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连仲

作品数:157 被引量:151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4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8篇经济管理
  • 19篇政治法律
  • 10篇社会学
  • 3篇哲学宗教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社会主义
  • 24篇经济体
  • 24篇经济体制
  • 23篇主义
  • 20篇企业
  • 19篇经济增长
  • 13篇市场经济
  • 12篇社会主义市场
  • 12篇经济发展
  • 12篇货币
  • 12篇国有企业
  • 11篇社会主义市场...
  • 11篇美国经济
  • 11篇宏观调控
  • 10篇科学发展观
  • 10篇发展观
  • 9篇美国经济增长
  • 9篇经济体制改革
  • 8篇失业
  • 6篇欧元

机构

  • 120篇中共中央政策...
  • 13篇中国人民大学
  • 13篇中共中央宣传...
  • 7篇齐齐哈尔大学
  • 6篇北京大学
  • 3篇国务院发展研...
  • 2篇中国建设银行
  • 1篇齐齐哈尔师范...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人民银行
  • 1篇邮电部
  • 1篇中国民生银行
  • 1篇安邦集团
  • 1篇国务院研究室
  • 1篇交通银行
  • 1篇中国银河证券...
  • 1篇中国银行业监...
  • 1篇北京市邮政管...

作者

  • 146篇李连仲
  • 11篇李连第
  • 2篇焦瑾璞
  • 2篇田吉龙
  • 1篇常清
  • 1篇刘新民
  • 1篇张青
  • 1篇胡仲元
  • 1篇黄隽
  • 1篇左小蕾
  • 1篇翟泰丰
  • 1篇阎庆民
  • 1篇陈功
  • 1篇罗哲夫
  • 1篇殷泽
  • 1篇潘盛洲
  • 1篇景学成
  • 1篇朱雍
  • 1篇曹凤岐
  • 1篇王滨

传媒

  • 10篇理论前沿
  • 10篇经济研究参考
  • 10篇经济界
  • 6篇探索
  • 6篇学术评论
  • 5篇银行家
  • 4篇当代经济研究
  • 4篇宏观经济研究
  • 4篇经济纵横
  • 4篇瞭望
  • 4篇学习与实践
  • 3篇学术交流
  • 3篇学习与探索
  • 3篇改革与理论
  • 3篇改革
  • 3篇理论界
  • 3篇学术论坛
  • 3篇红旗文稿
  • 2篇特区理论与实...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9篇2005
  • 13篇2004
  • 6篇2003
  • 6篇2001
  • 19篇2000
  • 16篇1999
  • 13篇1998
  • 7篇1997
  • 4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4篇1993
  • 2篇1992
15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要加大力度解决再就业问题被引量:1
1998年
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大难题之一,就是企业内的大量富余人员如何安排。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随着企业改革深化,技术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人员流动和职工下岗是难以避免的。这会给一部分职工带来暂时的困难,但从根本上说,有利于经济发展。
李连仲
关键词:国有企业失业再就业
双重体制概念的界说探讨
1988年
人们对双重体制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加深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一种运行模式向另一种运行模式的转变。在新的运行模式尚未完全建立之前的一段时期内,势必出现双重体制运行模式。国内外经济学界对双重体制概念都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但由于各学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因而在表述上就出现了方式相异、内容有别的界说。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
李连仲
关键词:经济体制转轨旧体制经济体制改革企业
经济体制与企业行为规范
1988年
如果把整个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它是由无数个经济单位所组成,而企业则是其中最基本的经济单位。整个国民经济是一个不断变化和不断运动的有机体,而企业则是这个机体中的活细胞。整个国民经济所以能够具有生机和活力,则完全取决于每个细胞的能动性,它们既能呼吸又能吐纳,对经济环境的刺激能够做出适应忆反应,并根据经济运行原则调整自身经济运行的轨迹。因而国民经济的总体力量是指各个企业生产力的总和。它取决于每个细胞的活力大小。另一方面,企业做为生产力各要素的集结点,是物质生产的直接承担者,同时它又是生产关系的直接体现者。因而微观活力大小,直接决定客观经济效益,所以微观改革是宏观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增强企业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但是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企业概念的内函则是有差异的,它是受经济体制制约和影响的,在不同经济体制模式下企业自身具有不同质的规定性。
李连仲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行为规范承担者经济单位
跨国公司发展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1999年
李连仲
关键词: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经济一体化国际竞争力
欧元带给世界的思考被引量:1
1999年
欧元启动是当今世界的一个重大事件,它对欧洲发展和世界经济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对欧洲的影响提高了欧洲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欧元的诞生,意味着欧元区国家货币主权的丧失,付出这个重大代价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重创一个“欧洲世纪”,与美国抗衡。欧元启动为这一目标的...
李连仲
关键词:欧元区欧元启动外汇储备结构金融资产欧洲经济跨国经营
加快工业改造和结构优化升级
2001年
李连仲
关键词:工业经济
我国的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4
2004年
能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所必需的能源保障.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加快制定新的能源发展战略.积极推进能源多样化和进口多元化,加快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李连仲
关键词:国家能源安全石油战略储备可持续发展能源保障能源发展战略
日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及我们的对策
1998年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日元大幅度贬值。6月14日东京汇市美元兑日元的比价突破了146日元大关。日元从今年1月以来已经贬值11%。日元贬值对我国会产生哪些影响,应客观地从正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日元贬值对我国的正面影响 1、中国人民币不贬值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日元和东南亚大多数货币竞相贬值的情况下,中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
李连仲
关键词:日元贬值东南亚金融危机货币贬值日本金融机构不贬值汇率制度
21世纪党的建设总纲: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
2000年
李连仲
关键词:中共党建工作
美国经济增长中潜伏着危机因素被引量:1
2000年
李连仲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产率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