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玫

作品数:22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文学
  • 3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文学
  • 6篇写作
  • 4篇生态
  • 4篇生态伦理
  • 4篇生态写作
  • 4篇小说
  • 4篇伦理
  • 4篇本土
  • 3篇叙事
  • 3篇本土化
  • 2篇生命
  • 2篇生态叙事
  • 2篇生态意识
  • 2篇文本
  • 2篇话语建构
  • 2篇非人
  • 2篇非人类
  • 1篇大学语文
  • 1篇大学语文教学
  • 1篇代文

机构

  • 22篇东南大学

作者

  • 22篇李玫

传媒

  • 3篇民族文学研究
  • 2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民族大...
  • 1篇电影文学
  • 1篇文学评论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盐城师范学院...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镇江高专学报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扬子江(评论...
  • 1篇西部文艺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动物的角色功能看当代电影的生态意识被引量:9
2006年
生态意识中一个重要的视点,是关注人类和其它非人类生命之间的关系。当代中国电影在不同时期对于动物角色功能给予了不同定位。在从阶级叙事到人性叙事的不同叙事模式中,生态意识始终未能浮出地表。生态意识的缺席,既有思想领域、文学领域内生态意识匮乏的间接影响,亦有导演等自身生态视野的缺失的直接因素。而近年来环保电影的出现,在显示差距的同时,亦昭示着新的希望的降临。
李玫
关键词:动物当代电影生态意识
新时期生态写作中的自然科学话语——兼论生态写作的本土化、现代化途径被引量:1
2014年
大量自然科学话语的存在,构成新时期生态写作的文本特质:符号层的自然科学知识、术语直接镶嵌;结构层的自然科学思维特征等。自然科学话语的存在建构了生态伦理的现代维度,以此实现中国文学中生态伦理由古典伦理(天人合一的诗性伦理)向现代伦理(突出历史发展中主体精神的理性伦理)的转向;在实践论层面,自然科学话语对民间伦理的佐证,推动了生态伦理精神的本土化进程。新时期生态写作以"敬畏自然"的科学态度和对理性的张扬与强调,实现对五四以来"科学"精神的对接与修正。
李玫
关键词:生态写作本土化
从阶级叙事到生态叙事——新时期“非人类”小说的个案解读
2006年
非人类小说文本因主体性的缺失一直处于匿名状态,因而在新时期写作过程中不断地被不同的修辞方式所挪用,先后被叙述为:阶级矛盾、农业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对立、生态环保问题等。直到人类中心哲学解冻后,才写出真正属于“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爱与冲突。从对新时期写作不同阶段的文本个案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一发展演变过程。
李玫
关键词:阶级叙事生态叙事
新时期中国大陆生态写作的本土化路径被引量:3
2015年
作为世界生态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以来中国大陆的生态写作,经由以下路径实现本土化生成:基于中国大陆生态危机的现实冲击,以现代自然科学的生态认知为参照,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资源,借鉴古典小说"动物报恩"、"杀生报应"等情节母题,在伦理立场、叙事形态方面实现生态写作的本土化。并在话语层面,秉承汉语的诗性特征,实现中国话语的建构。该路径将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富有东方特质文化特点的部分相结合,开辟了生态写作的本土化路径,亦为全球化进程中本土文学与世界的接轨探索了新的思路与可能性。
李玫
关键词:生态危机本土化写作中国传统文化生态伦理思想
诗性话语建构与新时期生态写作的本土化生成——以《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中心被引量:1
2017年
新时期生态写作主要通过两种话语系统演绎现代生态理念:西方生态科学影响下的自然科学话语,以及与本土资源对接产生的诗性话语系统。诗性话语的建构,是新时期生态写作在审美层面的本土化生成,并以此形成与世界生态写作的对话。其话语体系体现为:故事层面,"天人合一"的生存方式产生天人合一的生命观与时间哲学;话语层面,"立象尽意"的话语建构方式,在勾通自然万物的内在关联中呈现文本形态层面的生态伦理精神;思维层面,对"人道"的认知与对"天道"的认知相通,一方面通过"推己及人"获取对待万物之理,在人际伦理的基础上衍生出生态伦理立场,另一方面,通过对自然的感悟,实现对人类自身的认知。
李玫
关键词:诗性话语生态伦理本土化
于坚诗歌中的生命旋律被引量:2
2006年
于坚诗歌中对自然的审美化关注,是从两种不同角度和途径抵达的:其一,是通过对自然生命的细节摹写展示其本身的魅力;其二,是以“拒绝隐喻”的自然书写来抵御实践美学指导下的象征传统,进而完成对自然的复魅之旅。而在其诗学理论建构的背后,是对工业文明时期自然工具化思维引发的诗意沦陷和大地危机的忧虑。
李玫
关键词:诗歌忧虑
郭雪波小说中的生态意识被引量:12
2005年
蒙古族作家郭雪波叙写沙漠的小说,从人与自然、人类与非人类关系等宏观视野,关注日益严峻的草原生态问题。并在文学的叙事中为自然和人类日益荒芜的内心探询出敬畏与回归自然等救赎之道。与欧美生态文学相比,由于当代文坛生态思想资源的纷纭繁复,加之环境文学的定位,郭雪波小说不同文本在原因追溯与救赎之道探询的价值判断中,时有飘移与对话。
李玫
关键词:小说生态意识
在多重视界里人剑合一——当顾彬走向中国新诗
2019年
一个亲手制作过器物的人总是容易对工艺更了解。选料与制坯,锻造与打磨,烧制与抛光,雕花还是施釉,每一道工序的处理都会有基于制作者触感的领悟与表达。这种领悟与表达迁移到对器物的品鉴中会以另一种话语形式或隐或显地影响着检选和判断。
李玫
关键词:中国新诗话语形式制作者
文学与影视作品中的上海书写比较——以《长恨歌》为例
小说和电影的《长恨歌》分别以不同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共同底本的故事。小说以空间叙事结构讲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性格,电影则是以时间的结构,凸现历史因素并由此实现了对原作的"去上海化"。不同叙事方式的背后,是审美取向和价值观念的差...
李玫
文献传递
戏曲召唤在叶广芩小说中的渐进与淡出——兼论动态追踪的必要和本土话语建构启示
2022年
当下叶广芩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是对“京剧影响”的指认,以戏曲的演述机制为参照,在其小说叙事与京剧美学之间寻求对应。对于细致探究叶广芩创作而言,上述研究功不可没。但却忽略了两点:一是戏曲(不只京剧)的召唤力在其小说中事实上经历了动态的衍化过程;二是从文体发展史看,小说对戏曲的使用在明清时期即已存在,仅作静态指认难以凸显影响的当代特质。传统戏曲有其自身已然定型的价值观和美学形态,当下小说对其吸纳不能只是戏曲镜像的变格、回声或是技艺的复原与重新组合。叶广芩从对镜像的简单依托到充分激活,从尝试转换到淡化出新,是后生文艺在影响焦虑之下推陈出新的自觉尝试,也是对当代文学本土话语建构路径的新探索。
李玫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