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杜文凤

作品数:213 被引量:426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矿业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6篇专利
  • 50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0篇天文地球
  • 17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矿业工程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电子电信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6篇地震
  • 34篇地质
  • 30篇煤层
  • 29篇勘探
  • 25篇测井
  • 21篇地下水
  • 21篇绕射
  • 20篇地震勘探
  • 18篇地震数据
  • 15篇水层
  • 15篇含水
  • 15篇含水层
  • 15篇反演
  • 14篇地层
  • 12篇地下水位
  • 12篇绕射波
  • 10篇正演
  • 10篇偏移距
  • 10篇煤田
  • 8篇正演模拟

机构

  • 207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中国矿业大学
  • 5篇中国神华能源...
  • 3篇中联煤层气有...
  • 3篇神华神东煤炭...
  • 3篇中国煤田地质...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北京市环境保...
  • 1篇长江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煤炭科学研究...
  • 1篇中国煤炭地质...
  • 1篇淮南矿业集团
  • 1篇中煤科工集团...
  • 1篇能源集团

作者

  • 213篇杜文凤
  • 133篇彭苏萍
  • 37篇崔晓芹
  • 34篇冯飞胜
  • 32篇赵惊涛
  • 28篇李冬
  • 20篇林朋
  • 18篇卢勇旭
  • 15篇梁明星
  • 10篇勾精为
  • 10篇梁喆
  • 10篇王攀
  • 9篇徐东晶
  • 9篇魏红波
  • 8篇吴志远
  • 7篇李冬
  • 6篇相诗尧
  • 5篇李晓婷
  • 5篇郑晶
  • 4篇师素珍

传媒

  • 12篇煤炭学报
  • 4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煤炭科学技术
  • 3篇地质论评
  • 2篇煤炭技术
  • 2篇地质学报
  • 2篇煤田地质与勘...
  • 2篇软件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矿业科学学报
  • 2篇2015中国...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煤炭工程
  • 1篇中国煤田地质
  • 1篇煤矿安全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9篇2022
  • 7篇2021
  • 16篇2020
  • 18篇2019
  • 47篇2018
  • 49篇2017
  • 22篇2016
  • 14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8
  • 2篇2006
  • 2篇2000
  • 1篇1997
2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高分辨率地震波成像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分辨率地震波成像方法和装置,涉及地震勘探领域,包括:获取待进行成像处理的单炮数据和偏移速度数据;根据检波器空间位置和偏移速度数据,计算单炮数据对应的地震波走时信息;按照检波器空间位置和地震波走时信息组成...
赵惊涛彭苏萍杜文凤柳倩男
文献传递
煤田地震解释教学软件设计及实现被引量:3
2015年
为满足煤田地质和地球物理教学实验的需要,根据煤田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方法和原理,设计开发了基于Windows平台的煤田地震解释教学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4层架构体系结构设计,包括数据层、基础框架层、应用框架层和应用分析层.使用中文图形用户界面,涵盖了数据管理、数据显示和控制、层位标定、层位解释、断层解释、等值线成图和解释性处理等功能,可进行剖面解释、平面解释和三维可视化解释.与同类解释软件相比,其优点是界面友好、操作简便、便于移植、易于扩充.该系统目前已获得软件著作权登记,适合在煤炭系统高等院校地质和地球物理学等相关专业教学实践使用.
杜文凤彭苏萍王占刚
关键词:煤田三维地震教学
基于三维地震勘探研究地裂缝空间展布特征被引量:7
2016年
为了研究地裂缝空间展布特征和发育规律,在晋中盆地地表有地裂缝出露的区域开展三维地震勘探。地震数据采集采用端点激发束状观测系统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叠前时间偏移来提高地裂缝空间归位精度和成像效果,基于地震多属性分析特别是蚂蚁体追踪技术对地裂缝进行解释。研究区勘探面积4 km^2,共解释出地裂缝20条,其中主地裂缝11条,次级地裂缝9条。地裂缝在平面上呈线条状,走向以NEE向为主,总体与晋中盆地主干断裂走向一致,构造方向性非常明显,所解释的地裂缝有的裸露于地表,有的延伸到基岩面;在剖面上地裂缝两侧地层上下错移,落差为0~40 m;在空间上主要表现为地垒构造和地堑构造两种形式。研究区地表出露的5条地裂缝,有4条在本次勘探中被验证,这表明三维地震勘探在探测地裂缝地质灾害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杜文凤彭苏萍师素珍
关键词:地质工程三维地震地震勘探地裂缝
地下水位测量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位测量方法,将测量装置自由下放到井内,当测量装置触及到地下水水面时,记录连接电线的下放长度,可得出地下水位;当测量装置触及到地下水水面后,继续下放测量装置至其位于水面以下一定距离后停止下放,根据水压...
杜文凤邢朕国彭苏萍冯飞胜李冬李闯建
文献传递
基于地震层曲率属性预测煤层裂隙
根据煤层曲率属性的综合分析,确定大曲率的分布范围,进而对煤层裂隙发育带做出预测.实例表明:地震层曲率对小的线性构造反映灵敏,因此这项技术除了用于探测煤层裂隙,还可用于微小断层的解释.
杜文凤彭苏萍黎成威
关键词:地质勘探
文献传递
四维地球物理技术在煤炭开采影响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能源是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尽管目前中国处于能源转型阶段,但煤炭仍是中国的主要生产及消费能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资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钱鸣高等,2007)。对于可持续地下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煤矿绿色开采,研究煤矿开采引起的地下水变化和上覆岩层发育情况具有重要意义(范立民,2015;顾大钊,2016)。
李冬杜文凤
关键词:上覆岩层地下水自我修复
地下水位实时跟踪测量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水位实时跟踪测量装置,包括外壳、控制装置、收放线装置及测量装置;外壳的底部设置有放线孔;控制装置包括数据外接端口、主机及脉冲编码器,数据外接端口和脉冲编码器均与主机电性连接,主机设置在外壳内部;收放线...
邢朕国梁喆彭苏萍杜文凤冯飞胜
文献传递
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区综合预测方法被引量:25
2018年
常规的瓦斯突出预测技术,主要从单一角度出发,无法达到多因素影响下的瓦斯突出危险区域预测精度。以某研究区为例,利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支持向量机(SVM)网络,预测了瓦斯含量;将孔隙度作为构造煤的判别因子,并通过概率神经网络(PNN)反演方法,得到了构造煤分布情况;介绍了基于自然伽马曲线的拟密度反演方法,获得了煤层顶板岩性情况。综合瓦斯含量、构造煤分布及煤层顶板岩性3个方面特征,建立了一套瓦斯突出危险区域综合预测方法,为判断瓦斯突出危险区提供了理论基础。经过与实际突出位置做验证,预测结果吻合,说明了综合预测方法在此研究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李冬彭苏萍杜文凤邢朕国李泽辰
关键词:瓦斯突出瓦斯含量构造煤顶板岩性
基于影响因素优选的煤层瓦斯渗透率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17年
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了煤层瓦斯渗透率与有效应力、温度、抗压强度及瓦斯压力间的相关系数,此外,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互相关分析,发现彼此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依据实验数据,利用MIV算法对煤层瓦斯渗透率影响因素进行优选,得到有效应力、温度和瓦斯压力参与最终BP神经网络建模。研究最终建立了2个煤层瓦斯渗透率预测模型,模型1不做影响因素优选,模型2基于影响因素优选,对模型进行试算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模型2具有更好的预测稳定性和精度,能很好地反映煤层瓦斯渗透率与其影响因素间隐含的映射关系。
王攀杜文凤冯飞胜
关键词:煤层瓦斯渗透率BP神经网络影响因素
基于AVO反演与叠前同步反演预测构造煤分布被引量:6
2018年
为精确预测煤层中构造煤分布,构建了不同煤体结构的地质模型.AVO模型正演模拟获得的响应表明,构造煤截距小于原生煤截距,构造煤梯度大于原生煤梯度;基于纵波阻抗、横波阻抗和密度,计算出不同煤体结构的第一拉梅常数与密度乘积(λρ)以及第二拉梅常数与密度乘积(μρ),通过λρ-μρ交会分析发现,构造煤λρ≤2GPa·g/cm^3,且μρ≤1GPa·g/cm^3,因此,可以使用截距、梯度、λρ和μρ等参数,作为预测构造煤的判别依据.对实际资料进行了AVO反演与叠前同步反演,获得了截距、梯度、λρ和μρ等地震属性体,依据构造煤判别模式,对构造煤分布进行了预测.基于AVO反演和叠前同步反演联合预测构造煤,克服了常规单一反演方法预测构造煤的局限性,有助于提高预测精度.
彭苏萍魏文希杜文凤师素珍
关键词:AVO反演构造煤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