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程跃

作品数:350 被引量:1,080H指数:1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42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36篇医药卫生
  • 6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主题

  • 78篇保健
  • 73篇妇女
  • 72篇传染
  • 71篇传染病
  • 70篇妇女保健
  • 55篇染病
  • 39篇疾病预防
  • 38篇疾病预防控制
  • 37篇公共卫生
  • 28篇卫生监督
  • 27篇孕产
  • 27篇孕产妇
  • 27篇产妇
  • 26篇传染病防控
  • 25篇农村
  • 23篇孕产妇死亡
  • 23篇孕产妇死亡率
  • 23篇产妇死亡率
  • 22篇绩效
  • 18篇绩效考核

机构

  • 348篇复旦大学
  • 127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8篇山东大学
  • 116篇重庆医科大学
  • 91篇潍坊医学院
  • 91篇常州市疾病预...
  • 85篇中华预防医学...
  • 64篇清华大学
  • 59篇华中科技大学
  • 58篇济宁医学院
  • 4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8篇浙江省医学科...
  • 21篇上海市卫生健...
  • 17篇湖北省卫生厅
  • 16篇江苏省疾病预...
  • 15篇卫生部
  • 14篇新疆医科大学
  • 13篇卫生部疾病预...
  • 13篇常州市第一人...

作者

  • 348篇李程跃
  • 288篇郝模
  • 112篇孙梅
  • 108篇徐凌忠
  • 90篇蒲川
  • 87篇郝超
  • 86篇陈政
  • 86篇胡志
  • 75篇陈任
  • 70篇吕军
  • 65篇王颖
  • 64篇沈群红
  • 56篇陈菲
  • 49篇李伯阳
  • 48篇苌凤水
  • 44篇励晓红
  • 35篇林振平
  • 32篇王汉松
  • 31篇于芳
  • 30篇吴群红

传媒

  • 91篇中国卫生资源
  • 47篇中国公共卫生
  • 38篇中国农村卫生...
  • 25篇中国卫生监督...
  • 2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2篇中国卫生事业...
  • 20篇卫生软科学
  • 19篇医学与社会
  • 11篇预防医学论坛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8篇上海预防医学
  • 5篇中国社会医学...
  • 4篇济宁医学院学...
  • 4篇中国卫生政策...
  • 3篇中华卫生应急...
  • 2篇卫生职业教育
  • 2篇中国卫生经济
  • 2篇浙江医学教育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年份

  • 9篇2023
  • 16篇2022
  • 26篇2021
  • 57篇2020
  • 103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16篇2015
  • 7篇2014
  • 17篇2013
  • 19篇2012
  • 3篇2011
  • 16篇2010
  • 33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35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吉林两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监测能力比较分析
2020年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监测能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监测系统进行连续、系统、规范地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潜在因素的能力[1]。近年来,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层出不穷,正逐渐成为影响人群健康和导致社会危机的潜在杀手[2,3]。提高风险监测能力是掌握一个国家或地区人群中突发公共卫生问题的发展态势、有效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前提和手段,也是科学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措施[4,5]。笔者以辽宁吉林两省为例,比较和分析两省2008年至201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监测能力的演变趋势,明确风险监测能力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并探索对其进行量化评价的可行性。
宁良文郝艳华牛金玉刘泽陈超亿郑岩潘琳孙承尧李程跃郝模徐凌忠陈任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工作监测系统
浙沪传染性疾病筹资与补偿机制健全程度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浙沪传染性疾病筹资与补偿机制的健全程度,明确其在传染性疾病防控中的意义并探讨对其量化评估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00 2017年两地公开发布的涉及传染性疾病领域的政策文件,从中提取信息并量化,并用相关和回归分析探讨筹资与补偿机制健全程度与甲乙类传染性疾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浙沪传染性疾病筹资与补偿机制的健全程度不断提升,浙江由36.58%升至75.80%,上海由39.21%升至72.35%。两地的机制健全程度与传染性疾病发病率均呈负相关关系(P<0.05),两地指标间结果解释程度相同。结论:浙沪传染性疾病筹资与补偿机制健全程度存在差异,该指标对健康结果改善的促进作用已初步体现,但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强化;量化方法科学可行。
刘梦李程跃李程跃陈菲徐凌忠陈菲郝超徐凌忠郝模陈任
关键词:传染性疾病发病率
京沪妇女保健财力资源适宜程度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2000—2017年京沪妇女保健财力资源适宜程度及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明确2地差异,探讨妇女保健财力资源适宜程度。方法收集1995—2017年涉及京沪妇女保健财力投入政府主导问题(202篇)、投入总量问题(205篇)和投入增长问题(122篇)文献,综合投入政府主导适宜程度、投入总量适宜程度、增长适宜程度等3个指标,计算财力资源的适宜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等分析妇女保健财力资源适宜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北京妇女保健财力资源适宜程度从2000年的28.40%升至2017年的42.60%,上海则由22.60%升至69.40%,北京和上海的回归方程均有统计学意义(上海P<0.01,北京P<0.05)。结论京沪2地妇女保健财力资源适宜程度逐年提高,上海财力资源在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中作用更大,但财力投入稳定增长仍是薄弱环节;适宜的妇女保健体系应"政府负责、投入适宜、稳定增长";验证了量化妇女保健财力资源适宜程度的可行性。
马东平尹文强尹文强郑文贵马安宁田壮郑文贵李程跃尹爱田郝模
关键词:妇女保健财力资源
2001~2006年我国卫生监督体系人员流动概况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评价2001~2006年间我国卫生监督体系人员流动总体情况。方法:通过全国系统抽样,获取6年来卫生监督机构流动人员的年龄、学历、职称、专业和岗位等基本资料。结果:6年来,卫生监督体系总体上表现为人员净增加;现有人力素质综合得分为6.01分,而新进人员和流出人员的素质综合得分分别为6.27分和5.47分,已经初步形成了"高素质人员流入、低素质人员流出"氛围。
张闽元孙梅陈刚王汉松李程跃郑贵森钟发英何翔赵同刚郝模
关键词:卫生监督
老年人社会经济保障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被引量:5
2016年
随着老龄化社会进程加剧,提高老年人的社会经济保障将有助于减轻国家、社会、家庭的负担;文章主要关注国际上典型养老保险模式、医疗保险模式、社会救助制度实施国家的社会经济基础、筹资方式、管理制度、法律保障等内容,通过与我国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实施的对比,发现我国的不足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宗莲吴静雅吴丹王敏李程跃吕军陈刚孙梅郝模
关键词:医疗保险社会救助老龄化
沪陕传染病防控领域先进技术掌握程度比较分析
2019年
目的比较沪陕两地传染病防控领域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分析其与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以下简称为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普查方法系统收集所有涉及沪陕传染病领域的研究文献,计算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其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上海市传染病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由2000年的20. 5%增长到2017年的46. 4%,同期,陕西省由5. 2%增长到9. 6%。相关和回归结果显示,沪陕两地传染病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均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P <0. 05),其中上海市的相关系数为-0. 847,陕西省的相关系数-0. 651。结论沪陕两地传染病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上海市先进技术的掌握程度优于陕西省,并且随着先进技术掌握程度的上升,传染病发病率呈下降趋势,适宜的传染病体系应注重掌握先进的理论与技术。
辛育恒徐凌忠李耀祖张娇王亚丽张娇郝超王亚丽李程跃李士雪郝超
关键词:传染病防控
京沪妇女保健人员规模适宜程度比较
2021年
目的分析2000—2017年京沪妇女保健人员数量不足严重程度及孕产妇死亡率的变化趋势,明确两地差异,探讨妇女保健人员规模适宜程度。方法收集1995—2017年涉及京沪妇女保健资源问题的文献,系统筛选所有妇女保健人员规模主题的相关文献(北京纳入79篇,上海纳入87篇),摘录人力数量不足问题的相关表述,计算妇女保健人员数量不足严重程度评分。运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等分析妇女保健人员数量不足严重程度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系。结果北京妇女保健人员数量不足严重程度从2000年的3.76分降至2017年的3.40分,上海则由4.00分降至2.10分。上海孕产妇死亡率与妇女保健人员数量不足严重程度相关有统计学意义(r=0.756,P<0.01)。上海的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京沪两地妇女保健人员规模适宜程度逐步提高,上海妇女保健人员规模在孕产妇死亡率降低中作用更大,但人员结构存在问题;适宜的妇女保健体系应"人员数量满足工作开展需要";验证了量化妇女保健人力规模的可行性。
马东平尹文强尹文强张建华郑文贵钱东福张建华李程跃尹爱田林振平
关键词:妇女保健严重程度评分
沪陕传染病防控领域物力种类齐全程度研究
2019年
目的分析沪陕两地传染病防控领域物力种类的齐全程度及其与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以下简称传染病发病率)的相关性。方法系统收集1995-2017年沪陕传染病领域物力资源问题的所有相关文献,摘录物力种类不全问题的相关描述,计算严重程度评分,并转化计算为物力种类齐全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传染病物力种类齐全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的关系。结果上海市传染病物力种类齐全程度从2000年的60. 0%上升到2017年的66. 0%,同期,陕西省齐全程度由20. 0%上升到30. 0%,上海市和陕西省的相关分析结果均显示物力种类齐全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 702和-0. 810,均有P <0. 01。结论上海市传染病领域物力种类齐全程度优于陕西省,两地传染病领域物力种类齐全程度均对传染病发病率有影响,物力种类齐全程度越高,传染病发病率越低。
焦安安马东平王兴洲王兴洲夏宇张娇景翔李伯阳王亚丽蒲川李伯阳李程跃石林梅
关键词:传染病防控
沪陕综合利用传染病信息资源的程度分析
2019年
目的比较沪陕两地综合利用传染病信息资源的程度,分析其与传染病发病率间的相关性。方法从信息的收集、利用和共享三个方面计算综合利用传染病信息资源的程度,使用Spearman相关等方法分析其与传染病发病率间的关系。结果 2000-2017年,上海市综合利用传染病信息资源的程度从9. 4%提升到49. 8%,陕西省则从0提升到40. 1%;沪陕两地综合利用信息资源的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均呈负相关性(上海市相关系数=-0. 847,P <0. 001;陕西省相关系数=-0. 698,P <0. 01);上海市综合利用传染病信息资源的程度对传染病发病率变化的解释程度为69. 1%(R2=0. 691,P <0. 001);陕西省没有显著性影响(P> 0. 05)。结论沪陕综合利用传染病信息资源的水平均不断提升,且上海市略高于陕西省;上海市传染病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支撑作用要优于陕西省;沪陕两地应继续努力提升信息利用和信息共享能力,提高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卢露李耀祖景翔夏宇张政郝超徐天强张亮张亮李士雪胡志徐凌忠
关键词:传染病防控信息资源
沪陕传染病防控信息发布的连续程度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分析沪陕两地传染病防控信息发布的连续程度,探讨其对传染病发病率的影响。方法系统收集涉及沪陕两地关于传染病敏感指标的公开信息报告,量化计算连续程度;运用Spearman相关、线性回归分析两地信息发布连续程度与传染病发病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沪陕两地发布信息的连续程度从2000年的17. 7%、0分别上升至2017年的35. 9%和15. 2%,且与传染病发病率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沪陕两地政府和专业机构发布传染病防控信息的连续程度逐步提高,但仍需加强对监测系统信息连续收集作用的利用,形成规律发布的机制。
张娇张娇焦安安夏宇卢露李耀祖李士雪李士雪于明珠吴群红左姣吴群红李程跃徐凌忠
关键词:传染病发病率
共3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