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天明

作品数:81 被引量:198H指数:7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7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6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8篇帕金森
  • 17篇帕金森病
  • 17篇近红外
  • 17篇红外
  • 16篇胶质
  • 15篇胶质瘤
  • 15篇光谱
  • 14篇近红外光
  • 14篇近红外光谱
  • 14篇红外光
  • 14篇红外光谱
  • 12篇射频
  • 11篇癫痫
  • 10篇毁损
  • 9篇微电极
  • 9篇近红外光谱技...
  • 9篇光谱技术
  • 8篇成像
  • 8篇创伤
  • 8篇磁共振

机构

  • 78篇东南大学
  • 30篇南京航空航天...
  • 5篇苏州大学
  • 2篇北京大学深圳...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 2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肿瘤医...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中国药科大学
  • 1篇深圳市中心医...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 1篇无锡市第三人...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南京江北人民...

作者

  • 81篇杨天明
  • 31篇钱志余
  • 9篇游洋
  • 8篇王锡海
  • 6篇许竹君
  • 6篇何亮
  • 6篇王文宏
  • 5篇刘新文
  • 5篇居胜红
  • 5篇刘华亭
  • 5篇孙涛
  • 4篇滕皋军
  • 4篇季倩
  • 4篇郭凯
  • 4篇陈峰
  • 4篇华涛
  • 4篇吴琦
  • 4篇狄广福
  • 4篇谭启富
  • 4篇张立国

传媒

  • 12篇东南大学学报...
  • 8篇江苏医药
  • 5篇现代医学
  • 4篇生物医学工程...
  • 4篇临床神经外科...
  • 3篇山东医药
  • 3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临床神经病学...
  • 2篇铁道医学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中国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微侵袭神...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量子电子学报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9篇2011
  • 9篇2010
  • 13篇2009
  • 6篇2008
  • 8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 7篇2003
  • 3篇2002
  • 8篇2001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应用阔筋膜张肌瓣修补重建前颅底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应用阔筋膜张肌瓣修补重建前颅底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总结16例前颅底粉碎性骨折手术修补重建的治疗效果。结果术中应用自体阔筋膜张肌瓣修补前颅底粉碎性骨折取得良好效果,经随访未有脑脊液漏和颅内感染发生。结论应用阔筋膜张肌瓣修补前颅底粉碎性骨折是可靠、简便的方法。
苏正王锡海杨天明郭晓远徐涛
关键词:阔筋膜张肌前颅底
神经胶质瘤的治疗策略被引量:19
2011年
神经胶质瘤是来源于神经上皮的肿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40%~50%。主要分为星型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等。如何提高胶质瘤的治疗效果,提高病人的生命质量,仍是神经外科医生面临的巨大难题。
刘华亭杨天明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手术化疗基因治疗
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治疗133例帕金森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探讨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 对 133例帕金森病患者分别行苍白球腹后外侧部 (PVP核 )毁损术和 /或丘脑腹中间核 (Vim核 )毁损术 ,观察术前、术后 1周病人临床症状的改变情况。结果 术前和术后 1周分别对病人行UPDRS评分 ,术前“开”状态评分为 4 7 82± 6 4 8分 ,术后 1周评分为 2 2 73± 4 6 4分 ,得分下降了 5 2 4 7% ;术前“关”状态评分为90 75± 17 5 2分 ,术后 1周为 36 4 1± 12 2 6分 ,得分下降了 5 9 88%。两种状态术前、后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微电极引导立体定向手术治疗帕金森病是一种疗效确切、并发症少。
许竹君王锡海华涛杨天明
关键词:帕金森病微电极立体定向手术UPDRS评分丘脑腹中间核毁损术
高渗脱水药物对大鼠脑皮质优化散射系数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利用内置双光纤微创探头的近红外测量(NIRS)技术观察高渗脱水药物对大鼠脑皮质优化散射系数(μ′s)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n=15)尾静脉推注0.9%氯化钠,甘露醇组(n=15)尾静脉推注20%甘露醇,7.5%氯化钠组(n=15)尾静脉推注7.5%氯化钠;剂量均为10 m l.kg-1。使用内置双光纤微创探头活体在位连续动态观察大鼠局部脑皮质μ′s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静脉推注0.9%氯化钠前后大鼠脑皮质μ′s未见明显变化,甘露醇组和7.5%氯化钠组μ′s分别下降了(2.67±0.35)%和(5.62±0.46)%;甘露醇组与7.5%氯化钠组与对照组之间、甘露醇组与7.5%氯化钠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脑皮质局部μ′s可以作为高渗药物脱水作用的评估指标之一。
李宽正杨天明钱志余戴丽娟李荣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
基于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NIRs)的帕金森病大鼠模型脑组织特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功能近红外光谱技术(functionality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fNIRs)探索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模型的脑组织功能特性。通过小动物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对PD大鼠模型进行影像学研究,用fNIRs系统测试大鼠模型脑组织纹状体特征参数。实验结果表明,PD大鼠脑部没有明显的形态结构变化;优化散射系数(reducedscattering coefficient:μ′s)、脑血容量(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在PD大鼠的纹状体部与对照组间存在显著的差别;fNIRs测量参数(μ′s、CBV)与CT灌注(CTP)测定参数[CBF(cerebral blood flow),CBV]之间存在相关性。这些结果表明fNIRs可以作为PD研究的重要参考手段。
胡光霞钱志余孙涛杨天明王文宏
关键词:脑血容量
射频毁损灶体积与近红外光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012年
目的观察射频毁损灶体积与近红外光学参数(优化散射系数,μ’s)的相关性,并建立毁损灶体积与μ’s的回归方程。方法利用正常大鼠建立不同毁损时间、温度下的毁损灶体积模型,通过病理检测及MRI确定毁损灶最大直径、高,经公式转换成体积,毁损过程中记录μ’s的变化。结果不同毁损条件下,随着毁损灶体积的规律性变化,μ’s出现规律性变化。结论μ’s可以实时反映毁损灶体积的变化,可作为射频毁损手术的实时监控指标,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陶振玉徐义昌杨天明钱志余
关键词:射频毁损磁共振成像
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比较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微侵袭血肿引流术与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的疗效.方法对37例高血压脑出血行血肿粉碎清除术或经皮钻颅血肿粉碎引流术,33例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结果微创手术治疗组平均住院(19±4)d,昏迷(5±3)d,而传统手术组分别为(28±11)d、(13±3)d,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微创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分别为2.62%、8.1%,而传统手术组分别为29.4%、30.3%,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头颅CT动态检查发现微创手术组9~19d大部分血肿消失,水肿明显消退,而传统手术术后水肿期较长,恢复缓慢.结论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病死率低等优点.
王文宏杨天明叶伟游洋王锡海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激光热疗荷瘤大鼠中的实时监测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应用于激光间质热疗大鼠胶质瘤术中实时监测,观察术中NIRS参数变化规律,探讨利用NIRS对胶质瘤激光间质热疗进行实时监测的可行性。方法:将传代培养的C6胶质瘤细胞接种于大鼠左前腋皮下,建立荷瘤大鼠模型,肿瘤生长至直径1~1.5 cm时,在不同时间、功率下对大鼠荷瘤进行808 nm激光间质热疗,观察并记录激光间质热疗时瘤组织的NIRS参数,尤其是优化散射系数(μ's)的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时间、功率下NIRS变化显著。结论:利用NIRS实时活体在位监测激光间质热疗大鼠胶质瘤是可行的。
王猛游洋杨天明钱志余包美芳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胶质瘤激光间质热疗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2001年
目的 :研究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穿刺方法、疗效、复发率、并发症。方法 :采用 Hartel前入路穿刺法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15 19例。结果 :总有效率 94.8% ,复发率 2 4.1%。结论 :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安全、简便、有效。
郭强宋晨郝建忠王爱丽刘洪斌王诚董意如李跃华林友俊杨天明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射频热凝术半月神经节
高渗脱水药物对正常大鼠脑部优化散射系数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高渗脱水药物对大鼠脑部优化散射系数(μs′)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C组)、20%甘露醇(A组)或3.2%盐水(B组),剂量均为10ml/kg。用特制内置四光纤探头活体在位连续动态观察大鼠脑部μs′的变化情况。结果C组注射前后大鼠脑部μs′未见明显变化,A组与B组分别下降了(2.38±0.45)%与(2.41±0.36)%,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大鼠脑部μs′可以作为高渗脱水药物作用的评估指标。
狄广福杨天明钱志余谢捷如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