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莹

作品数:27 被引量:196H指数:9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农业科学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污染
  • 8篇土壤
  • 7篇植物
  • 7篇草甘膦
  • 6篇杉木
  • 5篇污染物
  • 5篇控制器
  • 5篇回避
  • 4篇植物根
  • 4篇植物根系
  • 4篇琼脂
  • 3篇土壤污染
  • 3篇重金
  • 3篇重金属
  • 3篇重金属污染
  • 3篇转换控制
  • 3篇转换控制器
  • 3篇微域
  • 3篇金属污染
  • 3篇化学特征

机构

  • 27篇福建农林大学
  • 4篇国家林业局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福建省农业科...

作者

  • 27篇李莹
  • 26篇周垂帆
  • 14篇马祥庆
  • 10篇吴鹏飞
  • 7篇林静雯
  • 6篇刘爱琴
  • 3篇蔡丽平
  • 1篇俞元春
  • 1篇周东美
  • 1篇李莹
  • 1篇王玉军
  • 1篇张晓勇
  • 1篇侯晓龙
  • 1篇魏志超
  • 1篇黄晓敏
  • 1篇苏烁烁

传媒

  • 3篇世界林业研究
  • 3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生态环境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林学院学...
  • 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1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评价植物根系对污染物垂直方向生长回避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评价植物根系对污染物垂直生长回避的装置,包括壳体、分隔件、导轨、扫描设备和驱动件,所述壳体包括基底和设置于基底上的侧壁,所述基底和侧壁使壳体形成具有开口的容腔,所述分隔件设置于壳体内且数目为两个以上,所...
李莹周垂帆殷丹阳吴鹏飞马祥庆
文献传递
森林生态系统铝毒危害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4年
铝毒是酸性条件下抑制林木生长、造成森林大面积衰退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世界各国针对铝毒害机理及植物的耐铝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然而目前研究者对植物铝毒报道多限于农作物,对林业铝毒的综述性报道还不多见。文中从森林土壤铝毒产生的原因、铝毒害机理、林木响应机制、铝毒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综述了森林生态系统铝毒的研究进展,对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和林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并提出林业铝毒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为进一步开展林业铝毒研究提供参考。
林静雯李莹周垂帆刘爱琴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土壤酸化
杉木对低磷胁迫的响应和生理适应机制被引量:22
2017年
[目的]研究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各种抗氧化酶等生理指标的变化影响,探讨抗氧化酶活性与杉木耐低磷能力的关系,揭示低磷胁迫下杉木养分吸收的适应机制,阐明杉木体内生物大分子对低磷胁迫的响应。[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磷浓度(0、0.25、0.50、1.00 mmol·L^(-1))Hoagland营养液,模拟低磷胁迫试验,测定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的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以及测定杉木幼苗不同部位的光谱特性。[结果]随着缺磷程度的增加,杉木幼苗中SOD活性、CAT活性以及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先升后降,根系中POD活性呈现出升高的趋势、MDA含量先降再升后降,叶片中POD活性和MDA含量先降后升。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根系和叶片吸收利用营养元素有显著影响。杉木苗根系所含的Mn随着缺磷程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Al和Cu先降后升,Fe和K则有所下降,Ca先升后降。此外,杉木叶片中Fe和Mn的积累量呈降低的趋势,Cu和K先升后降。低磷胁迫对杉木幼苗根系和叶片组织在3 367、2 924、1 736、1 630、1 380、1 150 1 000 cm^(-1)处特征峰吸光值影响不同。[结论]低磷胁迫下,杉木幼苗的根系和叶片会通过改变保护酶(SOD、CAT和POD)活性抑制MDA形成,降低膜脂过氧化对细胞膜系统的破坏,通过增加对其他养分元素的吸收来规避损伤以及通过改变不同部位糖类、氨基酸和蛋白质等物质含量来适应低磷环境。
于姣妲李莹殷丹阳周垂帆马祥庆
关键词:杉木低磷胁迫生理指标养分吸收光谱特性
类芦根系抗氧化酶和植物螯合肽对Cd、Pb胁迫的应答被引量:20
2016年
类芦(Neyraudiarey naudiana)是中国南方金属矿区最为常见的耐性植物,且能大量富集重金属,是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潜能植物。为研究其对重金属胁迫的应答机制,采用营养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25、50、100μmol·L^(-1))Cd、Pb处理24 h后,类芦根系氧化损伤、抗氧化酶活性和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Cd、Pb胁迫下,类芦根系H_2O_2和O_2^(·-)含量显著增加,且伴随有MDA含量的升高,当Cd、Pb浓度为100μmol·L^(-1)时,MDA分别达到6.72和16.12nmol·g^(-1),发生膜脂质过氧化,造成植物氧化损伤。Pb胁迫下,SOD,POD活性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d胁迫下SOD活性变化趋势与Pb胁迫的相似,而POD活性呈下降趋势。根系非蛋白巯基化合物含量检测显示,Cd、Pb处理下,GSH和PCs均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综合分析得出,类芦根系对不同重金属的不同浓度胁迫响应不一,其能通过调节抗氧化酶活性和植物螯合肽等的合成水平,降低重金属的毒性及其对植物的伤害,从而维持自身的稳态。
罗洁文李莹苏烁烁黄晓敏周垂帆
关键词:类芦抗氧化酶植物螯合肽
草甘膦对土壤磷形态及有效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草甘膦与磷酸盐具有非常相似的结构,它们在土壤中的主要吸附位点相似,草甘膦可能影响到磷在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和有效性。以福建分布最广的红壤、黄壤为对象,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草甘膦对2种典型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于2mg·kg-1的草甘膦显著提高了红壤磷的有效性,而草甘膦对黄壤磷的活化效果不及红壤明显。草甘膦对红壤Al-P和Fe-P的活化作用较强,Ca-P次之,而O-P含量则有所增加,黄壤各形态无机磷在草甘膦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地减少。红壤速效磷含量与其pH达显著正相关水平,而与红壤无机磷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不同浓度草甘膦作用下红壤Al-P含量与Fe-P、O-P和Ca-P含量存在此消彼长的趋势。黄壤速效磷与Al-P和Fe-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即Al-P和Fe-P是黄壤速效磷的主要贡献者。
周垂帆林静雯李莹刘爱琴
关键词:草甘膦杉木土壤无机磷速效磷
林用除草剂草甘膦的环境行为及生态风险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林业除草是营林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发的林用除草剂草甘膦以其杀草广谱、内吸传导性强的优势在林业生产中被广泛采用。然而随着草甘膦的过量使用,残留在林地土壤中的草甘膦势必增加,不仅作用于靶生物以防除杂草,而且对非靶生物也产生影响,导致林地生态系统结构改变,功能遭受破坏。近年来,虽然国内外学者对草甘膦在农业应用的环境行为和生态风险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对于草甘膦在林业上的研究鲜见报道。文中从草甘膦的除草机理、在林地土壤中的环境行为、林用生态风险以及合理使用等方面综述了草甘膦在林业应用中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人工林经营过程中草甘膦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参考。
林静雯李莹罗洁文刘爱琴周垂帆
关键词:林用除草剂草甘膦环境行为生态风险
绘制根际平面pH分布图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绘制根际平面pH分布图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运动轴、pH计、转换控制器、导管、步进电机、溶液吸收器及扫描头;其中所述运动轴包括一根竖直轴及两根水平轴,其中两根水平轴平行放置,所述竖直轴两端分别设于水平轴上,...
周垂帆殷丹阳李莹吴鹏飞马祥庆
测试植物和土壤动物在污染环境中相互影响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植物和土壤动物在污染环境中相互影响的装置,包括壳体、种植室和分隔件,所述壳体包括基底和设置于基底上的侧壁,所述基底和侧壁使壳体形成具有开口的容腔,所述种植室设置于所述容腔内,所述分隔件为两个以上,所...
周垂帆李莹殷丹阳罗洁文吴鹏飞马祥庆
文献传递
土壤残存草甘膦对杉木幼苗生理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基于林地除草导致的草甘膦残留问题,通过杉木盆栽探究杉木对土壤残存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土壤残存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为林业生产中草甘膦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参考土壤残存草甘膦含量在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草甘膦(0、2、5、10、20、50 mg·kg^(-1)),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杉木对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结果】草甘膦对杉木幼苗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在高浓度草甘膦处理下,杉木幼苗生物量增量显著低于对照,同时叶片出现黄化现象。不同浓度草甘膦处理下杉木幼苗叶片生理学指标表现为:随着草甘膦浓度增加,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含量总体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蛋白呈下降趋势,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均先升后降,而莽草酸含量无显著变化。草甘膦对杉木根系和叶片元素的吸收和利用影响显著,随着草甘膦浓度增加,杉木幼苗根系Cu、Mg和C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杉木叶片Cu含量增加,Mn含量先上升后下降,Zn含量则呈先降后增。【结论】高浓度草甘膦对杉木生长有负面作用,造成杉木幼苗生理紊乱,引起其养分吸收失衡,最终导致杉木幼苗生长量和成活率降低,因此在林业除草过程中应合理控制草甘膦用量,且在抚育过程中喷施草甘膦应远离杉木根系,以减少根系对草甘膦的吸收,降低其不利影响。
周垂帆林静雯李莹刘爱琴
关键词:杉木草甘膦生理响应养分吸收
用于评价植物根系对污染物回避试验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评价植物根系对污染物回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柱形筒体、设在柱形筒体内的中心柱形腔,和设在柱形筒体壁面与中心柱形腔之间的若干个隔腔,中心柱形腔与各个隔腔相通;所述中心柱形腔内种植有植物,在各个...
周垂帆蔡丽平殷丹阳李莹吴鹏飞马祥庆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