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怀成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工程技术系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碳纳米管
  • 5篇纳米
  • 5篇纳米管
  • 4篇甲基
  • 3篇亚甲基
  • 3篇亚甲基蓝
  • 3篇聚亚甲基蓝
  • 3篇抗坏血酸
  • 3篇甲基蓝
  • 2篇单壁
  • 2篇单壁碳纳米管
  • 2篇电催化
  • 2篇电催化作用
  • 2篇电极
  • 2篇多巴
  • 2篇多巴胺
  • 2篇修饰
  • 2篇修饰电极
  • 2篇烟酰胺腺嘌呤...
  • 2篇增敏

机构

  • 11篇桂林师范高等...
  • 6篇湖南大学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11篇杨怀成
  • 6篇魏万之
  • 3篇曾金祥
  • 1篇刘晓颖
  • 1篇陆喜良
  • 1篇罗胜联
  • 1篇王莹
  • 1篇莫绪
  • 1篇杨明华
  • 1篇孔波

传媒

  • 3篇桂林师范高等...
  • 2篇化学试剂
  • 2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山东化工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分析测试学报
  • 1篇福建分析测试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波加热茶籽壳氯化锌活化法制备活性炭的工艺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了微波加热茶籽壳氯化锌法制备活性炭的新工艺。探讨了微波辐射氯化锌法在700W的微波功率和浸渍比1∶2.5条件下,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活化剂氯化锌浓度、浸渍时间及微波辐射时间对产品的收率和亚甲基蓝吸附值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杨怀成莫绪串
关键词:活性炭氯化锌正交实验
基于Cu^(2+)和碳纳米管纳米复合物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2013年
将Cu2+和碳纳米管(MWNTs)固定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聚丙烯胺(PAA)中形成MWNTs/Cu2+-DNA/PAA纳米复合物,并用此纳米复合物构建了一种新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所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为5.0μmol/L-4mmol/L,检测下限为2.5μmol/L(S/N=3)。这种新型传感器的优越性在于它可以克服天然酶易失活、不稳定的缺点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杨怀成曾金祥莫绪
关键词: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纳米复合物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聚亚甲基蓝/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被引量:10
2008年
研究了聚亚甲基蓝/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电化学性质,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成功应用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测定。在实验条件下,该修饰电极对NADH氧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NADH浓度在2.0~500μ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6μmol/L,结果令人满意。
杨怀成魏万之曾金祥刘晓颖王莹杨明华
关键词:差分脉冲伏安法亚甲基蓝单壁碳纳米管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增敏剂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被引量:4
2007年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敏剂的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光度分析方法。吸收波长为664nm,抗坏血酸用量在0—10μg/mL范围内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线性方程为△A=2.006C+0.0082,检出限量为4.2×10^(-9)g/25mL。本法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等优点,用于Vc药片中抗坏血酸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杨怀成
关键词:抗坏血酸增敏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分光光度法
电催化测定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以聚亚甲基蓝-碳纳米管修饰电极作为工作电极被引量:4
2009年
制备了聚亚甲蓝-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PMB-SWCNT’s/GCE),并研究了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此修饰电极对NADH表现出协同电催化作用和较好的响应性能。在pH7.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可观察到NADH氧化峰电位的正移及其峰电流的增加,当NADH的浓度在5.0×10^-6~7.0×10^-4mol·L^-1范围内,与相应的氧化峰电流值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为1.4×10^-6mol·L^-1,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生物材料样品中NADH的直接测定,测得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5%。
杨怀成曾金祥魏万之
关键词:修饰玻碳电极
β环糊精-碳纳米管/壳聚糖自组装膜修饰电极在过量抗坏血酸存在下测定多巴胺被引量:5
2009年
基于β环糊精和碳纳米管可通过范德华力形成复合物,利用壳聚糖分子以静电引力吸附富集碳纳米管-β环糊精,采用层层自组装制备了β环糊精.碳纳米管/壳聚糖玻碳修饰电极,并研究了多巴胺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在抗坏血酸和多巴胺共存体系中,二者的氧化峰电位相差约163mv,据此建立了多巴胺的电化学选择性测定,峰电流与浓度在1.0×10^-6~7.0×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3umol/L。
杨怀成魏万之
关键词:Β环糊精壳聚糖多巴胺抗坏血酸自组装膜
聚溴酚蓝/壳聚糖修饰玻碳电极对抗坏血酸的电催化氧化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在玻碳电极表面滴涂一层壳聚糖膜,吸附富集聚溴酚蓝介体,使其固定在电极表面,制备了聚溴酚蓝/壳聚糖玻碳修饰电极,研究了抗坏血酸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修饰电极对抗坏血酸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氧化性能,在4.0×10^-6~1.0×10^-3mol/L范围内,抗坏血酸浓度与其循环伏安扫描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3,检测限1.2×10^-6mol/L。该法测定药物中抗坏血酸的含量,结果满意。
杨怀成孔波魏万之
关键词:壳聚糖溴酚蓝抗坏血酸电催化作用
以表面活性剂为增敏剂光度法测微量铁被引量:1
2003年
亚甲基蓝是一种高灵敏度显色剂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表面活性剂 ,铁 ( )与邻二氮菲形成络合物后 ,在 PH=4 .5时 ,该络合物有最大吸收峰 λ=6 6 0 nm,铁含量在 0~ 4 0 μg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选用 6 6 0 nm作为工作波长 ,可选择性地测定多样品中微量铁 ( ) ,方法灵敏 ,操作简便。
杨怀成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增敏剂光度法微量铁分析化学
聚L-丝氨酸/碳纳米管复合导电薄膜的制备及在多巴胺的电化学测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玻碳电极涂有碳纳米管后,基于功能化的带负电荷碳纳米管的羧基和氨基酸的—NH2质子化之间的静电吸附作用,制备聚L-丝氨酸/碳纳米管(PL-Ser/MWNTs)修饰电极的方法,并讨论了多巴胺(DA)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试验发现多巴胺浓度在1.0×10-6~2.0×10-4mol/L范围内与其脉冲电流信号成线性关系,检出限2.0×10-7mol/L。修饰电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能,应用于针剂中多巴胺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杨怀成陆喜良魏万之
关键词:L-丝氨酸多壁碳纳米管多巴胺电催化作用电化学测定
基于聚亚甲基蓝-碳纳米管复合膜固载血红蛋白的H_2O_2生物传感器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吸附和电化学聚合修饰方法,制得了聚亚甲基蓝-碳纳米管聚合膜玻碳电极(PMB-MWNTs/GCE),再将血红蛋白(Hb)固定在PMB-MWNTs/GCE表面,制备了稳定的Hb/PMB-MWNTs/GCE的H2O2生物传感器,并用循环伏安法对修饰电极的生物电催化行为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在PMB-MWNTs/GCE电极表面的Hb能进行有效和稳定的直接电子转移反应,对低浓度H2O2具有良好的催化还原响应。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该生物传感器对H2O2响应的线性范围为1.0×10-6~2.0×10-4mol/L,检出限为0.4×10-6mol/L。修饰的生物传感器可应用于样品中H2O2的直接测定。
杨怀成罗胜联魏万之
关键词:血红蛋白亚甲基蓝碳纳米管H2O2生物传感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