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成鹏

作品数:36 被引量:136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基础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理学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5篇复合材料
  • 35篇复合材
  • 15篇2D-C/S...
  • 14篇陶瓷
  • 14篇陶瓷基
  • 14篇陶瓷基复合
  • 14篇陶瓷基复合材...
  • 9篇细观
  • 8篇细观力学
  • 6篇力学性能
  • 6篇力学性
  • 5篇纤维增强
  • 5篇纤维增强陶瓷
  • 5篇纤维增强陶瓷...
  • 4篇复合材料力学
  • 4篇C/SIC
  • 4篇C/SIC复...
  • 3篇应力
  • 3篇有限元
  • 3篇失效判据

机构

  • 36篇西北工业大学
  • 9篇西安电子科技...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中国核动力研...
  • 1篇中国直升机设...

作者

  • 36篇杨成鹏
  • 21篇矫桂琼
  • 17篇王波
  • 7篇郭洪宝
  • 2篇潘文革
  • 2篇刘永胜
  • 1篇刘小瀛
  • 1篇李潘
  • 1篇陶永强
  • 1篇张娟
  • 1篇贾普荣
  • 1篇王佩艳
  • 1篇卢智先
  • 1篇杜凯
  • 1篇杜龙
  • 1篇贾斐

传媒

  • 7篇复合材料学报
  • 4篇力学学报
  • 3篇航空制造技术
  • 3篇航空材料学报
  • 2篇机械强度
  • 2篇固体力学学报
  • 2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材料导报
  • 1篇航空学报
  • 1篇常州工学院学...
  • 1篇中国力学学会...
  • 1篇中国力学大会...
  • 1篇第17届全国...
  • 1篇第十六届全国...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D-C/SiC槽型梁承载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陶瓷基复合材料典型结构件的承载性能研究不足。针对2D-C/SiC槽型梁开展弯扭组合加载下的损伤-破坏特性试验研究,通过变形监测和裂纹观测,分析了槽型梁试件的承载性能、损伤过程及其失效机理。结果表明,复杂加载下,分层和屈曲是2D-C/SiC槽型梁的主要损伤形式,其破坏过程非常复杂,应变响应通常发生波动和突变,力学性能严重劣化,极限承载能力较低。与完好试件相比,翼缘开孔试件的损伤-断裂机理发生改变,分层起始载荷与局部屈曲载荷明显降低。
杨成鹏李俊何宗倍矫桂琼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槽型梁组合加载破坏模式
2D-C/SiC复合材料的主泊松比演化行为被引量:2
2023年
泊松比是材料及其结构力学性能分析的重要参数之一。本文旨在研究2D-C/SiC复合材料主泊松比的非线性演化行为。首先,基于Mini复合材料模型与正交层压板模型,考虑纤维的横观各向同性性质,建立了2D-C/SiC复合材料的热残余应力计算模型;其次,应用剪滞理论与经典层压板理论,考虑材料的损伤与热残余应力释放机制,建立了2D-C/SiC复合材料的主泊松比计算模型;最后,通过试验表征了材料的应变响应及泊松比演化规律,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2D-C/SiC复合材料内部热残余应力较大,拉伸损伤过程中的热残余应力释放是负泊松比产生的原因;应力-应变曲线及泊松比演化曲线的模型预测结果均与试验曲线吻合较好,表明了理论分析模型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郑茹悦杨成鹏乔成成贾斐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泊松比热残余应力
2D-C/SiC复合材料Ⅰ-Ⅱ复合型断裂性能
2023年
为了表征2D-C/SiC复合材料的Ⅰ-Ⅱ复合型断裂性能,采用了含单边裂纹Arcan蝶形试样,通过有限元模型分别对试样的Ⅰ型和Ⅱ型断裂形状因子进行了标定。应用Arcan圆盘装置对2D-C/SiC蝶形试样开展了Ⅰ型、Ⅱ型和Ⅰ-Ⅱ复合型断裂试验,研究了试样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宏-细观断裂模式和强度性能。结果表明,2D-C/SiC复合材料Ⅱ型断裂韧度比Ⅰ型高;随着偏轴加载角度的增大,裂纹扩展路径受剪应力的影响变得显著,且试样的抗断性能有增强趋势。对几种断裂判据的适用性进行了论证,给出了2D-C/SiC复合材料的Ⅰ-Ⅱ复合型断裂表征模型。
林江嵘杨成鹏戚云超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有限元模型应力强度因子
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氧化损伤模拟
对于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由于组分材料的热不匹配和制备工艺的缺陷,以及外加载荷的作用,材料表面及内部难免出现裂纹和孔洞,为氧化性气氛提供通道,造成界面和纤维的氧化损伤。大量实验表明氧化是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非常重要的...
杨成鹏矫桂琼
关键词:陶瓷基复合材料纤维增强细观力学
文献传递
复合材料层压板疲劳性能评估的模型和方法被引量:2
2023年
复合材料层压结构的单轴和多轴疲劳性能研究已在表征模型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针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压板疲劳性能的分析预测,综述了疲劳损伤演化的曲线模型、剩余刚度模型、剩余强度模型、疲劳模量模型和S–N曲线模型的研究进展,对疲劳失效判据和疲劳寿命预测的模型和方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就疲劳研究的不足进行了综合阐述。研究表明,疲劳损伤演化和寿命预测的理论模型多为宏观唯象模型,很少涉及微细观损伤形式和机理;针对多向层合板寿命预测的有限元方法虽然具有广泛适用性,但是还不足以模拟复合材料的真实损伤路径和历程。在此基础上,对后续复合材料疲劳损伤及寿命研究的重点方向进行了展望。
杨成鹏冯炜森林江嵘郑茹悦贾斐
关键词:复合材料复杂应力
2D-C/SiC复合材料的面内剪切本构模型
2024年
为了表征2D-C/SiC复合材料的面内剪切行为,考虑基体开裂、界面脱粘、纤维桥连弯曲等损伤机制,提出宏细观两尺度下的含损伤体元模型;引入热失配应力的影响,在分别表征卸载弹性应变和残余应变的基础上,建立材料的温度相关面内剪切本构模型。开展室温单调加载和加卸载面内剪切实验,发现残余应变和弹性应变均随剪应力的增大逐渐增大,而卸载模量随剪应力的增大持续减小。将模型用于2D-C/SiC复合材料剪切行为的模拟,结果表明:模型对于弹性应变、残余应变、卸载模量和整体应力-应变曲线的预测值均与实验数据吻合,验证了分析模型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给出2D-C/SiC复合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面内剪切应力-应变关系曲线,为热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林江嵘杨成鹏贾斐
关键词:2D-C/SIC复合材料高温性能
关于速度合成定理两种推导法的统一性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理论力学中,关于点的复合运动速度合成定理的几何法推导长期存在争议,严重影响该部分内容的教学。文章基于点的运动描述的矢量法,剖析了推证速度合成定理的解析法与几何法,根据运动分解的数学内涵,论证了几何法的合理性与严谨性,同时阐明了两种推导法在物理概念和数学推导方面的统一性。为了便于教与学,将两种方法分别归纳为运动耦合求导法和运动解耦分析法。
杨成鹏张娟王佩艳
2D-C/SiC复合材料开孔试件拉伸特性和失效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2D-C/SiC复合材料4mm和6mm开孔试件进行拉伸试验,研究了开孔试件的拉伸特性和失效模式,与标准试件拉伸试验结果比较获得了开孔尺寸对试件强度的影响。相比于标准拉伸试件,4mm和6mm开孔试件的拉伸强度分别减小了1.0%和6.6%。通过在开孔试件不同位置粘贴应变片,获得了试件在拉伸过程中最小净截面上的应变变化规律,直观地体现了试件拉伸过程中的应变集中现象,并通过有限元对开孔试件的应变分布进行模拟,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通过在试件表面粘贴声发射探头,获得了拉伸过程中试件材料的损伤参量变化规律,反映了试件的宏观损伤演化规律,并结合试件断口照片分析了开孔试件的失效行为。
郭洪宝王波矫桂琼杨成鹏刘永胜
2D-C/SiC复合材料开孔件拉伸强度有限元计算被引量:11
2014年
对2D-C/SiC复合材料开孔试件最小净截面图像进行观测,获得试件材料内部宏观孔洞的分布形态及密度分布梯度。通过对2D-C/SiC复合材料拉伸应力-应变行为进行非线性拟合,并利用理论模型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得到了材料密度与其拉伸模量和强度的关系,描述了不同密度2D-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应力-应变行为。在此基础上,将制备工艺造成的试件材料密度分布的非均匀性和材料拉伸应力-应变行为的非线性引入到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开孔试件拉伸剩余强度模拟计算,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郭洪宝王波甄文强杨成鹏矫桂琼
关键词:2D-C/SIC复合材料开孔孔洞有限元计算
2D-C/SiC复合材料的拉伸损伤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通过单调拉伸和循环加卸载试验,研究了2D-C/Si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损伤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残余应变、卸载模量和应力的关系曲线与拉伸应力应变曲线具有类似的形状。基于细观力学建立了材料的损伤本构关系和强度模型,分析计算表明,残余应变主要由裂纹张开位移和裂纹间距决定,而卸载模量主要由界面脱粘率决定;材料的单轴拉伸行为主要由纵向纤维束决定,横向纤维束对材料的整体模量和强度贡献较小。理论模拟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杨成鹏矫桂琼王波
关键词:2D-C/SI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卸载模量细观力学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