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芝华

作品数:169 被引量:67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69篇专利

领域

  • 81篇化学工程
  • 24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理学
  • 5篇建筑科学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1篇树脂
  • 54篇聚氨酯
  • 46篇改性
  • 42篇环氧
  • 31篇苯胺
  • 30篇聚苯
  • 30篇聚苯胺
  • 29篇环氧树脂
  • 29篇复合材料
  • 29篇复合材
  • 25篇纳米
  • 20篇丙烯
  • 17篇水性
  • 16篇丙烯酸
  • 15篇微球
  • 15篇纳米银
  • 15篇聚氨酯改性
  • 14篇水性聚氨酯
  • 13篇乙炔
  • 13篇中空微球

机构

  • 142篇中南大学
  • 26篇中南工业大学
  • 10篇国网湖南省电...
  • 8篇教育部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中国工程物理...
  • 3篇北京卫星制造...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电子科技...
  • 2篇海鹰企业集团...
  • 2篇北京卫星制造...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绵阳职业技术...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金川集团股份...
  • 1篇华南热带作物...

作者

  • 169篇李芝华
  • 25篇郑子樵
  • 20篇李彦博
  • 18篇卢健体
  • 17篇任冬燕
  • 16篇林伟
  • 13篇李珺杰
  • 10篇李国莱
  • 9篇华斯嘉
  • 9篇谢科予
  • 9篇丑纪能
  • 8篇尹志民
  • 7篇谢佑卿
  • 6篇李珍
  • 5篇刘夏清
  • 5篇王炎伟
  • 5篇李晶
  • 5篇邓飞跃
  • 5篇邹德华
  • 5篇牛捷

传媒

  • 19篇高分子材料科...
  • 8篇涂料工业
  • 7篇中南大学学报...
  • 6篇材料导报
  • 4篇稀有金属材料...
  • 3篇化工新型材料
  • 3篇高分子学报
  • 3篇中南工业大学...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 3篇稀有金属与硬...
  • 3篇宇航材料工艺
  • 2篇材料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师
  • 2篇工程塑料应用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电镀与涂饰
  • 2篇广东化工
  • 2篇上海涂料
  • 2篇粉末冶金材料...
  • 1篇化学建材

年份

  • 5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6篇2020
  • 10篇2019
  • 10篇2018
  • 9篇2017
  • 11篇2016
  • 10篇2015
  • 11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8篇2010
  • 15篇2009
  • 4篇2008
  • 10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掺铈聚苯胺/活性炭混合型钮扣超级电容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铈聚苯胺/活性炭混合型钮扣超级电容器;该电容器包括电容器外壳、正极片、负极片、隔膜和电解液,正极片由含表面掺杂有三价铈离子的聚苯胺中空微球活性物质的正极材料制成,负极片由含活性炭活性物质的负极材料制成;...
李芝华李彦博
文献传递
丙烯酸树脂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结构与性能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采用丙烯酸树脂对水性聚氨酯进行改性,得到了共混改性(PU/PA)、共聚改性(PUA’)、接枝改性(PUA)3种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聚合物。通过对改性聚氨酯乳液的激光粒度分析,乳胶膜的红外光谱、热分析、透明性、耐化学性及扫描电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水性聚氨酯,各项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机械共混聚合物PU/PA体系中,聚氨酯分子链和丙烯酸树脂分子链间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及共混性;在共聚反应聚合物PUA’、PUA体系中,聚氨酯分子链和丙烯酸树脂分子链形成核壳结构,且在PUA中,聚氨酯分子链和丙烯酸树脂分子链之间形成的化学键,可以有效的提高二者的相容性及共混程度。
李芝华任冬燕邬花元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丙烯酸树脂改性
一种以稀土铈离子修饰的聚苯胺中空微球为添加剂的防腐涂料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稀土铈离子修饰的聚苯胺中空微球为添加剂的防腐涂料,该防腐涂料由环氧树脂、表面负载有稀土铈离子的聚苯胺中空微球、稀释剂、助剂和固化剂按一定比例组成,通过该防腐涂料配方固化成型在钢铁及其合金材料表面制得的涂...
李芝华李彦博
一种硝酸铈(Ⅲ)掺杂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硝酸铈(Ⅲ)掺杂聚苯胺/银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材料是由硝酸铈(III)和纳米银通过共轭配位吸附在聚苯胺链上构成的三元有机结合体,制备方法是先通过还原法制备纳米银,再通过苯胺的聚合将纳米银和硝酸...
李芝华李彦博
文献传递
导电胶用纳米银粉的制备、贮存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导电胶用纳米银粉的制备、贮存方法,特别是采用化学液相法还原高浓度硝酸银制备纳米银粉的方法。将次磷酸钠、聚乙烯吡咯烷酮、六偏磷酸钠混合配成还原液,滴加硫酸调节pH值,磁力搅拌下,将硝酸银溶液加入到还原液中,得...
李芝华王炎伟于倩倩
文献传递
PBO纤维复合材料的研究及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聚对苯撑苯并二恶唑(PBO)纤维表面化学惰性较强,应用方面受到了较大的限制。PBO纤维经表面改性后可与其它化合物形成复合材料,如PBO树脂基增强复合材料以及PBO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等,PBO纤维复合材料凭借优异的力学及化学性能在各领域都获得了较大的应用及发展。介绍了PBO树脂基增强复合材料和PBO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近些年,PBO纤维复合材料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金属材料。但是目前PBO纤维复合材料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其开发对于航空、航天和国防等高新技术领域材料及产品更新换代具有重要意义。
刘夏清邹德华牛捷刘兰兰李稳李芝华李慧
关键词:复合材料树脂纳米材料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的改性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耐高温、高强度的改性环氧树脂结构胶粘剂,首先用聚醚二元醇和2,4-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制备得到聚氨酯预聚体(PUP),然后在制备好的PUP中加入1,4-丁二醇及三羟甲基丙烷,经搅拌后一起加入TDE-85/E-51环氧树...
李芝华丑纪能卢健体
文献传递
一种适用期长的丁腈橡胶/柔性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复合型形状记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期长的丁腈橡胶/柔性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复合型形状记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形状记忆材料由端羧基液体丁腈橡胶、柔性环氧树脂、氰酸酯树脂等原料通过热固化制成。该形状记忆材料固化前树脂预浸料适用期长,室温放...
李芝华胡建康马立刘洪新
文献传递
无钯活化化学镀银玻璃纤维的制备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无钯活化的化学镀方法制备出镀银玻璃纤维,分别用X射线衍射(XRD)仪和扫描电镜(SEM)对其进行表征。通过单因素分析的方法研究还原剂种类、氢氧化钠浓度、温度、装载量对镀银玻璃纤维电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钯活化预处理及葡萄糖还原剂适用于玻璃纤维化学镀,随着氢氧化钠浓度、温度、装载量的增加,镀银玻璃纤维的镀层厚度不断增加,但镀层的均匀度与致密度随之下降。因素中还原剂种类对电阻率的影响最大。
卢健体李芝华曹鼎
关键词:化学镀银玻璃纤维影响因素
惯性约束聚变实验用玻璃微球堵口特种胶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通过对不同固化和热处理过程后的胶粘剂的剪切强度、表面形貌特征、热性能的研究,分析了增韧剂和偶联剂对环氧有机硅胶粘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增韧剂含量的增加,胶粘剂热分解温度下降;增韧剂质量分数为25%时,有机硅与环氧树脂相容性较好,制备的胶粘剂综合性能较好;硅烷偶联剂能改善胶层与金属界面的胶接强度,提高环氧有机硅胶粘剂的拉伸剪切强度。显微组织观察分析表明,环氧有机硅胶粘剂中环氧树脂分子链与有机硅高分子链处于一定微相分离状态。
李芝华李波
关键词:惯性约束聚变环氧有机硅胶粘剂拉伸剪切强度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