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芽

作品数:32 被引量:7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戏剧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曙光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11篇历史地理
  • 7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6篇耳饰
  • 5篇文化
  • 4篇汉代
  • 3篇指环
  • 3篇女性
  • 2篇中国古典
  • 2篇女子
  • 2篇文化研究
  • 2篇美人
  • 2篇戒指
  • 2篇款式
  • 2篇古典
  • 2篇耳环
  • 2篇服饰
  • 1篇丹黄
  • 1篇丁香
  • 1篇都市
  • 1篇都市女性
  • 1篇新中国
  • 1篇形貌

机构

  • 32篇上海戏剧学院
  • 5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作者

  • 32篇李芽
  • 5篇陈东杰

传媒

  • 11篇服饰导刊
  • 6篇南都学坛(南...
  • 2篇戏剧艺术
  • 2篇服装设计师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2篇艺术设计研究
  • 1篇文史知识
  • 1篇故宫博物院院...
  • 1篇中原文物
  • 1篇艺海
  • 1篇东华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臂饰文化考被引量:2
2018年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古代臂饰文化进行考证和归纳。其一是名考,考证了古代臂饰的十余个名字,其中尤以"环"、"钏"和"镯"最为常见。其二是总结了臂饰的五大分类,分别为单环式、螺旋式、五色缕、串珠类和大臂饰,并分别对每一门类的典型形制和其在各朝代的流行趋势进行了归纳总结。其三是分析了臂饰的五大功能,分别是:装饰及彰显身份、压袖、作为婚嫁的聘礼、作为财富及馈赠的礼品和驱邪消灾,并对其背后的文化意涵进行阐释。
李芽
关键词:跳脱
汉代指环研究
2017年
指环在汉代中原文化圈中并不流行,其主要出土于中原周边地带,尤以北方地区和西南、华南地区相对较多。指环在汉代宫廷中主要作为"手记"来使用,与情爱和婚姻并无多大关联,因此其在民间并不流行,而典籍中所涉及的指环故事则大多和鬼魅及灵异事件相关。汉代指环的材料以金属为主,其造型分为圆环形指环和有戒面指环两类。其中圆环形指环又分为封闭式环形、开口式环形和螺旋形三类;有戒面指环又分为有镶嵌和无镶嵌两类。在指环的所有造型中,素面圆环状指环占多数。
李芽
关键词:汉代指环
从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香料与香具探析汉代用香习俗被引量:12
2009年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植物性香料十余种,分别为花椒、佩兰、茅香、辛夷、杜衡、藁本、桂、高良姜、姜等;香具四种,分别为香奁、香枕、香囊、熏炉(配有竹熏罩)。它们基本代表了西汉初期贵族熏香习俗的物质概貌。汉代人对香料的使用,既有着美味饮食、宗教祭祀、香身、保健、防腐等实际用途,更有着对香料所蕴含的精神气象的迷恋,反映了当时的用香习俗。
陈东杰李芽
关键词:马王堆一号汉墓香料
中国古代戒指文化小考被引量:4
2014年
戒指在中国传统汉文化中,其最早是宫廷中妃嫔戴在手上用来起区分、辨识作用的一种标记。同时,由于"环"与"还"谐音,戒指作为馈赠,还有期待"早日还乡"之意,也因其"循环无终极"的属性,寄托了情人之间相思无绝期的情愫。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与对外交流的频繁,佩戴戒指作为一种胡俗,逐渐被汉族人所熟悉,但在魏晋至隋唐期间,戒指往往和鬼魅及灵异事件相关。同时,由于戒指大多以金银或名贵宝石制成,其也往往被作为礼物或赏赐使用。至宋代,戒指开始在民间作为婚姻聘礼的三金之一,直到清代,戒指才在宫廷嫁娶聘礼中正式登场,并在清末民初再次西风东渐之时,被汉族人所接受,成为大众订婚之纪念品。
李芽
关键词:戒指
中国原始社会指环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在中国原始社会的人体装饰品中,作为手指装饰的指环相对于颈饰、头饰、腕饰要少得多,而且主要出土于新石器时代的墓葬中。由于指环的出土量少,且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因此一直以来缺乏对其形制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对其佩戴方式的探讨更因文物出土位置的移位以及骨骼的不良保存状况而难以明确。试图从新石器时代有限的指环出土文物中总结其形制的特征,探讨其佩戴方式的规律,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
李芽
关键词:指环
韘考被引量:1
2014年
韘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钩弦工具,其主要流行于商代晚期到战国晚期,从西汉早中期开始,韘渐渐衰落,至清代则以扳指的形式在满族这个骑射民族中广为流行。韘其初为实用器,从东周开始则逐渐转向权力的象征和装饰用的佩玉,称为"韘形佩"。清代满族早期使用的扳指普遍都是用木、革、角来制作,后因受汉文化影响,开始使用美玉及各色宝石等材质,扳指便日益丧失其实用性,而逐渐成为贵族男子一种时髦的手饰品。研究韘的发展沿革及其文化内涵对于了解中国古人的世俗生活及审美意趣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李芽
关键词:扳指
轻妆容重护肤的草原风情——辽元妆容现象分析
2023年
纵观中国整个妆容发展史,周代是滥觞期,涂脂抹粉开始在贵族中兴起;秦汉是发展期,张骞出使西域,不仅引进了红蓝花这种制作胭脂的重要原料,也扩展了汉民族的审美眼界;魏晋大唐是高潮期,张骞开辟的绿洲丝路源源不断地引入大量来自西域的奇装异服,同时胡汉民族的文化交融与混居也大大丰富了人们在妆容上的包容度,导致这一时期的妆容异彩纷呈,五颜六色;宋辽金元时期则是转折期,女子的妆容迅速转向素雅与浅淡,普遍追求一种清水出芙蓉的天然之美。为何会出现这种转折呢?我们知道,辽、元均是北方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在他们的统治范围内,虽然汉人社会地位普遍低下,但人口基数依然是最大的。
李芽
关键词:北方游牧民族高潮期清水出芙蓉人口基数文化交融转折期
汉魏时期北方民族耳饰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汉魏时期的汉族女性,注重身体的全德全形,并不流行穿耳。故此,出土的耳饰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尤以北方和西北民族地区出土数量最多,形制最为丰富。北方游牧民族在佩戴耳饰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材质上不重美玉而重黄金,在佩戴习俗上,将耳饰视为展示财富的工具,不仅男女皆可佩戴,甚至男性还要多于女性。
李芽
关键词:北方民族耳饰文化
宋代耳饰文化研究
耳饰在中原历经了一千多年的没落,之所以会在宋代的汉族女性中逐渐流行开来,这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哲学等诸多方面都有关联。宋代出土的耳饰主要以耳环居多,且环脚多数都很短小。材质则以金银为主,也有少量嵌宝,其中尤以珍珠耳饰最为...
李芽
关键词:宋代耳环款式纹样
文献传递
中国原始社会耳饰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中国原始社会出土的耳饰是新石器时代之后才出现的。由于新石器时代还没有成熟的冶金工艺,因此,此时出土的耳饰大多是以玉石材质为主,也有少量的陶、煤精、牙骨等质地。耳饰形制主要是以玉石质的玦为主,以及少量的耳珰和耳坠为辅。其佩戴方式主要有夹戴(如玦),直接塞入耳部穿孔(如玦、耳珰),或穿绳系挂于耳部(如玦、耳坠)等。
陈东杰李芽
关键词:原始社会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