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勇

作品数:622 被引量:2,577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11篇期刊文章
  • 96篇会议论文
  • 66篇专利
  • 34篇学位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80篇医药卫生
  • 15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电子电信
  • 8篇经济管理
  • 4篇政治法律
  • 4篇理学
  • 3篇生物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哲学宗教
  • 2篇机械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0篇膀胱
  • 91篇肿瘤
  • 79篇前列腺
  • 68篇基因
  • 66篇突变
  • 52篇手术
  • 51篇切除
  • 49篇细胞
  • 45篇增生
  • 44篇尿道
  • 43篇前列腺增生
  • 43篇切除术
  • 43篇激光
  • 34篇综合征
  • 30篇基因突变
  • 29篇外科
  • 27篇良性前列腺增...
  • 26篇术后
  • 26篇膀胱炎
  • 23篇皮肤

机构

  • 153篇北京大学第一...
  • 14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34篇首都医科大学...
  • 66篇山东大学
  • 61篇北京大学
  • 58篇北京大学肿瘤...
  • 27篇第三军医大学...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9篇首都医科大学
  • 7篇首都医科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6篇牡丹江医学院
  • 6篇北京协和医院
  • 6篇航天中心医院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第二军医大学
  • 4篇中国康复研究...
  • 4篇南昌大学第一...
  • 4篇北京大学首钢...
  • 4篇济钢集团有限...

作者

  • 614篇杨勇
  • 89篇洪宝发
  • 69篇林志淼
  • 41篇张宁
  • 37篇符伟军
  • 37篇杜鹏
  • 35篇张旭
  • 34篇马丕明
  • 34篇汪慧君
  • 33篇蔡伟
  • 31篇许勇
  • 29篇高江平
  • 27篇王振军
  • 26篇张小东
  • 25篇张洁
  • 22篇王晓雄
  • 22篇张鹏
  • 22篇李若瑜
  • 21篇那彦群
  • 20篇陈荃

传媒

  • 61篇中华泌尿外科...
  • 34篇临床泌尿外科...
  • 31篇中华外科杂志
  • 29篇临床皮肤科杂...
  • 24篇中华皮肤科杂...
  • 18篇英国医学杂志...
  • 1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0篇军医进修学院...
  • 9篇现代泌尿外科...
  • 8篇中华医学会第...
  • 7篇中华胃肠外科...
  • 7篇中华医学会第...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中国皮肤性病...
  • 5篇中华男科学杂...
  • 5篇北京大学学报...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5篇中国麻风皮肤...
  • 5篇中华保健医学...
  • 5篇微创泌尿外科...

年份

  • 2篇2024
  • 12篇2023
  • 6篇2022
  • 23篇2021
  • 14篇2020
  • 8篇2019
  • 16篇2018
  • 24篇2017
  • 28篇2016
  • 18篇2015
  • 28篇2014
  • 57篇2013
  • 47篇2012
  • 26篇2011
  • 40篇2010
  • 47篇2009
  • 39篇2008
  • 41篇2007
  • 36篇2006
  • 25篇2005
6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肿物的初步预后观察
目的:探索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囊性肾肿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腹腔镜下微波消融联合肾部分切除术的19例囊性肾肿物患者的临床和预后资料。男性13例,女性6例...
杜鑫洪保安赵强杨勇张宁
关键词:微波消融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预后
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致病基因的定位及突变研究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对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的致病基因进行定位及突变研究。方法收集一个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家系成员和一个散发病例的血样抽提基因组DNA,选用2号染色体长臂上已知致病区域的6个微卫星标记对该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扫描,并对基因分型结果进行连锁分析及单倍型分析。PCR扩增SCN9A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并进行测序。针对所发现的突变以HphⅠ、BsrSⅠ内切酶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连锁分析结果发现本家系在微卫星标记D2S2370和D2S2330的两点最大LOD值为2.11(重组率=0.00),单倍型分析发现本家系在微卫星标记D2S1353和D2S2345存在重组。家系患者和散发病例均存在SCN9A基因第15外显子的错义杂合点突变家系全部患者均存在T2573A杂合突变,散发病例存在T2543C杂合突变,分别导致Nav1.7第858位的亮氨酸被替换为组氨酸(L858H)及第848位的异亮氨酸被苏氨酸替换(I848T)。RFLP证实了正常对照无此突变。结论在世界上首次证明SCN9A基因是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的候选致病基因。
王云杨勇李颂樊建峰徐哲刘博范志朋金江吴国栋卜定方沈岩朱学骏
关键词:原发性红斑性肢痛症致病基因基因定位基因突变基因分型
腺性膀胱炎的临床诊治分析
2005年
曲叶飞洪宝发杨勇符伟军赵殿荣
关键词:腺性膀胱炎
阻断血液回流对干细胞治疗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0年
目的探讨阻断阴茎血液回流对干细胞治疗大鼠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细胞滞留、勃起功能改善及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6只)、ED模型组(6只)、治疗组A(9只,阻断阴茎根部血液回流)及治疗组B(9只,不阻断阴茎根部血液回流)。模型建立24 h后,治疗组A及治疗组B经海绵体注射总细胞数量为1×10^6的脂肪干细胞(ADSCs)。干细胞注射前,治疗组A暂时性阻断阴茎血液回流,并于注射后5 min放开。注射后,检测阴茎局部生物发光信号动态变化及肺内信号。注射28 d后,检测最大海绵体内压/平均动脉压(ICPmax/MAP),评估阴茎勃起功能,并观察组织病理变化。结果治疗组A与治疗组B相比,各时间点(0、10、60 min)大鼠阴茎内生物发光信号强度(×10^6·p·s^-1·sr·c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76±1.17比8.16±1.12,6.45±1.47比6.72±0.69,3.77±0.30比3.36±1.06,均P>0.05)。注射60 min后,治疗组A与治疗组B均能在肺脏观察到大量ADSCs聚集;不论是否阻断阴茎血液回流,ADSCs对阴茎勃起功能(ICPmax/MAP为0.44±0.11比0.43±0.07)及组织病理变化(平滑肌/胶原比值为0.08±0.02比0.08±0.03)改善情况不显著,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暂时性阻断阴茎血液回流对提高干细胞在大鼠阴茎内滞留及改善ED治疗效果无明显优势。
许永德杨勇刘志强郑瀚刘树坤朱一辰田野
关键词:勃起功能障碍脂肪干细胞
每年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和直肠指诊不能降低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
2009年
研究设计 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前列腺、肺、结直肠和卵巢癌调饩研究)。临床试验,政府编号NCT00002540。
Andriole GLCrawford ED张宁杨勇
关键词: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直肠指诊死亡率随机对照试验卵巢癌
一种二进制本原BCH码参数盲识别方法
一种二进制本原BCH码盲识别方法,属信道编码盲识别技术领域,采用线性矩阵分析法或比特相关性算法识别马场,再识别起点,线性矩阵分析法可在误码率较高时正确识别码长小于等于15的BCH码,比特相关性算法可快速识别出码率不太高的...
马丕明王丹杨勇
文献传递
PASMCs表型相关蛋白在HPS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目的:评价肝肺综合征(HPS)大鼠肺组织中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表型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雌雄不拘,体重20020g,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组:对照组(C组,n=10)、假...
陈杨易斌陈兵杨勇祖宝利鲁开智
关键词:肝肺综合征肺动脉平滑肌细胞
文献传递
定期检查前列腺特异抗原可以降低前列腺癌患者的死亡率
2009年
研究设计 设计:随机对照试验(欧洲前列腺癌随机调查研究,ERSPC),日前对照试验为ISRCTN49127736。
Schroder FHHugosson JRoobol MJ张宁杨勇
关键词: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抗原死亡率随机对照试验
易于漏诊?女性膀胱癌
2014年
一名76岁女性主诉反复发作的尿频、夜尿和尿有恶臭,在两次中段尿标本中均没有细菌生长,虽然经验性抗菌治疗缓解了她的症状。3个月后.一次肉眼血尿促使就诊并被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Brian D NieholsonJohn S McGrathWillie Hamilton赵强杨勇
关键词:膀胱癌女性体检
A组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的克隆、表达及重组蛋白的鉴定(英文)
2003年
目的 :克隆、表达A组着色性干皮病基因 ,鉴定重组蛋白。方法 :以人扁桃腺的cDNA为模板 ,RT -PCR及巢式PCR扩增A组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的全部编码区 ,克隆入pBluescript质粒 ,DNA测序鉴定。酶切并连接到pTrcHisC载体 ,在大肠杆菌TOP10中表达。免疫印迹鉴定表达产物。 结果 :克隆了A组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 ,表达了预期分子量的融合蛋白 ,经免疫印迹法检测具有免疫原性。结论 :成功克隆了A组着色性干皮病基因 ,表达了其编码蛋白。
杨勇卜定方汪科涂平朱学骏
关键词:克隆重组蛋白
共6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