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林

作品数:51 被引量:192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精密光学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理学电子电信核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机械工程
  • 23篇理学
  • 18篇电子电信
  • 10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0篇光学
  • 11篇衍射
  • 10篇大口径
  • 9篇聚变
  • 9篇惯性约束
  • 8篇激光
  • 8篇惯性约束聚变
  • 8篇光学元件
  • 7篇衍射光学
  • 7篇光栅
  • 5篇光场
  • 5篇场分布
  • 5篇大口径光学元...
  • 4篇衍射效率
  • 4篇子孔径
  • 4篇子孔径拼接
  • 4篇误差分析
  • 4篇刻蚀
  • 4篇激光器
  • 4篇光场分布

机构

  • 45篇成都精密光学...
  • 2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西南技术物理...

作者

  • 51篇杨春林
  • 17篇许乔
  • 17篇周礼书
  • 17篇温圣林
  • 15篇张蓉竹
  • 14篇杨李茗
  • 12篇颜浩
  • 10篇蔡邦维
  • 8篇张远航
  • 7篇王健
  • 7篇石琦凯
  • 5篇马平
  • 5篇侯晶
  • 3篇唐才学
  • 3篇张清华
  • 2篇敬守勇
  • 2篇刘民才
  • 2篇柴立群
  • 2篇罗子健
  • 2篇李昂

传媒

  • 17篇强激光与粒子...
  • 6篇光子学报
  • 4篇第四届全国光...
  • 3篇激光技术
  • 2篇光学技术
  • 2篇光学学报
  • 2篇半导体光电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中国激光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激光杂志
  • 1篇光电工程
  • 1篇第十届全国光...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2011年第...
  • 1篇第九届全国光...
  • 1篇中国光学学会...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5篇2004
  • 3篇2003
  • 8篇2002
  • 4篇2001
  • 4篇2000
  • 1篇1999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口径连续相位板面形检测与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基于全局最小二乘拼接算法和图像融合算法建立了连续相位板(CPP)子孔径拼接检测算法,并根据全局相关匹配原理提出采用面形残差来评价CPP的加工面形。采用高精度动态干涉仪等设备建立了相应的检测系统,并针对430mm×430mm口径CPP开展了数值模拟和检测实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系统计算误差为0.005nm。实验结果表明,整个检测系统软硬件RMS误差小于5nm,基本满足CPP面形检测要求。从而验证了CPP检测和评价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温圣林石琦凯颜浩张远航杨春林王健
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
基于随机输入的束匀滑位相板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根据随机畸变激光波前入射确定束匀滑位相板的模型,利用随机理论分析了光束通过位相屏后的传输特性、透射光远场分布的统计均值和方差.通过计算得知远场分布的方差与位相屏的傅里叶谱的平方成正比.利用数值模拟计算了随机生成的两个波前分别通过两个位相屏后的远场分布,模拟结果证实了位相屏用于随机相位畸变激光束匀滑的可行性,并显示了匀滑效果.
杨春林许乔温圣林
关键词:衍射光学
子孔径拼接干涉检测及其精度分析被引量:22
2003年
介绍了利用小口径干涉仪检测大口径光学元件的方法 ,从统计的角度出发 ,详细地推导了子孔径拼接干涉检测技术中拼接参量的具体求解过程 ,以及使用统计回归方法分析了拼接检测系统精度。
张蓉竹杨春林石琦凯许乔蔡邦维
关键词:大口径光学元件强激光系统
周期介质膜压缩光栅中的导模共振效应被引量:1
2007年
使用耦合波法以及特征矩阵法计算了周期膜堆结构以及介质压缩光栅的本征值,研究了介质型压缩光栅产生导模共振现象的条件,并计算了导模共振点附近光栅的衍射效率曲线。针对导模共振效应对光栅应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避开该效应的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当介质折射率呈周期变化时,取光栅周期为0.667μm,深度为0.6μm时,可以避开导模共振效应。
杨春林马平
关键词:导模共振介质膜光栅周期
用于光束匀滑的连续相位板近场均匀性被引量:9
2011年
为降低高功率激光系统中连续相位板(CPP)后续元件的强激光损伤风险,综合考虑入射光强调制、干涉及衍射作用等多种影响因素,建立了CPP近场计算分析模型,模拟和分析了这些因素对CPP后的近场均匀性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CPP后的光束近场均匀性主要受入射光调制、CPP表面剩余反射率和衍射传输距离的影响;当入射光束质量较差时,CPP后的近场均匀性主要由入射光束质量决定,CPP剩余反射率和衍射传输距离对近场均匀性影响相对较小;但当光束质量比较理想时,干涉和衍射作用会破坏CPP的近场均匀性,衍射传输距离影响尤为突出。
温圣林侯晶杨春林颜浩马平周礼书
关键词:近场光束质量惯性约束聚变
用湿法刻蚀技术制作衍射光学元件
研究了氢氟酸(HF)湿法刻蚀石英玻璃的化学机理,探索了针对衍射光学元件制作的刻蚀工艺,得到相关实验规律和工艺参数.最后对实验误差进行定量分析,得到湿法刻蚀的可控精度.
周礼书敬守勇杨李茗杨春林
关键词:衍射光学元件湿法刻蚀刻蚀速率氢氟酸
文献传递
大口径光学元件波前调制PSD模拟分析(英文)被引量:2
2004年
 使用PSD作为大口径光学元件表面加工质量的评价参数,针对不同的波前调制进行了初步的模拟计算,得到了不同调制频率和不同调制深度情况下的PSD曲线变化情况。当调制频率不同时,PSD曲线的突变部分会发生相应的频移,调制频率高则突变发生在空间频率较高的频段,同时PSD峰值不变。相对应调制深度不同时,PSD曲线的突变部份峰值发生变化,调制深度大则峰值大,与此同时峰值出现的位置不会发生变化。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PSD分析结果能够在频率域反应出元件表面受到的不同程度的调制信息。
张蓉竹杨春林许乔张彬蔡邦维
关键词:调制深度调制频率
GS算法设计连续相位板时相位滤波器的选择被引量:5
2010年
针对GS算法在设计连续相位板(CPP)时,迭代过程在解包相位中引入的高频调制,研究了初始相位与解包相位的频谱分布特性,并对两者的差别进行了比较。根据初始相位的频谱特性,提出了以初始相位的频域截止频率为相位滤波器的截止频率的滤波器选择方法。利用该方法进行了CPP设计,设计结果对应的远场焦斑参数为:均方根误差0.267 2,能量利用率96.32%,顶部不均匀度0.101 2。
林中校张蓉竹杨春林许乔
阵列激光器主动锁相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为了获取高能量、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通过对激光的统计性质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阵列锁相技术,即利用一个控制系统,以外界介入的方式控制阵列激光的相位,对激光相位进行校正,减小或消激光位相随机漂移,实现阵列激光独立单元间的位相锁定,保证良好的互相干特性。利用随机过程理论,详细分析了几种情况下激光的时间相干特性,根据各种情况下相干特性的比较结果得知,该锁相系统大大改善了激光之间的互相干特性。
张蓉竹杨春林
关键词:控制系统
强光系统光学元件波前相位梯度分析
在ICF驱动系统中,为了防止因能量过于集中而产生的各类非线性效应,整个系统都采用了大口径光学元件以获得大截面半径的激光光束,大口径光束最终经过聚焦成为足够小的光斑通过靶洞进入靶室。因此光斑尺寸、功率密度、光学质量等成了核...
张蓉竹杨春林许乔蔡邦维
文献传递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