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红
- 作品数:2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百舍斋藏书与齐如山的剧学思想
- <正>齐如山(1875—1962),原名宗康,字如山,河北高阳人。他与王国维、吴梅三足鼎立,从不同方面开创了现代戏曲学。关于齐如山的研究,多集中于齐如山与梅兰芳的合作,齐如山对于国剧的改革与创新。一个"新"字,便埋没了齐...
- 杨秋红
- “移动镜头”和“长镜头”——试论李白山水诗的取象特征被引量:1
- 2009年
- 李白的山水诗境界开阔,飘逸流转。这种审美特征的形成,离不开李白独特的取象方式。借鉴影视镜头理论来看,李白的山水诗常常使用"移动镜头"和"长镜头"取象,因而山水景物富于动感、完整连贯,并表现出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我"为主而山水为从,无限风景眼前流过;"以我观群动,以动开万境"。王世贞所言"太白佳境"恰是运用"长镜头"和"移动镜头"取象法所产生的境界。
- 杨秋红
- 关键词:长镜头李白山水诗
- 《西厢记》爱情本质的现代解读
- 2012年
- 关于《西厢记》爱情本质问题,一直颇具争议。对一个作品的解读,在方法论上应该将历时性的解读和共时性的解读结合起来,才能还原作品的鲜活魅力。对《西厢记》爱情本质的完整解读,应包括元代诞生期、明清流传期、当前三个维度。争议主要来自当前,有纯情说、无情说、情欲说、由情到欲说、与封建礼教先分后合说等。
- 杨秋红
- 关键词:《西厢记》封建礼教原作品历时性方法论
- 千年的回响——论《史记》游侠精神在元杂剧中的嬗变被引量:2
- 2005年
- 元杂剧作家理想中的游侠和司马迁笔下的游侠相比,豪侠精神在萎缩,而儒士精神在增长;个性在萎缩,社会性在增长。元杂剧作家更称赏服从仁义礼智、有儒家治世精神的游侠。这种变化是元代遗民情绪的折射,也受到了宋代理学精神的深刻影响,还体现了元代文人既对现实不满、又要维护封建秩序的矛盾心态。
- 杨秋红孙吉民
- 关键词:游侠精神《史记》元杂剧嬗变
- 《审音鉴古录》的选本特点和昆剧史价值——以《南西厢》为例
- 2016年
- 《审音鉴古录》的选本特点体现为两方面:一是舞台艺术极为精严;二是雅俗处理自有法度,人物定位、科诨处理俗化。其表演艺术成就是昆剧"乾嘉传统"的高度体现,某些庸俗内容为历史局限性所在。在花雅之争背景下,《审》本昆剧俗化是历史的必然。今天我们继承昆剧遗产,必须重视《审》本的身宫谱价值,但对其俗化内容也要有所鉴别,对其以雅俗共赏为目标探索通俗化的审美追求,应继承和发扬。
- 杨秋红
- 汤显祖传奇与元剧关系考论
- 2017年
- 汤显祖传奇受元剧影响颇深,明人已关注到。准确把握汤氏传奇与元剧之关系,是评价汤显祖曲学地位的重要依据,然今日汤学对此关注甚少。徐朔方仅论及《牡丹亭》与《碧桃花》《两世姻缘》《金钱记》《青衫泪》几种杂剧在情节上的相似性。
- 杨秋红
- 关键词:汤显祖元剧传奇考论《青衫泪》《牡丹亭》
- 明汲古阁刊本《六十种曲》弁语题辞收录整理问题
- 2019年
- 毛晋(1599—1659)是晚明著名的藏书家、出版家,江苏常熟人。汲古阁是他的藏书楼,也用作书坊名。汲古阁《六十种曲》是明代传奇的集大成之作,于崇祯年间分六套刊行,在三年内陆续出齐,每套第一种扉页题"绣刻演剧十本"。六套一起重印时,才有了《六十种曲》之名。最初每套前都应有一篇序言,但迄今第六篇仍未发现。其余五篇的发现也颇费周折。从明清到现代,五篇序言的收录情况复杂,现代整理本不少,问题很多。
- 杨秋红
- 关键词:开明书店
- 试解元杂剧题名末尾的角色名
- 2011年
- 在文献收录的元杂剧名目中,有些题名非常特别:旦、末、末泥等角色名赫然出现其中,且位于题末。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均和宋杂剧、金元院本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或为插演、扩充,或受到其中角色之剧命名方式的影响。从本质上看,角色名所提示的正是与之紧密相连的表意单元的主演。这种现象是戏曲角色形成过程的动态反映,是古剧遗风和成熟戏曲相结合的结果,展现出戏曲初成时期的浑融状态,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 杨秋红
- 关键词:元杂剧题名宋金杂剧
- 戏曲中鬼魂装扮色彩符号成因考
- 2011年
- 中国戏曲中鬼魂脚色的舞台装扮很特别,以黑、红、白三色为主色。其用色特征的形成,受到多个色彩符号系统的影响。魂帕、鬼穗子的形制和用色,分别受丧俗中覆面物和穗状纸钱的影响。黑衣、红衣、素衣,主要受中国传统色彩象征系统的影响。上述装扮又同时受到戏曲服饰色彩秩序的影响。每个符号系统的影响都不是绝对的,每一个鬼魂形象的服色选择,都是不同系统相互平衡的结果。
- 杨秋红
- 世俗的魅惑与儒生的妄想——关汉卿爱情剧中的俗文化特质探析被引量:1
- 2005年
- 关汉卿的爱情剧以俗文化为本位进行剧情建构和人物塑造。其保持了俗文化的一贯 诱惑力,延续了传统俗文化的新奇内容和娱乐精神,并独创出了具有文人趣味的笑料,丰富了俗文 化笑的内容。在思想性上,“伦理团圆”和“政治团圆”的双美结局表达了一个儒生的妄想,儒生形 象是关汉卿在俗文化要求下对传统儒生形象改造的结果,是融合世俗文化特征和文人理想的矛盾体。
- 杨秋红
- 关键词:关汉卿爱情剧俗文化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