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儿童
  • 2篇胃肠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2篇病毒
  • 2篇肠道
  • 2篇肠炎
  • 1篇毒性
  • 1篇性疾病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炎症
  • 1篇炎症性
  • 1篇炎症性肠病
  • 1篇药物性
  • 1篇药物性肝病
  • 1篇易激综合征
  • 1篇异丙嗪
  • 1篇异丙嗪治疗
  • 1篇婴幼

机构

  • 9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七人...

作者

  • 9篇杨杰
  • 2篇黄家琴
  • 1篇赵守成
  • 1篇王克芳
  • 1篇孔云
  • 1篇梅玉霞
  • 1篇郭君
  • 1篇刘晓琳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医生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8
  • 1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与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1982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发现幽门螺杆菌(Hefieabaeter pylon,HP),并发现该菌在消化性溃疡和胃炎中的作用,而获得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HP发现及其在胃、十二指肠疾病发病中作用的认识,是近20余年胃肠病领域中最大的进展之一。目前全球约50%人感染HP,其感染模式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不同,发达国家感染率低,少有儿童和青少年感染,12岁以下儿童感染率为6%~11%^[1],
杨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相关疾病儿童
手足口病112例病例分析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28日~5月16日阜阳人民医院应急四病区收治的11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2例患儿107例痊愈,5例出现神经源性肺水肿和/或中枢性循环衰竭症状转入PICU治疗,其中4例治愈,1例死亡。结论手足口病可防、可治。神经源性肺水肿及肺出血为死亡主要原因,是治疗的关键,近年来分阶段干预模式的应用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杨杰赵守成刘晓琳
关键词: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神经源性肺水肿
轮状病毒性肠炎68例肠道外临床症状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性肠炎肠外临床表现的发生状况,了解轮状病毒性肠炎所致多器官损害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临床资料,观察出现多脏器损伤的比例,并以发热、酸中毒作为分组标准分析其与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异常相关性。结果68例患者中,46例出现CKMB升高,9例心电图出现T波异常,37例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10例出现肝功能损伤症状及ALT升高,37例出现酸中毒,6例出现肾脏损伤症状,3例出现皮疹,2例出现无热惊厥;发热、酸中毒与CKMB异常有明显相关性(χ2=4.390、4.271,均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合并肠外多脏器损伤临床较为普遍,预后良好,控制体温及纠正酸中毒可能减少心肌损害。
杨杰王克芳
关键词:轮状病毒脏器损伤肌酸激酶同工酶
儿童炎症性肠病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0年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disease,IBD)是一组病因尚不明确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反应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现就儿童IB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相关性研究进展等综述如下。
杨杰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儿童特异性炎性反应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发病机制
药物性肝病42例病因及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儿童药物性肝病常见诱发药物、临床表现、分型及预后,提高儿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询问既往肝病史,对相关症状、体征和血常规、肝功能、各种肝炎病毒标志物,TORCH标志物,肝胆B超,角膜K—F环检查,治疗用药及转归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诱发急性药物性肝病的药物,大环内酯类20例(47.62%),β-内酰胺类抗生素8例(18.9%),解热镇痛药6例(14.21%),抗病毒药4例(9.5%),草药2例(4.7%),抗结核和抗癫痫药各1例。42例均有肝功能损害,ALT增高达90~900U/L,其中AST增高达80~180U/L29例,发热8例,纳差22例,皮疹5例,腹痛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1例,肝大6例,黄疸6例。结论药物对儿童肝脏损害不少见,应引起儿科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
杨杰
关键词:肝病药物性病因儿童
危重症小儿44例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住院明确诊断的44例危重儿并发急性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轻度胃肠功能障碍29例占66%,治疗有效率100%;重度胃肠功能障碍15例占34%,死亡3例,治疗有效率80%;总死亡率为0.6%。结论胃肠功能障碍是胃肠衰竭的早期表现,病情属可逆性,早期积极治疗原发病,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地治疗胃肠衰竭。
杨杰
关键词:危重症儿童胃肠功能障碍
儿童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08年
IBS是一原因不明,以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慢性功能性肠病,目前尚无单一的发病机制能够解释其临床表现,可能与肠功能紊乱、内脏感觉异常、肠道炎症、社会心理等多因素相关。IBS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欧洲和北美发病率为10%~15%(罗马标准),按Manning和罗马Ⅱ标准,我国中小学生患病率分别为53.5%及20.2%,且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与性别无关。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个体差异很大,起病缓慢,病程迁延,症状反复,不影响生长发育,常见症状有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改变,部分儿童尚有肠道外表现,目前诊断为罗马Ⅲ标准。治疗目的是消除患儿顾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常用治疗方法有心理、饮食和药物三方面,其中药物有抗痉挛、抗腹泻、导泻、促动力、调节内脏感觉及益生菌等药物。目前尚无一种方法或药物对所有患者有肯定的疗效,必须采取个体化和循序渐进的综合治疗,需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
杨杰梅玉霞郭君孔云
关键词:儿童肠易激综合征5-HT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嗜酸细胞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fis,EoE)是一种病理生理尚未明确的食管壁全层以嗜酸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炎性反应疾病。1995年由Kelly等首次报道。需排除继发于嗜酸细胞性胃肠炎、胃食管反流病、消化道感染及肠道炎性反应疾病。目前EoE的定义为嗜酸细胞浸润仅发生在食管。本病国内报道尚较少,现综述如下。
杨杰黄家琴
关键词:嗜酸细胞性食管炎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嗜酸细胞浸润KELLY消化道感染病理生理
西米替丁联合异丙嗪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68例被引量:1
2011年
秋冬季是小儿发生轮状病毒性肠炎的高发季节,此病是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本院儿科采用西米替丁联合异丙嗪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黄家琴杨杰
关键词:西米替丁婴幼儿秋季腹泻异丙嗪小儿秋季腹泻自限性疾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