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蕾

作品数:4 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作物生物灾害综合治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病菌
  • 2篇芽孢
  • 2篇芽孢杆菌
  • 2篇拮抗活性
  • 2篇拮抗细菌
  • 2篇梨黑斑病
  • 2篇梨黑斑病菌
  • 2篇枯草芽孢杆菌
  • 2篇黑斑
  • 2篇黑斑病
  • 2篇黑斑病菌
  • 2篇腐烂
  • 2篇腐烂病
  • 2篇斑病
  • 2篇胞外酶
  • 1篇代谢产物
  • 1篇致病力
  • 1篇致病力差异
  • 1篇生物防治
  • 1篇拮抗

机构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农业科...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作者

  • 4篇杨晓蕾
  • 3篇刘凤权
  • 2篇钱国良
  • 2篇程超
  • 1篇范加勤
  • 1篇李红旭
  • 1篇赵延存
  • 1篇曹素芳
  • 1篇胡白石
  • 1篇朱婕
  • 1篇何锋

传媒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梨黑斑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拮抗活性的研究被引量:23
2014年
从江苏句容酥梨黑斑病病叶上分离得到1株对梨黑斑病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的拮抗细菌,代号JR-C,经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胞外酶检测显示:该菌产生蛋白酶和纤维素酶,不产生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此外,该菌的代谢产物粗提物可抑制梨黑斑病菌菌丝的正常生长。代谢产物粗提物处理后的梨黑斑病菌菌丝愈发致密、短粗,分支也明显减少。室内测定该菌对梨轮纹病菌、梨腐烂病菌、梨炭疽病菌和稻瘟病菌等多种病原真菌均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梨黑斑病主要是叶部病害,而拮抗细菌JR-C菌株从梨树叶片上分离获得,拮抗活性高,拮抗谱广,这为后续利用该菌研制生防菌剂防治梨黑斑病及其他作物病害提供了技术支撑。
杨晓蕾钱国良范加勤胡白石刘凤权
关键词:梨黑斑病菌枯草芽孢杆菌胞外酶
梨黑斑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拮抗活性的初步研究
梨是我国三大水果之一。梨黑斑病是由链格孢属(Alternariasp.)真菌引起的一种病害,是梨三大重要病害之一。目前控制梨黑斑病的主要方法仍然以化学杀菌剂为主。但化学杀菌剂存在着抗药性和农药残留等问题,对人体和环境构成...
杨晓蕾
关键词:梨黑斑病菌生物防治枯草芽孢杆菌胞外酶拮抗活性
文献传递
产酶溶杆菌OH11代谢产物HSAF对梨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被引量:14
2017年
HSAF(heat stable antifungal factor)是产酶溶杆菌Lysobacter enzymogenes OH11中分离鉴定的一种小分子广谱抗真菌和卵菌物质,为进一步明确HSAF防治梨树腐烂病的潜力,分别采用生长速率测定法、显微镜观察法和刮治涂抹法测定了HSAF对梨树腐烂病菌的室内毒力以及对梨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HSAF对梨树腐烂病菌有较强的生长抑制作用,EC50值为0.5μg/m L;HSAF可导致梨树腐烂病菌菌丝体出现扭曲、近顶端处分枝和顶端肿胀等畸形现象;40μg/m L HSAF凝胶剂对梨树腐烂病的涂治愈合率可达81.3%,与2.12%腐植酸铜水剂的涂治愈合率(85.3%)无显著差异;对于分枝裂口或冻伤处、向阴、主杆或中心枝上的病疤,经40μg/m L HSAF凝胶剂涂抹后的愈合率高于2.12%腐植酸铜水剂。对于剪锯口处和向阳或分枝上的梨树腐烂病病疤,经2.12%腐植酸铜水剂涂抹后的愈合率高于40μg/m L HSAF凝胶剂;两种药剂对不同位置病疤的涂治效果不同,可作互补使用。本研究结果为梨树腐烂病的田间防治提供了一种新的生防制剂,同时也可望为其他果树腐烂病害的防治提供生防药剂资源。
程超赵延存李红旭何锋曹素芳杨晓蕾钱国良刘凤权
关键词:梨树腐烂病
我国主要梨产区梨腐烂病菌培养表型与致病力差异的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旨在研究我国主要梨产区不同培养表型的梨腐烂病菌的致病力差异。[方法]从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采集梨腐烂病样品,通过组织分离法共分离鉴定出465株梨腐烂病菌,在PDA培养基上观察其培养表型并进行分类;挑选出128株菌株,采用打孔法接种菌丝块测定各菌株在‘库尔勒香梨’上的致病力。[结果]根据所分离的菌株在PDA培养基上的菌落颜色及形态不同粗分为5类,各类菌株均能产生多种类型的子座,菌株的不同培养性状与其地理来源并无关联;在梨果上,不同分离菌株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分化,但是菌株的致病力差异与其地理来源及培养性状并无关联,且将菌株致病力进行强、中、弱划分后,发现中等致病力的菌株占64%,为优势菌株。[结论]我国的梨腐烂病菌存在多样的培养性状,且菌株的致病力分化明显,中等致病力的菌株占多数,但是菌株的培养性状、致病力及其地理来源这三者之间并无关联,因此要深入了解梨腐烂病菌,还需从菌株的致病基因入手,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其进行研究。
朱婕程超杨晓蕾刘凤权
关键词:致病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