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瑞林

作品数:75 被引量:79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水利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1篇天文地球
  • 5篇机械工程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1篇形变
  • 20篇地壳
  • 19篇地震
  • 18篇GPS
  • 13篇地壳形变
  • 9篇蓄水
  • 7篇形变场
  • 7篇同震形变
  • 7篇垂直形变
  • 6篇水库
  • 6篇INSAR
  • 5篇定轨
  • 5篇三峡工程
  • 5篇水库蓄水
  • 5篇雷达干涉
  • 5篇GPS监测
  • 5篇长江三峡工程
  • 4篇地壳运动
  • 4篇三峡库区
  • 4篇三峡水库

机构

  • 75篇中国地震局地...
  • 14篇武汉大学
  • 14篇中国地震局
  • 3篇湖北省气象局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阿拉斯加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山西省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75篇杜瑞林
  • 36篇乔学军
  • 25篇王琪
  • 18篇游新兆
  • 9篇谭凯
  • 8篇赵斌
  • 8篇邢灿飞
  • 7篇王培源
  • 7篇杨少敏
  • 6篇李欣
  • 6篇郭唐永
  • 6篇黄勇
  • 5篇赵齐乐
  • 5篇张彩红
  • 5篇谭业春
  • 4篇吴云
  • 4篇胡国庆
  • 3篇魏贵春
  • 3篇戴苗
  • 3篇万蓉

传媒

  • 39篇大地测量与地...
  • 4篇地壳形变与地...
  • 3篇武汉大学学报...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西北地震学报
  • 1篇地球物理学进...
  • 1篇内陆地震
  • 1篇中国地震
  • 1篇软件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中国水运(下...
  • 1篇2004年重...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第三届湖北科...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12篇2005
  • 9篇2004
  • 3篇2003
  • 3篇2002
  • 6篇2001
  • 1篇2000
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江三峡GPS处理结果和应变背景场被引量:10
2004年
采用BerneseGPSSoftware 4 .2对长江三峡工程诱发地震监测系统GPS监测网络 1998~ 2 0 0 3年的 6期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 ,结果表明 ,三峡库区与华南块体的水平相对运动在 0~ 3mm/a(± 0 .1~± 2 .0mm/a) ;蓄水导致的垂直形变区域主要集中在茅坪 香溪 巴东库段 ,近岸点垂直沉降的量级在 10~ 35mm左右 ,最大峰值区域香溪约 35mm(± 8.6mm) ,垂直形变沿远离库中心方向迅速衰减。采用贝塞尔双三次样条函数模型拟合该地区的应变率 ,推算各类水平应变场 ,结果表明 ,蓄水前各种应变背景在 10 -9/a~ 10 -10 /a量级。作为构造稳定地区 ,三峡库区近期因蓄水导致大规模形变 。
杜瑞林乔学军杨少敏王琪
关键词:三峡水库蓄水GPS形变水平应变场
无人值守GPS固定站远程数据下载系统的设计与实施被引量:2
2001年
介绍了一种已经实际应用的无人值守GPS固定站远程数据下载系统。针对无人值守、连续运行和远程传输的工作特点 ,充分讨论了设计上应考虑的关键技术和实际工作中产生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实际运行情况表明 ,该系统安全可靠 ,自动化程度高 ,对类似的远程数据传输问题也具有现实意义。
廖成旺杜瑞林
关键词:无人值守自动化远程传输
用PANDA对GPS和CHAMP卫星精密定轨被引量:35
2005年
介绍了武汉大学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综合处理软件PANDA;利用全球45个IGS站以及CHAMP卫星星载GPS数据,在不同条件下分别实现了GPS卫星的精密定轨,以及CHAMP卫星和GPS导航星座联合精密定轨。结果与IGS的最终精密星历以及GFZ提供的CHAMP卫星精密轨道的比较说明:PANDA软件求解的GPS导航星座和CHAMP卫星轨道精度处于同等水平。
赵齐乐刘经南葛茂荣施闯杜瑞林
关键词:IGS站CHAMP卫星GPS卫星
地震电磁卫星精密定轨方法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高精度卫星轨道是提高卫星应用水平的基础,卫星精密定轨方法主要基于卫星轨道动力学理论,通过跟踪卫星轨迹的测轨技术,将几何和动力学信息进行融合。地震电磁卫星拟采用星载GPS和综合轨道求解方法进行精密定轨,并辅之以人卫激光测距,其定轨的精度可达厘米级。
杜瑞林王琪赵齐乐乔学军郭利民
关键词:地震电磁卫星星载GPS
毫米级高数据密度流动卫星激光测距仪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针对空间大地测量及航天技术的需求,分析了提高SLR数据精度和数据量的技术和方法,讨论了在原有流动卫星激光测距仪TROSⅠ的基础上对激光器、计数器以及控制设备等关键部分进行改造的可行性,并提出了设计方案。
孙建中王培源谭业春李欣严奉轩杜瑞林
关键词:空间大地测量航天技术数据量计数器
GPS卫星天线特性与相位中心一致性检定被引量:5
2005年
天线相位中心一致性的检测是GPS接收机检定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介绍了GPS卫星天线特性与微带天线相位中心变化模型,对天线相位中心的一致性检定原理及校准方法等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杨博雄陈志高欧同庚刘海波路杰郑勇杜瑞林
关键词:GPS卫星天线特性相位中心一致性校准方法
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被引量:17
2004年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 ,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 ,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 2 1世纪前 10年 ,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 ,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 ,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 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周硕愚吴云李正媛杜瑞林
关键词:大地测量学地震预报形变地球科学人造卫星学科名称
卫星激光测距多脉冲模糊度实时解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卫星激光测距多脉冲模糊度实时解算方法,涉及一种卫星激光测距的解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多脉冲模糊度实时解算方法。本发明是利用实时获取的全球资料,外推卫星理论轨道,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从多个模糊值中确定真值;①...
郭唐永乔学军杜瑞林李欣王培源
文献传递
三峡库区的蓄水效应及对仙女山断裂活动的影响被引量:6
2006年
为研究三峡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库区地壳形变和断层活动,运用小波变换分析和处理了大坝附近两个定点形变台(周坪台和宜昌台)的倾斜观测数据,发现蓄水后库区仙女山断裂带的活动发生了一些变化,库区周围的倾斜场发生微动态变化,库区下游区域的倾斜场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邢灿飞张燕施顺英杜瑞林
关键词:地壳形变断层活动
基于垂直摆倾斜仪的GNSS观测标志稳定性研究
2014年
针对气象因素对基岩观测标志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垂直摆倾斜仪对黄梅和荆门的GNSS观测墩进行试验,发现观测墩在南北向和东西向上存在回归性的日偏移运动,南北向的偏移变化大于东西向。南北向的偏移日变幅度和偏移日均值多在3 mm和1 mm以内,东西向的偏移日变幅度和偏移日均值多在2 mm和0.2 mm以内,且季节变化不显著。研究表明,日照导致墩体的温差变化是观测墩发生偏移运动的主因,降雨、气压变化、地球固体潮等因素对观测标志稳定性没有显著影响。基岩观测墩的日偏移运动对精密地壳运动观测造成一定的影响,需对观测墩采取温度防护措施或采用热膨胀率较低的特殊设计。
管啸杜瑞林马武刚胡国庆赵斌聂兆生邹舟
关键词:气象因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