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烧伤
  • 3篇增生
  • 2篇增生性瘢痕
  • 2篇瘢痕
  • 2篇疤痕
  • 1篇休克
  • 1篇休克期
  • 1篇修复术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细胞
  • 1篇胰岛细胞功能
  • 1篇增生性疤痕
  • 1篇增生性瘢痕组...
  • 1篇真菌感染
  • 1篇整合素
  • 1篇伤创
  • 1篇烧伤创面
  • 1篇烧伤休克
  • 1篇烧伤休克期
  • 1篇肾功能

机构

  • 10篇南通医学院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启东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杨军
  • 6篇季建峰
  • 5篇赵贤忠
  • 4篇姚建
  • 1篇廖镇江
  • 1篇韩旭东
  • 1篇潘银根
  • 1篇项铁
  • 1篇马永沂
  • 1篇沈良兰
  • 1篇徐刚
  • 1篇马玉华
  • 1篇张芬
  • 1篇邱志亮
  • 1篇马继光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3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皮肤扩张器在修复疤痕性秃发中的应用
2001年
目的 :寻求疤痕性秃发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扩张器置入头皮帽状腱膜下层 ,定期注水扩张 ,产生“额外”头皮修复疤痕性秃发 2 1例。结果 :扩张皮瓣完全成活 ,外观形态恢复满意。结论
季建峰马继光赵贤忠杨军姚建
关键词:疤痕性秃发皮肤扩张器修复术手术方法
硅酮弹力绷带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探讨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理想方法和材料。方法:依据压力疗法和有机硅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作用原理,研制成硅酮弹力绷带,选择32例烧伤后肢体有增生性瘢痕的患者,进行随机自身对照研究,比较应用硅酮弹力绷带与单独使用硅酮弹力绷带或弹力绷带的效果。结果:硅酮弹力绷带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有效率治疗2个月时为53%,4个月时为84%,6个月时为94%,硅酮气雾剂治疗组为25%,56%和69%,而弹力绷带治疗组分别为19%,50%和62%,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硅酮弹力绷带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硅酮治疗组或弹力绷带治疗组,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方法和材料。
赵贤忠潘银根季建峰杨军
关键词:瘢痕增生性瘢痕
烧伤全身性临床反应综合症的临床研究
<正>为探讨烧伤病人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病规律,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本文 1993年6月以来收住的362例烧伤病人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SIRS的发生率为28.2%病亡率3.9%,烧伤越重,SIRS的发病...
赵贤忠季建峰杨军
文献传递
180硅酮气雾剂在烧伤增生性疤痕防治中的应用
<正>1994年6月~1996年12月间来院治疗的烧伤疤痕病人66例,应用180硅酮气雾剂治疗,结果,使用180硅酮气雾剂后病人即刻感到舒适,止痒有效率达98.4%,止痛有效率达93.
赵贤忠季建峰杨军
文献传递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胰岛A、B细胞功能的分析
1996年
观察4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胰高糖素释放水平。结果示CRF患者血糖、血清胰岛素、C肽、胰高糖素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有糖耐量减低和高胰岛素血症,有明显C肽和胰高糖素增高。
邱志亮马玉华张芬沈良兰韩旭东杨军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胰岛细胞功能
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的计算机仿真设计及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为建立一种新的科学的烧伤休克期复苏补液方法 ,使烧伤病人平稳渡过休克期 ,并使水肿较轻。方法 :根据烧伤病人休克期液体和蛋白质平衡的数学模型 ,利用系统控制的计算机仿真技术 ,对 36例病人进行液体复苏治疗 (实验组 ) ,并与采用经验公式复苏的 32例病人进行比较 (对照组 )。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病人更加平稳渡过休克期 ,而水肿 (净体重增加 )较轻 ,且平均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并发症也少 (P <0 0 5 )。结论 :计算机仿真设计的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方案比经验公式科学、合理 ,既能使烧伤病人平稳渡过休克期 ,又可减轻水肿 。
赵贤忠马永沂项铁杨军季建峰廖镇江
关键词:烧伤计算机仿真
对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
目的:介绍对侧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乳房再造方法,为临床乳腺癌术后同侧胸背动脉损伤患者乳房再造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方法:自1999年以来,采用对侧背阔肌肌皮瓣,蒂部为背阔肌,从健侧乳腺后间隙将肌皮瓣移至患侧再造乳房,皮瓣长宽比...
杨军姚建
文献传递
早、晚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内β_1、α_1整合素表达研究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了解早、晚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内 β1 、α1 整合素粘附分子表达水平及在瘢痕增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制备早、晚期增生性瘢痕组织石蜡切片标本 ,借助整合素粘附分子单克隆抗体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组织内 β1 、α1 整合素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早、晚期增生性瘢痕组织中 ,β1 、α1 整合素粘附分子的表达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在增生早期瘢痕组织内β1 、α1 整合素粘附分子表达较为广泛 ,无论是表皮基底细胞 ,还是瘢痕浅层、深层以及接近正常皮肤组织边缘的成纤维细胞均有较强的阳性信号表达。而在增生晚期的瘢痕组织中 ,β1 、α1 整合素粘附分子的表达一般局限于表皮基底细胞和部分瘢痕成纤维细胞膜上 ,同时 β1 、α1 的信号强度也比瘢痕增生早期弱。结论 :早、晚期增生性瘢痕组织内 β1 、α1 整合素粘附分子表达差异一方面反映了在瘢痕增生发展过程中组织内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变化 ,另一方面也提示了整合素粘附分子积极参与增生性瘢痕结缔组织的构建。
姚建杨军季建峰李玉明赵烨德
关键词: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整合素免疫组织化学
自发性纵隔气肿12例报告被引量:5
1995年
自发性纵隔气肿12例报告南通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胡友石,徐刚,杨军自发性纵隔气肿(SpontaneousMedia-stinalEmphysema,SME)较少见 ̄[1~4],易被误诊或漏诊,我院于1982~1994年间收治12例,现报告如下。   临...
胡友石徐刚杨军
关键词:纵隔气肿CT
烧伤创面真菌感染29例临床分析
<正>从1992年到1996年,我科收治的烧伤病人中有29例发生了创面真菌感染。其中一例发展成深部组织真菌感染而截肢。无真菌性败血症发生。29例真菌感染的病人均使用了辐照猪皮占使用辐照猪皮总数102例的28.4%。
姚建杨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