿,男,3.5岁。因间断发热、头痛3个月入院。回顾性分析该患儿临床资料。检索国内外文献,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儿为急性起病,病程长,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阳性,脑脊液的改变早期类似于化脓性脑膜炎,后期类似于结核性脑膜炎,WBC轻度升高,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增高,糖和氯化物降低。血清布氏杆菌抗体阳性,凝集效价为1:200。经头孢曲松钠、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三联抗生素治疗,3周后脑脊液恢复正常。出院后继续口服利福平和复方新诺明6周,恢复良好。检索国内外文献发现,儿童布氏杆菌病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成人,以急性脑膜炎/脑膜脑炎为主。布氏杆菌脑膜炎为亚急性病程,脑脊液改变与结核性脑膜炎类似,临床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本病的治疗目前主张3种抗生素联合治疗,应选用易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的药物,总疗程不短于8周。结论 3.5岁幼儿布氏杆菌脑膜炎临床少见,对于幼儿反复波动性发热,合并有诊断不明的脑膜炎/脑膜脑炎,尤其表现与化脓性或结核性脑膜炎类似者,应考虑布氏杆菌脑膜炎的可能性,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详细询问牧区居住史以及牛羊制品食用史,并行血清凝集试验和脑脊液培养,以早期确诊。
聂冬梅杨立彬郝小生
关键词:病例报告
托吡酯治疗伴频繁抽搐的小儿病毒性脑炎
2006年
李春怀陈银波梁东雷梅芳杨立彬
关键词:小儿病毒性脑炎控制抽搐托吡酯治疗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重症病例颅内高压
托吡酯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疗效评估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托吡酯治疗多发性抽动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和自身对照的开放性研究。对确诊的65例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41例(予托吡酯治疗,按0.5-1mg/kg/d剂量口服,至临床症状消失或达到目标剂量4-6mg/kg/d)和对照组24例(于氟哌啶醇治疗,按1mg/d口服,最大剂量不超过6mg/d)共治疗48周。研究组又分为幼儿组(17例)、年长儿组(23例)及按发作形式分为肢体抽动组(13例)、头面部抽动组(19例)和混合组(8例)。对研究对象于治疗前与治疗中(4、8、24、48周)进行耶鲁抽动症整体严重度量表(YGTS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结果:①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40%;Z=-3.475;P〈0.01)。研究组YGTSS总分[(42.56±14.48)分]低于对照组[(57.15±19.78)分;P〈0.05];减分率[(60.18±24.48)%]高于对照组[(37.17±23.28)%;P〈0.05]。治疗第48周末,研究组有效率为90%,高于对照组(60%;Z=-4,805;P〈0.01).研究组YGTSS总分[(21.26±13.38)分]低于对照组[(34.52±23.18)分;P〈0.01];减分率[(85.15±15.53)%]高于对照组[(60.35±24.68)%;P〈0.05]。②治疗第24周末肢体抽动组有效率90%,高于混合组(54%;Z=-2.013;P〈0.05)和头面部抽动组(76.9%;Z=-2.235;P〈0.05)。肢体抽动组YGTSS总分[(24.76±17.38)分]低于混合组[(38.16±21.41)分;P〈0.05];减分率[(91.23±21.58)%]高于混合组[(80.75±34.08)%;P〈0.05]。幼儿组有效率95%,高于年长儿组(82.6%;Z=-1.879;P〈0.05)。幼儿组YGTSS总分[(24.36±16.48)分]低于年长儿组((30.89±10.76)分;P〈0.05];减分率[(86.74±35.78)%]高于年长儿组[(79.85±33.78)%;P〈0.05]。③第48周末研究组TES
常健赵红霞李海波鲁继荣杨立彬
关键词:多发性抽动症托吡酯氟哌啶醇
伊来西胺治疗和预防小儿复杂性热惊厥复发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评价伊来西胺预防小儿复杂性热惊厥(CFC)复发的效果。方法:将45例CFC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给予常规退热及原发病治疗;治疗组25例在发热期间每日口服伊来西胺3~5 mg/kg用至体温正常,常规辅以退热及原发病治疗。所有病例随访1年。结果:服药5 h以内,对照组和治疗组意识恢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3.27%和80.64%(P<0.05);服药48 h以内,对照组和治疗组体温恢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1.58%和79.83%(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CFC复发率分别为45.00%和12.00%(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癫痫发生率分别为15.00%和4.00%(P<0.05),并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患儿的脑电图有明显改善。结论:伊来西胺对治疗和预防CFC复发有较好的效果。
房启民杨立彬张舒岩杨立梅
应用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治疗中真菌感染的观察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预防儿童化脓性脑膜炎长期使用抗生素后继发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将住院治疗的60例长期使用抗生素儿童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分为布拉氏酵母菌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布拉氏酵母菌组患儿自使用抗生素开始口服布拉氏酵母菌散剂(亿活),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自使用抗生素开始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贝飞达),对照组患儿仅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使用2周内观察患儿出现鹅口疮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取患儿的粪便进行真菌培养。结果:应用三代头孢菌素后6天,对照组患儿即出现口腔急性假膜型念珠菌感染,2周内口腔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共9例和腹泻15例,腹泻患儿粪便白色念珠菌检出率高达60%;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组患儿在应用抗生素8天后出现口腔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7例和腹泻11例,腹泻患儿粪便中检出白色念珠菌6例;布拉氏酵母菌组患儿在应用抗生素12天后才出现口腔急性假膜型念珠菌病和腹泻各2例,且腹泻患儿粪便中未检出白色念珠菌。结论:对长期应用抗生素的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加用布拉氏酵母菌可有效预防继发性真菌感染。
程春旭杨立彬张舒石张舒岩
关键词:化脓性脑膜炎布拉氏酵母菌真菌抗生素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参与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分析
2011年
目的: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在儿童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23例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患儿临床病例分析并进行血清及脑脊液中IL-1、TNF-α的水平检测。结果: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IL-1、TNF-α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神经-免疫-内分泌系统参与儿童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合并胰腺炎的病理过程,为临床上早期给予大剂量激素治疗提供了有力证据。
秦越张舒岩杨立彬张现娥
关键词:腮腺炎病毒性脑炎胰腺炎IL-1TNF-A
儿童过敏性紫癜血浆一氧化氮与内皮素-1变化的意义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 1(ET- 1)在儿童过敏性紫癜 (HSP)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4 8例 HSP患儿 [紫癜性肾炎 (HSPN)组 2 1例 ,非肾脏受累 (NHSPN)组 2 7例 ]急性期、恢复期血浆 NO、ET- 1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HSP患儿急性期血浆 NO、ET- 1水平均明显高于恢复期及对照组 (P<0 .0 1) ,尤以 HSPN组升高更显著 ,与 NHSPN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急性期血压升高组 NO/ ET- 1比值较血压正常组低(P<0 .0 5 ) ;恢复期非肾脏受累组 NO、ET- 1水平虽仍较对照组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HSPN组恢复期NO、 ET- 1水平虽较急性期下降 ,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 ,且 NO/ ET- 1比值小于急性期 ;HSPN组和NHSPN组急性期和恢复期 NO与 ET- 1呈明显正相关 (HSPN组急性期 r=0 .784 3,P<0 .0 1,恢复期 r=0 .4 92 0 ,P<0 .0 1;NHSPN组急性期 r=0 .6 831,P<0 .0 1,恢复期 r=0 .6 317,P<0 .0 1)。结论 :NO、ET- 1的水平可作为临床判定 HSP患儿病情轻重、并发症的发生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常健赵洪霞鲁继荣杨立彬梁东李海波付文永
关键词:紫癜紫癜性肾炎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